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在魏某看,黑巾军不过是一群贼罢了,甚至连乱贼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为了一己之私欺世盗名,窃取天下权柄的蟊贼,你公孙丞相如此,雄论道如此,愚论派亦是如此。

你们哪有一点为天下苍生的怜悯之心,若真有,咸国百姓何以沦落到今日之生灵涂炭之地步。你我今日之辩既是纵论,亦是定论。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黑巾军以歪理邪说裹挟天下百姓,能骗的住一时,又岂能瞒得过一世。时常日久百姓不得分毫好处与实惠,愚论派推崇的天教岂能维持。

公孙丞相,该醒醒了,投降吧,没有必要让这些将士随你一起陪葬。他们家中都有妻儿老小,你若还有半点怜悯之心,就该知道所做的一切皆是徒劳,至多徒增些性命罢了。”

“不,雄论道绝不会败,不会!”公孙岳咆哮着,前所未有的失态。

“天下人心浩浩荡荡,残暴者终究没有好下场。愚论派蛊惑人心而残暴嗜杀,雄论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假他人之手欺凌百姓,纵然都不是你等亲手所为,又何尝不是你等所做,手上没有沾血,并非意味着没有血债。

恰恰相反,因你公孙岳当道期间的十数年间,仅仅咸国饿殍便达百万之众,你公孙岳难辞其咎。你安能知道雄论道不败,实则雄论道百年之前创立之初便已经彻底失败,你知道为何吗!”

“为何?”公孙岳惶然不知所以,目中的迷茫前所未有。

“因为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

时下还没有“邪不压正”的说法,很大原因是缘于“原则纲领”的混乱。

不同于中国春秋时期的仁义礼智信,也不完全相同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时下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没有基本的底线,而底线正是基本原则的基础。

当秩序丧失了基本的原则,其结果是邪祟横生蟊贼作乱,越是恶劣越是残酷的手段,越被视之为妙计,相反越是讲究道德廉耻,反被视之为迂腐。

尤其是处于思想顶端的各大思想派,以诚道派为首的保皇派思想,迟迟无法促使版图的再次统一。

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诸侯列国割据的中百姓苦难更深,促使其他思想学派不得不变通行事,进一步加快版图的统一,让天下黎民尽早解脱,而雄论道和愚论派恰恰是应运而生的产物,两者都主张激进。

愚论派其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以神权为理论依据,精神转移现实君主奴隶制的压迫,在百里燕看来,无论是宗教还是邪教,都无益于政局的稳定,仅仅是精神胜利法的阿Q式自我安慰,与饮鸩止渴毫无差别。

比之愚论派,雄论道更为激进,但凡一切加速统一达成目的的手段,都视之为利器妙计。甚至可以不惜加重百姓当下的苦难,谋求大局的平稳,并美其名曰“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如公孙岳这般,以相国权柄坑害咸国百姓,为雄论道谋取战略利益者,正是抱着此种想法。

在百里燕看来,雄论道、愚论派所作所为,无不是歪理邪说混账至极,真正的正道唯有让老百姓丰衣足食,一日能有三餐,吃上柴米油盐酱醋茶,法律要公正,社会要安定,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只能是饮鸩止渴自取灭亡。

咸国之所以能苟活到现在,正是咸王启用赵逊、百里燕后,采取了一系列宽松政策,加大舆论宣传攻势,提高生产力,技术和认知带来新的经济收入,进一步稳定了社会凝聚了人心。

更重要的是旧封建权贵体制尚未瓦解,权贵统治思想根深蒂固,政权仍旧牢牢的掌握在权贵阶层手中,梁国册封制度更是法理上的正统,是黑巾军在错误的时空,采取了错误的战略。

当然,历史同时也开了巨大的玩笑,百里燕的横空出现,最终导致了黑巾军止步于永兴河畔,一切因果,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如果百里燕的出现是偶然,可以预见即便没有百里燕的意外出现,黑巾叛军早晚也会败亡,归根到底是邪不压正,人心思安。

黑巾军无法带来真正的社会稳定,必然要被其他新兴势力和思想所取代,百里燕的出现,仅仅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相国,降吧,大王不是残暴之人,定会给你一个体面的结果。”

“不,本相还没有输!”

公孙岳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却让百里燕更加看清雄论派凶恶的嘴脸,公孙岳所谓的没有输,不过是遥不可及的广信,黑巾军在利用陔陵兵变的同时,定然也是暗中出兵攻打广信。

“公孙相国是想说广信吧,其实魏某已经猜到,黑巾军图谋广信已久,包括广信公姜闵密谋叛乱之事,其背后一边是公孙相国捕风捉影炮制的消息,一边是广信城第一巨富秦翰暗中秘密策动,实则都是你等在替黑巾军提前设下的局。

当年奉阳君叛乱,曾有内情传言,咸王血脉不正,王太后不贞,奉阳君起兵反叛。但魏某当时便百思不得其解,晋国起兵之际,居然毫无知情,直到西寰嫁入太子府后,方才得知其中秘情。现在看来,一切都是相国你一手炮制的假消息,可是如此?”

“那又如何,奉阳君一死,咸国裂土已成定局,魏将军纵有经天纬地之能,又能如何。如今广信将失,北海郡已是我军囊中之物,即便本相功败垂成,咸国的气数也已尽了。”

“哼,痴心妄想。秦翰不过是一个商贾,其何德何能号令广信守军,若无相国大人暗中摆布,他秦翰岂能绕过广信军发动叛乱。说吧,广信守军当中倒底谁是内应。”

“哼呵哈哈……我虽知秦翰是广信巨富,怎奈却不知其也是同道中人,广信之事本相爱莫能助,魏将军无需多问。”

“怎么,你不知秦翰是暗桩?”

百里燕(既魏贤)诧异,目光扫过公孙岳,见其目中一片茫然,这才发现其情绪急转直下,失望跃然脸上,他又忙问道:

“如此说来,愚论派、雄论道相互不通情报,可是如此?”

公孙岳没有回答,但从他失落的眼神中可知,公孙岳意外的同时,也是震惊的。

这就意味着,公孙岳这个手握咸国最高权柄的头号潜伏者,连一个重要下线的存在都不知道。

当然,从近现代情报体系角度而言,单线联络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公孙岳与秦翰干的是两件目的相同,而结果截然不同的两个战略任务。稍有不慎,就可能是他们两人撞车,甚至大打出手了半天,还不知道是自己人。

如果公孙岳是雄论道派系,秦翰无疑是愚论派派系,两者竟然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很显然两派之间根深蒂固的就不信任,相互猜忌之严重可想而知。

想到此处,百里燕继续又说:

“公孙相国,其实黑巾军早已不可能取得广信,此番必败无疑。”

“这是为何?”

“广信属地治下有人口四五十万,此前一直由广信公主持政务,百姓过的还算风调雨顺,田租虽然不低,却没有盘剥,生活尚可。但近年秦翰暗中助纣为虐,以蓝毒水毒杀粮田,致使北海郡千亩良田绝产,百姓生计毁于一旦,此等卑劣手段岂能得百姓拥戴。”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4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4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