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少时,号角长鸣,数十名力士同时吹响体量硕大的号角,这是一种在中原极少用到的浑号,由巴莹树所制,号声雄厚浑沌,悠扬远播而,因其声音呱噪而难听,像似哀乐,中原几乎难觅踪迹。

此时夜色昏黑,旌旗已无法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声音和高亮度信号是唯一的手段。

号声持续约有半分钟,随即又落下,晋、卫联兵倾巢出动,沿着火箭照亮的道路杀奔蛮军。

一刻钟后,又是第二声浑号长鸣,晋、卫联兵杀入蛮军右翼。接战之初,晋、卫联兵遭遇蛮军重骑兵迎面痛击,少时便陷入胶着进退不能。

此时再起第三声号响,攻入阵中的御客骑兵迅速脱离交战,掩护志军步军急速向北撤退,直插蛮军右翼身后。

百里燕抬头看了眼月亮,时间约莫酉时末,戌时初,战事的节奏完全在联军掌握之中,进行的出奇顺利,不禁让人产生了错觉。

“怪了,真难道是联军的装备跟蛮军不相上下?”

由于金雪狄普遍使用添加有锰元素的精铁,南境作战的联军铁器的装备率明显高于中原,此番御客与各国诸侯军,更是装备有咸国、砡工派出售的钢制兵刃作为精锐使用,但也没到普遍装备的八十多万人的地步,充其量也就不到十万人,蛮军整体的装备质量仍甩联军几条街去。

这时蒋杰手指天空大喊一声:

“大人快看!”

百里燕顺势看去,发现城头三座相隔百步的望楼上燃起异常刺眼的白光,更是伴随有惊人的啸叫声刺耳揪心。

“是飞鸣哨!”百里燕脱口而出。

“大人,途径宋国时大人也买了不少吧?”

“嗯,都还在路上。其实日后咱们也可以做,而且比宋国的更好。”

飞鸣哨是宋国的绝密特产,寻常所见的飞鸣哨是铜铸的一根空心棒,一头开口可以堵死,内径五六厘米,外径七厘米,长度十厘米左右,内中是空的。但里面灌了一种白色粉末,只要打开铜罐的盖子,可发出刺眼光亮,喷出白色刺眼火光,并发出声音。哪怕隔着几公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此种飞鸣哨无需引火,打开即可自行点燃。百里燕起初以为那白色粉末可能是白磷,白磷常温下确实有自然的特性,但如果是严寒冬季,此种这种飞鸣哨也能用,显然不太可能是白磷。

其次白磷需要化学备制,稍有不慎会引发火灾,以时下技术可以获取,只需通过干馏骨骼,即刻得到白磷蒸汽,或者用砂石熬煮尿液,也可以得到,但仅限于小规模的获取,无法工业化大量获取。

因飞鸣哨是绝密之物,因此仅装备晋军、宋军、徐军以及御客,其他诸侯国难以从宋国弄到此物。此番途径宋国时,百里燕以五把钢刃一支的价格,向宋军购买了二十支。

小心拆开后才发现,其中的白色粉末其实是一种镁化合物矿物,但宋国人使用某种简单粗糙的化学反应原理,进一步纯化了镁化合物,而后碾细成粉末,飞鸣哨发出的刺眼白色光亮,正是镁粉化合物燃烧的结果。

至于自动的发火装置,颇为让人大跌眼镜,宋国人将燧石加工成直径一厘米,左右的圆棒,将两块粗糙的火镰用簧片夹持于圆棒之上,用力拔出的过程产生火花,火花落入镁粉上,瞬间就能引燃大火。一次无法成功,可将燧棒反复插拔,只要有火星,就能烧起来,其原理已经十分类似于现代的镁棒万能火柴。

剧烈燃烧产生的气流,迅速冲击飞鸣哨开口处蜂窝状出口,形成惊人的蜂鸣效果,以达到发出声响,传递信息的效果。

御客正在使用的飞鸣哨,至少有酒坛大小,足是寻常所能买到飞鸣哨的十倍大小,其中所装填的量几乎就是一个大礼花,燃烧时间之长,亮度之惊人,怕是十几公里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三个偌大飞鸣哨发出刺眼强光和惊人啸叫声,迅速传遍整个战场,各诸侯联军迅速调整状态。

御客、志军杀入蛮军右翼背后,在晋军、卫军南北夹击之下,兵力取得优势,兵锋横冲直撞,急速突破右翼打开缺口,在御客骑兵掩护下,志军步卒迅速通过缺口撤回城中,御客留下数千骑兵,其余紧随其后有序撤回。

而与此同时,三声哨响之际,城内御客人扛肩挑,在城外护城壕上架并排过壕车五十余辆,撤退下来的志军通过过壕车、吊桥板,迅速越过护城壕,沿着此前火箭射出的引导路线,有序撤回城中,御客骑兵紧随在后。

两刻钟后,城头响起短促有力,音高声锐的号声,这又是另一种短小,却是各诸侯国最常用的号角,十几人乃至几十上百人齐吹此号,号声极为洪亮能振奋人心。

城外闻之号响,便是知道御客、志军尽数退入城中,而城头三颗飞鸣哨燃烧依旧,宋、徐骑兵急速脱离左翼交战,向北撤退,同时晋、卫联兵按计且战且退进入城中。

不过此时晋、卫两军丑态尽显,由于蛮军右翼背后数百步内已无联军,晋、卫两军这么一撤,右翼蛮军便是无后顾之忧,全力反扑撤退途中的晋、卫两军。

晋军此番出城骑兵一万,卫军是骑兵一万、步军一万,撤退号声一响,晋、卫两军争先恐后,与其说是撤退,此刻反倒更像是溃败。

晋、卫骑兵夺路而逃,卫国骑兵压根连自家步军都顾不得,拉起战马扭头就跑,要多快有多快,绝对是比冲锋陷阵更是了不得。

晋军骑兵也是虎狼之师,发现卫军步军当道,直接纵马碾过去,反正天黑也看不见,谁也不知道蛮军作孽,还是联军的人祸。

于是两军稀稀拉拉一路仓惶退入城中,待到蛮军追杀之城外一百多步,宋、徐骑兵回马枪从背后杀到,此时蛮军右翼背朝南面,脸朝北,已是被联军轮番招呼杀得晕头转向,加之阵形大乱,脱离大阵,宋、徐骑兵由南向北杀将而来,一次冲击便是将其冲垮。

此时城头数千战械蓄势待发,一阵激鸣声中万箭齐发,两百步开外落箭无数,蛮军左翼追杀宋、徐途中飞来横祸,惨遭巨箭石丸迎头痛击,中箭飞石击中者数以千百计。

望远镜中见此一幕,百里燕(既魏贤)一息长叹:

“战争啊……”

“大人,为何叹气?”蒋杰疑惑不解。

“你还小,待等哪日做到了一军主将,你便会知道为将之不易。现在说了,你也不懂。”

“哦……”蒋杰更是疑惑,却又不敢多问。转而又言他:“大人,此战我军大胜,蛮军似乎并不像此前传闻那般凶残,此番南征,联军胜算应该极大吧。”

百里燕摇了摇头,面色凝重:

“不见得,今日能胜其因有三,一是违反常理出其不意,蛮军措不及防,二是两军阵前斗将,我军士气极盛,其三此番出战皆乃联军之精锐,各军皆配有精铁兵刃,御客更是装备有钢刃与锁子甲,堪称精锐中之精锐,若无御客率先破阵,此战最多是平手,甚至可能还要败。

倘若日后两军野战正面相持,联军尚有多半军队大量装备青铜兵刃,加之蛮军有战獠、飞鹰兽、凶兽,骑兵数十万计,野战对阵我军毫无胜算,守城尚且勉强。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5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5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