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的煤炭需经燕国、梁国、长孙国水师护航方能抵达东原郡,一路上长孙国所收过路税最高,倘若降价出售给势必亏本,而且各诸侯国都如此效法,我国岂不成了亏本赚吆喝。价格绝不能降,即便降价,也不能便宜了他们。”
“若是卫国不允呢?”
“大王莫忧,卫国会同意的。”
“何意?”
“让卫国将枭民军家小送我咸国,同时再准我征募五万枭民军,以此补偿降价损失。若不照办,此后中止兵器交易。”
“卫国怕是不会同意吧。”
“若是将供应量翻两倍,他就会同意。”
“两倍!”咸王大惊:“魏卿啊,会否影响与他国交易?”
“臣正要向大王禀报此事。永兴河西岸纳入我军防线后,过去一年东岸大兴土木,新建水车、风车数以百计,大口炼炉数十座,永兴城工坊在砡工派大师相助之下产量大增。
眼下正在扩充招募学工,等到今年夏收,产量将比去年增加三倍。未来四至五年之内,有望令我军尽数装备钢制兵刃,如若只算二十余万戍兵,三年之内可以完成。因此即便现在出售更多兵器,至多迟缓我军装备速度,无法扭转已经形成的优势。”
“那魏卿又何必将卫国百姓移入寡人的咸国?”
“大王,民乃国之本,卫国虽与我国在陆路不接壤,但将来早晚要翻脸,一旦翻脸,这些在我咸国的枭民军及其家小所生民力,将为我咸国所驱使。倒是不如趁两国关系尚好,多从卫国圈些人来,将来万一翻脸,也不至于我咸国吃亏。”
最近已有风声在议论孙国亡国的可能,事实上黑巾军已经从南翼对孙国完成了迂回,攻打孙国心脏地带只剩下时间问题。如果孙国亡国,或是将来复国,都无法避免被卫国、徐国、梁国、燕国、长孙国、志国,甚至咸国瓜分的下场,届时会是什么局面都能难说。
一旦卫国参与瓜分孙国的平叛战争,介入中原战场,战后各国第一个矛头指向的必然是卫国,甚至晋国也要和稀泥,转移焦点,出兵参战。
眼下卫国是唯一没有卷入黑巾叛乱的大国,如果南下作战卫国仍没有伤筋动骨,可想而知日后中原各诸侯国会怎么想。
“大王,军械司产量增加后,成本将有所下降。短期内或许吃些亏,但长期而言五年、十年后,民力可为我国所驱使。”
“那好,寡人明日令荀牧前去与卫国使者商议此事,从速办理。”
“此外臣还有一事禀报。”
“可是……那叫什么来着。”咸王努力思考着,突然脱口而出:“飞球,寡人听说魏卿造出飞球,可是此事?”
“大王说的是热气球,不过尚未成熟,仍需测试。臣要说之事,是军械司两月前造出四轮辎重车,经过两月试用改进,已可大量生产。若能大量装备辎重营,可大大减少民力使用,以腾出更多的民力用于耕作积粮。”
“此车有何过人之处?”
“此车可载重粮草十五石,一个马夫两匹挽马或驮马便可牵拉,比两轮马车载货翻了两倍还多。同时可随军而行,空车载人或是装运伤卒货物,亦可用于阻挡骑兵。”
砡工派和军器监工匠合力攻关,终将四轮马车付诸于现实,载重量达到了十五石,极限可以装载十七石左右,大大解放后勤所需人力。得益于去年马匹繁育,得大量马驹,一两年后大批裁汰下等马可达用用于牵拉四轮马车。
日后技术进一步发展,金属轴与轴承出现,四轮马车的载重还能进一步提高。
不过兴许是咸王坐惯了四轮车辇,对四轮辎重马车并不感兴趣,反而对能够“升天”的热气球【注1】表现出浓厚兴趣:
“此事寡人准了,先由国库下拨二十万贯铜钱专造此车。魏卿还是给寡人讲讲那什么热气球,传闻说此球能载人上天,飞至数百丈之高,可是真的?”
“是真的,不过操作甚为繁复,且不安全,仍需大力改进,使之完善后才能投入使用。故而,臣不建议大王乘坐热气球观景。”
百里燕(既魏贤)造热气球,意在利用热气球的高度优势,把人放到天上,瞭望战场,籍此为己方提供视野和预警时间。
理论上人的裸视视力【注2】可以在净空高度,看到四十公里外一架民航客机形成的一个点。纵然看不清楚,理论上可以确认有一个不明物体。而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处于行军状态,远在几十里外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将热气球用缆绳拴在地面,放入空中后用以瞭望预警,哪怕没有斥候,也能提前知道敌军大队行踪,甚至远比斥候所能掌握的宏观信息更为有价值。
就当下而言,热气球的选料极为有限,既要轻薄,又要具有韧性,百里燕为此让纱坊专门纺织密度更高更细的纱线,布坊专门织了一种纹理细腻,厚度略薄,强度较高的棉布。
热气球下半部分以此种精细棉布缝制成半球形,上半部分用上等丝绸,最大技术障碍倒非如何做成球形,而是缝纫。热气球所受内部气压极大,为此需专门设计缝纫工艺,保障接口强度。
百里燕之所没有提及,就是担心咸王兴血来潮,异想天开的坐热气球观景。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离开王宫回到魏府已是深夜,为了便于办理公务,咸王当初置办宅院特意安置在王宫东门外,徒步十数分钟就到,甚为便利。
永兴城诸事繁杂,百里燕三天两头出差,隔三差五回陔陵一趟,也是呆了三两天就走,无暇与女子们亲热。
这时刚走到内宅,厢房灯火齐亮,开门声此起彼伏,姜蓉唬着脸挺着大肚子,走出正房迎面而来:
“都什么时辰了,还以为你早回呢。”
“大王急召,我也脱不开身嘛。”
姜蓉打了个哈欠,肚子显得特别大。生下魏芳刚做完月子的头两月,姜蓉急不可耐的频繁行房,索性百里燕未将避孕秘法传授给她,恶意令她怀孕,也只有这样,百里燕才能轻松一些,否则每晚上来几次,谁也受不了。
说话之际肖春玉、唐桃、萧儿围了上来,春柔、春芳二女身份有别,站在自己的寝室外看着。
肖春玉也怀上了,肚子比姜蓉还大。姜蓉这时眼珠左右一扫落在萧儿身上,心里却是掐算着时间,琢磨着今晚时间也不早,百里燕肯定是累坏了,想干点什么估摸着也干不成,于是她道:
“今晚就让萧儿妹妹吧,明天还是照规矩来。”
“大夫人,今晚还是让大人陪姐姐吧。”萧儿推辞道,全然不知姜蓉的险恶用心。
姜蓉故作大度,似乎很不在意:
“诶,苦了萧儿妹妹独守空房多日,做姐姐的怎能都独占了去。妹妹今晚就多陪陪大人,春玉妹妹,你说是不是。”
“啊!”肖春玉一愣,旋即心领神会:“姐姐说的是,呵呵……”
“既然春玉妹妹没意见,那就都散了散了吧……”
肖春玉和姜蓉眉来眼去,百里燕心里哪里不知道姜蓉的把戏。
他每次回府也就呆几天,一般都是在姜蓉房中过夜,第二天肖春玉,第三天萧儿,第四天才轮到春柔、春芳,而且还经常轮不上。现在看似特殊照顾萧儿,实则是姜蓉不想便宜春柔、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