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但铜、铁的总产量创金属产量历史最低记录,因为炼钢所需消耗的煤炭是青铜的数倍,钢材产量越大,分配给其他金属冶炼的煤炭热值越少,于是咸国铁产量猛增,但金属总量是在下降的。

年结余二三十万斤钢坯,实在算不得什么惊人的产量,折合吨位也就七八十百多吨,事实上一个小型机加工厂一年产生的铁屑都不止一百多吨。

以北宋鼎盛时期为例,仅仅华北京畿地区一年的钢产量,就达十五万吨之巨,英国直到十八世纪年产钢还不到十万吨,对于眼下处于青铜铁器变革之下的咸国,乃至整个中原各诸侯国而言,十五万吨应才是既最基本的目标,而在此之前,教育和技术仍是阻碍进步的瓶颈。

百里燕写了两分回信,一封回给咸王,另一封回给姜蓉,重点关照了萧儿,又到了该收珍珠的日子,这次的量要比盛元625年种下的更多,收十几万粒不在话下。

实行轮作种植后,今后每年都能收获两年半左右的河蚌。适当养殖三年四年的河蚌,可谋取珠子更大,质地更好的珍珠,以促进价格的上扬。

由于晋国眼红炒作,以及卫国的贪婪,珍珠价格一直被恶意做空,两年多前咸国大量出货后不久,大幅跳水几乎腰斩一半。这两年珍珠出货骤减,价格在去年年初刚刚有所回调,基本维持在往年价位的六成半,不过今年再次出货,价格还得走低。

此后数日,陆续从霄池传来援军抵达的消息,最先达到霄池的是志国二十五万镇东军,由大司马陶敛节制,公良文的处境显得极为尴尬。

志国军队体系异于中原,中原各国太尉掌兵权,相国、大司马分兵权,三人向君主负责。

志国情况较为特殊,太尉、大司马同掌兵权,相国分太尉、大司马兵权。太尉和大司马各辖一军相互制衡,同时志王手中掌握编制达十万的精锐禁军钳制太尉和大司马。

公良氏、陶氏作为志国世袭权贵,相国可以年年换,但太尉和大司马两个位置一百五十多年来,始终姓公良、姓陶,偶尔易手他人也是特殊情况。

因此时间一长,公良氏、陶氏在志国成了尾大不掉的两个庞大权贵集团,志国称霸之后,两家为了大权不旁落,把志国引上了穷兵黩武的阴沟里。

晋国王彦飞本部镇西军二十万人马晚于陶敛部三天抵达霄池,卫国的二十万人刚到兹城,歧、赵、陈、燕四国各出兵五万,还远在掣驰。

寻求会战的声浪也一日高过一日,联军当中难得出现集体喊打的统一局面。

四月十九,百里燕在伤营绘制解剖图,作为早期医学的传播手段,素描和绘画是必须要的手段。

“宋医官,这些手稿和记录你都收好,日后回到咸国还有大用处。”

“属下明白。不过属下担心会有伤教化,被世人斥之为残暴不仁,有碍将军名节。”

“宋医官言之有理,此事倒也不得不防。”百里燕肯定道,思考片刻说道:“这样吧,所有解剖内容都冠以蛮人尸体的名义收录,没有本将与益草堂医官许可,不得流出。”

“诺。”

愚昧是因为无知,无知反而无畏,超前的认知和技术,往往无法被今人所接受。

医学解剖作为当下有悖于人伦礼教的技术,历史上被无数次打上邪恶的烙印,宋锦担心大量解剖资料的传世,会引起时下舆论和封建教化的反弹,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尤其是黑巾军打着迷信和天意的旗号,百里燕却在解剖尸体,在今人看来,本质上都是邪恶的。

收起画稿洗手之际,蒋杰推帘入帐,抬眼便是看到桌上躺着一具肚子已被剖开,并用铜钩张开的肚膛,顿时喉咙作呕干痒难忍。

“大人,您在这儿半天,就为这个啊!”

“都说金雪狄人不同于我中原,剖开看一下不就全知道了。”

“那是真不一样?”蒋杰犯傻问道。

“笨蛋,同样都是人,长得不一样,难道肚子里脑子里的五脏六腑不一样?”

“可他们长得实在不像是个人,肚子里万一有头豺狼也不一定。”

百里燕无奈苦笑,起初就连宋锦也认为,金雪狄人只是外表长得有点人样的畜生,根本不认为金雪狄人也是人。连续几次尸体解剖之后,没从金雪狄人肚子找出妖魔鬼怪豺狼虎豹,所有脏器和中原人没有两样。

此时蒋杰还真凑近尸体跟前瞧个仔细,突然惊叫着似乎是发现了传说中的恶魔:

“将军你看,是跟咱中原人不一样吧!”

“哪儿不一样了?”百里燕顿觉诧异,难不成真能发现异常器官。

凑近低头一看,蒋杰指着肝脏下一个不规则的黑色血块组织,正沾沾自喜:

“将军,咱中原人没有吧。”

“那是恶性肿瘤,不是中原人没有,是寻常情况之下,人的体内不会生长此物,此乃恶性疾病,时间一久,是会要命的。这家伙即便不死于非命,也活不了多久。”

“那这病能治吗?”蒋杰继续诡辩着。

“这要看情况,眼下不把人剖开是看不见的,把脉多半把不出来,极难治好。不过这些病都有征兆,要是赌一下,能对症下药,多少能活几年。对了,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你来做什么。”

“哦,瞧我给我忘了。回大人,塞骞大师到了。”

“你怎么不早说,他人在何处?”

“就在中军的大营里。”

自三月调往业绥之后,塞骞一直在霄池驻防,突然赶到业绥,不会是单纯的移防,是曹驰正要有什么动作。

前往中军之际,蒋杰没来由的说起长孙国:

“大人,今日属下听到有人吹牛,说是长孙国今年元宵节,从海上拉回一条大船,体量惊人,能装三万多石的货,桅杆比霄池的城墙还高,船上挂满了白帆,说是上天赏赐给长孙国的神物,大人你说是不是吹牛。”

“嘶……”百里燕猛是刹住脚步,胸口顿时一沉:“你再说一遍,是三万石,三千石!”

“属下也以为是吹牛,天下哪有能装三万石的大船,三千石还差不多。”

“你方才说,是长孙国从海上拉回来的!”

“是啊,还是从最海天郡外海拉回来的,桅杆都有十丈多高,大人你看这牛吹的,是不是没根没据的。”

“嘶……海上,你是说海上!”

“是啊,是海上!”

百里燕紧蹙着眉头脸色阴沉,他此时只想到一个问题,如此大一艘木质船,肯定不是来自中原,也不可能是金雪狄人的战船,如果真的存在,一定是来自北半球的其他文明。

中原能造的最大货船能载四五千石,每石约合一百一十七斤梁国标准斤。每斤百里燕估摸着,也就四百五六克左右,不足中国的一市斤五百克。

有鉴于木质船舶容积率大于现代船舶,方形系数取0.55计,五千石载重的木质船舶,排水量约为九千一百石,大约相当于六百吨排水量不到的小船,载重三万石的排水量至少两千八百吨。

这个吨位,比英国胜利号一级风帆战舰吨位还大,如果不考虑目测的误差,这种体量的木质船舶,标准员额九百多人,满载员额能装一千两三百人,如此还能保证三到四个月的海上自持力。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6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6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