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老将韩合,城府司马王硕,镇西大将军王彦飞,大都督刘晃、秦克、孔简、林祁等人皆为我国良将。末将以为,韩合年迈,多半不会令韩合挂帅,能挂帅者王硕或是王彦飞。但王硕乃太子国丈,故而能挂帅者唯王彦飞。”

“不是说只征良将,不发兵吗,为何还要挂帅?”

“殿下,不是不发兵,而是早晚要发兵。眼下黑巾军转入守势,并非不能战,而是在等着千岳山战事不利,各诸侯国抽兵南下。故而我晋国出兵南下,也是早晚之事。”

“如此一来,咸军岂更不会西进。”

“正是,不过殿下仍有必要回国探望大王,以巩固太子地位,利用中原局势暂缓,南境吃紧的机会,尽快调离相国陈方石,防止发生不测事态。”

“会有如此严重?”西寰不以为然

“实不相瞒殿下,当今中原局势乃梁朝创立六百余年来最坏之时,南蛮金雪狄此时北上侵我中原,其心之险恶意在灭我诸侯。故而定然不会止于八十万大军,晋国作为宋国邻邦,宋国若有失,晋国将无力南顾,因此当做最坏打算。”

“季将军此言未免危言耸听了吧。”

“殿下,南蛮金雪狄乃虎狼之邦,战力远在我中原诸强之上,决不可掉以轻心。”

“那季将军有何良策?”

“御客半年多来接连弃守数地,末将以为,南境战事将在一年之内全线恶化,不会太久了。应尽早备战,以防不测。尤其当在晋国各地推行咸国新式耕作法,效法咸军集中屯田,以蓄军资。”

“所以季将军才要本宫回国是吗?”

“正是。”

“罢了,反正酷暑将至,本宫正好回国避暑。”

“那末将即刻准备殿下回国事宜。”

南征的消息在陔陵城内迅速发酵,当天夜里,三辆马车敲开了永兴城东门,缓缓驶入城东,停稳在治所衙门,姜蓉挺着肚子走下第一辆马车,一番通报过后,蒋杰匆忙出府,见姜蓉便是行了一礼:

“蒋杰见过大夫人。”

“免礼吧,大人呢?”

“还在工坊忙于公务。”

“去,把大人请回来。”

“诺!”

此时百里燕整与上官钊、齐墨父子勘验新式兵器钢槊。

槊是一中刃身扁平较为窄长的兵器,不同于长枪菱形枪头,长刃枪较宽的枪头,槊是专门以刺透人体为目的的终极兵器。

其较为扁平的刃体,提供了极高的穿刺破甲威力,无论是步兵用槊,还是马上用槊,钢制槊的破甲率远高于枪。

槊的制造难度较高,保证硬度的同时,必须有足够的韧性,使之不被折断,因此青铜槊刃身较短,普通材质铁槊容易折断,新制的钢槊刃体狭长扁平,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其强度要比咸军所使用的横刀更为优良。

“上官大师,此槊何时可以开始生产?”

“回大人,两月之后可以生产。”

“为何要这么久?”

“以当下产力,需优先交付各国订购兵器,两月后生产还是快的。”

“既如此,优先完成各国所订购之兵器,暂时就不用投入生产了。”

“诺。”

“此外,朱明大师在各地探寻矿脉可有什么消息,这都两年过去了,连一座煤矿都未探出,这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吧。”

“呃……”

上官钊脸色尴尬,此时大师齐墨说道:

“魏大人,虽未发现煤矿,却是找到了两处铁矿,一处铅矿和锡矿,还有石英、矾土、硝等。”

“但光有金属,没有煤炭终究不是办法。不过这也怪不得诸位,矿藏之事深埋于地下,仅以当下手段,实难被肉眼所发现。”

话音刚落,百里燕猛一回神:

“齐墨大师说,有矾土!”

“是,有矾土。”

“在何处?”

“在蚌福玉矿附近。”

“太好了!”

齐墨不解忙问道:

“大人何意?”

“立即给朱明大师去信,围绕蚌福玉矿寻找矾土,收集矿石。待本将得胜而回,大有用处。”

矾土在当下主要被用于修筑城墙、烧制城砖的添加剂,以及食品添加剂。咸国虽是玉石加工大国,但玉矿极少,主要从长孙国进口。

蚌福玉矿出现矾土,并不意外,玉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铝的氧化物,当铝土无法转化为玉时,自然形成铝矿和其他铝化合物。

矾土在现代工业因其含量成份的差异,又分冶金、化工、耐火、研磨、水泥等用途。是提炼纯铝,制造砂轮、耐火高铝砖的重要工业原料。

眼下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少量的制取实验室样品,但尚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制取纯铝的技术条件,但矾土却可以用来制造磨削砂轮,平面研磨具,高级的耐火高铝砖料,用以堆建吨位更大的高炉,以提高炼钢产能,为日后开建转炉炼钢提供技术和经验储备

如能提高保温炉的效果,集中冶炼容量更大的炼炉,热能效率增加,焦炭的利用率会更高,同时还提高炉温,冶炼熔点更高的金属。

说话之际,蒋杰骑马而来,入室打断了谈话:

“大人,大夫人来了。”

“挺了个大肚子她来做什么?”

“大夫人让大人速回府邸。”

“知道了。”

随蒋杰回到治所,三辆马车静静的停在府外,百里燕一眼认出其中两辆是轩亭侯府的马车。

来到后院,姜蓉、兰渊公主母女、轩亭侯父子已经等在内宅。

“魏某有失远迎,还望侯爷、侯夫人见谅。”

这时兰渊立身而起上前一步道:

“魏大夫快快免礼。”

“侯夫人深夜此来,不知有何要事?”

“此来是为小女终生大事。”说着,兰渊唤来女儿:“馫儿还不过来。”

“是,母亲。”

姜蓉此时也挺着大肚子,走上前来,拉着百里燕来到屋角说开:

“事发唐突,没来及与你商量。”

“跟我商量什么?”百里燕纳闷道。

“操办婚事已是来不及,所以想给你留个种。”

百里燕闻讯眼前一晕,忙是反问道:

“留个种?至于如此悲观吗?”

“你以为我愿意,百货堂日进斗金懂吗。”

“我懂什么?”

姜蓉紧蹙着眉头,神色郁闷:

“你怎不懂,有了种,不就能分家了吗。”

“分家!”百里燕大吃一惊:“谁说要分家了!”

姜蓉胳膊肘捅了捅百里燕,向后指了指轩亭侯和他那猴精的儿子,百里燕回头一眼,只见父子俩眼神特别不正常,与兰渊公主淡淡忧伤的神色截然相反。

看到这里,百里燕突然明白了。

轩亭侯八成是怀疑百里燕南征是有去无回,魏府偌大的家业,日后肯定是咸王罩着的天字号金饭碗,更何况百货堂一年的资金流量,能力都快赶上轩亭侯府七八年的积蓄,如何能将魏府的技术知识产权,变成轩亭侯府的牟利工具,显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但轩亭郡主没有过门,就成了棘手问题,但现在筹措婚礼肯定也是来不及,干脆来个先过门,把生米煮成熟饭,日后百里燕要是有个万一,好歹也是名正言顺过了门的。魏府日后要分家,轩亭侯府至少要分一半吧。

“这下明白了吧。”姜蓉小声道。

“哦……原来这里面还有这桩事。”

百里燕心里在想,轩亭侯这对父子俩这辈子算是掉钱眼里了,明知道是火坑,还把女儿往里推。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5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5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