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首期暂从各军遴各级选将官四百人,选拔者入学期间无作战任务,吃住都在讲武堂,专心领悟授课内容,其中既有大都督,也有百夫长,什么职衔的都有,内容以兵法为主要,偶尔参杂一些政治和经济内容,其余即没时间也没精力。

不过问题同样很棘手,四百人中文盲占了大多数,编写的一些材料难有用武之地,单纯的言传身教应急可以,但往后显然是不行的。

和讲武堂一起成立的还有武备营,性质与教导营相似,抽调各军精干老卒、武官,由司空南负责考核。

从全军选拔各怀技能者三千人组建武备营,暂由百里燕直接管辖。初期设置体能、剑术、枪术、弓术、城防术、斥候侦伺术、航海术、海战术等基本科目,以及适当的常识科学。

三月、四月各地忙于春耕,受去年蓝毒水教训,今年各地在水渠、大堤严防死守,加派岗哨严查奸细投毒,春耕开展较为顺利。

四月下旬砡工派吕郜、刘郸两位大师经过九月攻关,试制出一批带有弩箭匣子的手弩,箭匣采用了百里燕提供的弹匣设计,从下供弹,机弩部分采取青铜坚木混和结构。

手弩的供弹很富有技术难度,利用上弦产生的拉力,将箭匣内的弩箭送入箭仓,因此对配合公差要求很高,且箭匣必须具有标准件的通用性。

此种连弩即可从外装填,亦可从下方装填箭匣供弹,箭匣用坚木制成,单排供弹,有五支和十支装两种,五支装份量轻便,且尺寸合适,十支装份量过大,而且弹匣略长,不便于携带。

东西虽好,但毛病也很大,弹匣的供弹结构采用折叠式钢片板簧,而非螺旋弹簧,事实上当下也没有技术能力生产螺旋弹簧,只能以普通钢材生产折叠式铁片弹簧。

而永兴城所炼钢材多为普通碳钢为主,并不适合作为弹簧钢使用,因此箭匣钢簧的寿命有限,重复装填几次后簧力会明显衰退,而且不使用时,尽量不将弩矢压入箭匣,以保护弹簧的簧力。

百里燕短时内没有时间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高碳弹簧钢,或者说,以眼下的技术积累,不足以实现技术要求,需要时间反复论证,能将就的干脆将就吧,反正弹匣这个东西多半会是消耗品,打胜了还能回收修复。

不过此种手弩制造要求高,短时内不可能批量装备人手一个。

新式连弩被分发到先锋营用于测试,籍此发现新式手弩的性能缺陷和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后,再定型生产,以免有性能瑕疵的连手弩,贸然装备误了士兵的性命

四月底五月初,咸西郡叛军蠢蠢欲动,不过实在不是时候,正好撞在咸军整饬重编后的枪口上。

由于永兴河西岸大规模修筑土堡,而叶信所部三万骑兵在孝城、邵平、雾聊、卫津之间练兵带巡逻,永兴河两岸得以抽调更多兵力调往都郡,都郡西郡戍兵总兵力高达十五万,郡兵四万,加之钢刃兵器大规模列装一线咸军主力,屯驻西郡的十五万戍兵可抵二十万甚至更多。

黑巾军于五月初七,大举东进围攻夏渠,夏渠城门经过改造,以生石灰、细沙土、陶土三合土加翻斗车的灭火措施,有效挫败叛军烧门破城企图,并遭夏渠守军钢刃军迎头痛击,叛军围城十二日,咸军骑兵会同主力步军抵达夏渠,叛军知难而退,缩回咸西郡。

至此,今年再无战事,黑巾军在东线战事趋于守势,转而将注意力集中与北线,攻打长孙国。

百里燕的理解是,黑巾军误以为公孙岳将咸国变成了一个软柿子,结果猛一脚,踢断了腿,不得已僵持了两年,只能调整最初的战略部署,掉头围殴胖揍长孙国。

至于公孙岳和恭首谦等门人,咸王一个未杀,一并关在大牢好吃好喝的养着,家眷都押在宫中为奴,百里燕曾问咸王为何不杀,咸王却说要让公孙岳亲眼看着黑巾军是怎么失败,又是如何从咸国国土上滚出去的。

对此,百里燕只能理解是,咸王要用他自己的成功,从心底里扼杀公孙岳的成就感,这要比杀了公孙岳更痛快,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心理折磨。此外,公孙岳毕竟把他扶上了王位,咸王仍心存感激,仅此一点足可免死。

五月底,经过修订斟酌再修订,反复与众人磋商,取代已经实施了六百多年《粮田令》的田制草案《授田法》,正式呈送咸王。

新田制首次将“田”与“土地”统一归入田土,将土地详细划分为官署土地、商业土地、农业土地、工坊用地等,短期内用得着,而见效的只有农业用地,既传统的耕地和果林。

考虑到旧贵族和勋戚、咸王等各方利益的复杂关系,新田制最大可能的不去触动既得利益的奶酪,而是在现有已经形成的利益空间做重新的重组和拆分。

首先,得益于黑巾军心狠手辣,永兴河以西所有贵族、世家、勋戚、外戚、富商几乎被消灭一干二净,咸西、丘南、都郡西郡三处土地面积几乎占了咸国的三分之一强,因此这三地未来可全面实施新田制。

而永兴河以东,权贵的田产纷繁复杂,而且理论上咸国领土之内,所有的土地都归咸王所有,这是《粮田令》最根本的宗旨,即便是公孙岳的《农桑令》仍然遵循旧制,丝毫不敢动咸王的利益蛋糕,如果要废除《粮田令》,就必须有能够说服各个阶层妥协的替代制度。

因此,新田制名义上咸王仍然是全国所有土地的唯一所有权者,同时咸王又代表了国与官府,是典型的偷换感念,因此咸王必需划拨足够的土地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

在此之外,百姓有权向咸王及其他土地私有者租地,地租以官方价格为准,有私田者只可下调租金低于官价,不得上浮。

如此一来,土地依然还是咸王的,老百姓以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户为单位,可以享有每人两亩的“最低保障田”,子女不得继承,不得流转,简称“低保田”。

低保田亩产低于一点五石的最低线时,不征收田赋,当高于一点五石时,超过部分征收阶梯税,收成越高,征收的田赋越高。

低保田理论上归咸王所有,为保障民生基本需求,低保田不得擅自流转、没收,租赁受到严格审查限制。

而每人两亩的土地,以当下中田亩产两石计算,不计柴米油盐酱醋茶,及其其他副食和生活用品的开销,仅仅勉强可以供一人糊口过活。

当然,这是百里燕经过合理配计算后的结果,如果人人都能吃饱饭,哪里还会有什么劳动积极性,一个个都得变成饱暖思**,不思沙场报国恩的白眼狼。

因此想要丰衣足食,农民可以优先向咸王,既官府申请租田耕种,租税仍以阶梯税率为准,按劳计税,多劳者多得,有耕牛者与无耕牛者分段计税,以保证公平合理。以此鼓励农民多种地,多纳税。

经过百里燕缜密计算,若干年后,当亩产达到普遍三石以上后,低保田可基本满足当下的最低生活需求,高于基本糊口的标准。

这意味着新式耕作法大量普及之后,部分老百姓向国家租田的积极性开始下降,每年的稻米收入将趋于稳定,这意味着排除因为人口增长因素而分掉的土地,咸王名义上所保有的土地不会持续减少,因此新田法从某种程度上是均田制。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5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5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