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篆刻匠作、工正严重不足,尚有五百多字未能完成,照眼下进度,还需三五月。”
“若非担心工艺外泄,本官真想从他国聘请良师前来。”
“大人,其实还有一法可行,不过却有不足之处?”
“哦,杨工造但说无妨。”
“其实可用范铸法,先以泥活字做模子烧制成型,用泥活字范模,再同用铜水范铸字模,而后在加以工匠雕琢。不过范铸法仅适合大字,若是小字恐差强人意。”
杨盾想用浇铸法,浇铸大字号字模,成型后用人工修造凿,以缩短工时。优点是速度快,便于大规模制造,而缺点是眼下的技术条件,只能加工五毛钱硬币大小的字体,再小就很麻烦。
泥活字百里燕试过,虽然成型快,但寿命短,印刷时容易损坏,不耐用,排版不如铜活字美观平整,于是想着不如干脆一步到位算了,但结果却是大跨度发展铜活字遇到了麻烦。
“我看此法可行,小字继续刻着,大字可试行此法,此外也可尝试失蜡法制模,铸造中等字模,而后精细篆刻加工。日后小字用于印刷工艺书册,中子、大字用于教本印制,免得把眼睛给看坏了。”
“那卑职明日便令人着手尝试此二法。”
“另外还需抓紧学工培养,明年或是后年,大量书册需要印制,仅靠一套两套字模难以应付日后的印制,务必加紧此事。必要时可暂停字模雕刻,集中培养学工。”
雕刻在当下还是一门紧俏技术,多为官方所垄断,替官府雕刻官印、令符、兵符、玉器珠宝等等,工艺周期长,而会的人又少,百里燕为此向御用司借调工匠数人,又从各地搜罗不少,勉强凑齐了雕版坊,夜以继日的雕刻铜活字。
离开刘灶的窑场,百里燕随即离开永兴城返回陔陵,着手解决安泰侯的得寸进尺。
抵达陔陵已是黄昏,西门外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不少都是坐车牵马而来的商旅马队,都想赶在天黑之前入城投宿。
“大人,都城最近比之从前又热闹了许多。”蒋杰骑马边走边道。
“是啊,比起两年前,那是好得多了,但比起六年前,还差一些。本官来陔陵时,城中夜夜莺歌燕舞,如今却是繁华不见。要恢复到六年前,少说还要一两年。”
“可眼下战事未平,都城能有如此盛况,比之他处,也是仅见了。若是天下太平了,陔陵定会比往年更繁华。”
“但愿吧。走,去城东津醉坊。”
陔陵的津醉坊人流依旧,即便是在陔陵形势最吃紧的时候,也没停业。两年公孙岳叛乱时津醉坊曾遭大火焚毁,不到两月就重建一新,还比此前更大。
百里燕约了关龙翔、卢皋在津醉坊吃酒,少时片刻,已是来到津醉坊前,刚下马,那太子府的季锦昇便是东倒西歪走出津醉坊与之擦肩而过。
“真是巧啊……”
心中暗道,看去季锦昇背影,不禁让百里燕更加多了几分兴趣。自梁风出任晋军北军司马使,季锦昇调入太子府后,太子府比之从前变化很大。
西寰散布陔陵的密探也神出鬼没起来,永兴城成了晋国人重点关注刺探对象,时长发生有失窃事件。砡工派使团也多次反应,有零星图纸无故失踪,这里面多少是晋国人所为,现在还很难知道,但这季锦昇整日游逛在陔陵,本身就不是什么正常现象。
来到津醉坊二楼,关龙翔按老规矩预订了二楼东南角的独立厢房:
“魏大人。”
“二位免礼。”
径自坐下,百里燕端起桌上的酒坛,倒了一碗米酒先是喝了两口:
“这津醉坊的米酒最近有些变化啊。”
“粳米参的少,吃口自当时要甘爽。”卢皋是喝酒的行家,一语点破了其中的门道。
“酿酒需用糯米,如今看来,陔陵去年的秋收确实惠及了百姓,糯米种植大有增加,否则酒坊岂能多用糯米酿酒。”
话音落下,关龙翔接过话说:
“大人见微知著,所料真是一点不差。去年夏收之后,王眷村农户种植糯米者甚多,秋收亩产增加了五成之多,量多而价高,被勤王军大量购买用于酿酒,部分都贩入了城内。”
“关龙先生是想说王眷村勤王军占地圈地之事吧。”
“呵呵,大人真是料事如神。王眷村土地肥沃,如今勤王军将妾侍随扈都在王眷村,最近又有传言,各地勤王军想在王眷村筑城墙,依在下看,大有平灭乱军之后,在王眷村通商之意。”
“嗯,王眷村与永兴、陔陵互为犄角,按说再此筑县城倒也无妨,只是王眷村多为权贵所在,其在王眷村筑城是假,日后图谋都郡西郡、咸西郡、丘南郡三郡土地是真,此事决不可掉以轻心。”
“战后论功行赏势在必行,倘若处置不当,大人之处境恐怕将极为艰难。”
“是啊,这些勤王军拢共也就七八万人,但各个却是封君和豪强。豪强日后必然要拜大夫封君,封君的还要扩张土地,甚至进爵封侯,这要是大肆封禅,新政干脆也就甭推了。”
时势造英雄,乱世草头王,勤王军成份复杂,除了权贵,还有权贵拉拢的地方豪强,豪强所率兵马多的一千来人,少的三五百,甚至一两百,但是他们的老家却有大量隐户,这些隐户源源不断给豪强权贵提供兵源,勤王军的兵力始终维持在七八万左右,往往最出问题的也是勤王军。
勤王军战斗力参差不齐,号令无法统一,经常发生见死不救,反被击穿防线的恶劣问题,而军法还能不能严惩。相反战斗力不怎么样,每次却还要分掉不少功劳。日后收复失地,少不了又要封赏。
前番西郡收复,百里燕与赵逊就没敢让勤王军移防西郡,只怕是移防后非但不能增加咸军战力,很可能不务正业忙于圈占土地,激化当地本就十分复杂的民情。
因此勤王军尽数驻扎永兴河东岸,甚至连东岸新建的城塞都不敢让他们进驻,就怕进去了再也不肯走人。日后就地占地盘,把土地圈入他们的腰包里。
勤王军日后将是个尾大不掉的大麻烦,比那些有钱有权而无兵的权贵更加不容易解决。
“勤王军之事确实棘手,但眼下还不至于出现问题。当下最棘手的是安泰侯。据消息,安泰侯此来是要说服我军出兵攻打黑巾军背后,而大王多半是同意了。”
“如此岂不是作茧自缚给他人当刀使吗,莫非安是泰侯许诺了好处不成?”关龙翔猜测道。
“嗯,据说是默许日后咸国攻占孙国之地。”
“嘶……这么说,是已有诸侯上奏天子废国?”
“这还很难说,多半还不至于废国,但是以割地换取各国联军讨伐还是可能的。魏某本意不想此时刚有喘息便去攻打招惹叛军,但反复思酿,最好能求两全其美之策,既能换取梁天子默许,又能缓和北海局势。故而魏某向先生讨一条妙计,看看能否两全其美。”
“这怕是很难,叛军现已装备有百炼钢兵器,战力极为凶悍,而各诸侯国则无此等锐利兵器,因此叛军绝不会轻易放弃此等良机,向西攻掠而再次与我军发生正面交战。除非是我军弱,而叛军强,叛军才会反击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