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颗陨石重达一百五十余石,通体磁性强烈,砡工派虽然专精百工匠术,对天文也有一定研究,但如此硕大的陨石,且有磁性,自是难得一见的宝物,铁定是要运回总堂用于机械劳作。

听到这里,百里燕不禁纳闷,这秦翰暗通马贼霍行,难道就是为了这份信?可即便拿到了信,也弄不走陨石啊?

“恕魏某冒昧问一句,汤兄与宋兄等人前往长孙国后,与看押飞石者可熟稔?”

“不熟,总堂派顾某与宋杰等人一是随行押运,二是还要将砡工派兑付的酬资运回总堂。”

“这么说,汤兄等人是隶属总堂的御客?”

“正是,御客虽遍行天下,但总堂是御客根基,每年有大批弟子随师傅前来总堂受戒,故而总堂留守有大批直隶御客效力。同时对外联络最终多要归入总堂,总堂若有差遣,也是首先调动总堂人马更为方便。”

“如此说来,汤兄前去押运天外飞石,随身还有总堂手令。”

“正是,在下当时身怀半块令符,唯有两块令符相合,货物才能上路。”

时下令符多半为雌雄体,既左右各半合一的形式。不同于虎符的单一形式,时下雌雄体令符外形各异,什么形状的都有,但凡御客参与重大行动,都要总堂令符相合。

当时汤钊随身携带有一半令符,与长孙国御客手持的另一半令符合一,东西才能运走上路。

百里燕琢磨着,秦翰定是为了这半块令符,而有意劫杀汤钊、宋杰等人。之所以不将他们杀死,恐怕是霍行一旦从汤钊身上发现这半块令符,立马就会知道汤钊等人身负御客总堂巨大使命,足以令御客成千上万出动,将他们绳之以法。

因此秦翰意在将汤钊击伤,令其进入广信城中养伤,而后再想办法,暗中偷取这板块令符,抢先他们与长孙国御客接头,将长孙国御客骗入圈套之中加以歼灭,取走这块陨石。

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料百里燕半道上劫走了宋杰、汤钊等人,最后还一路刨根问题将霍行等人歼灭,秦翰不得不最终收手作罢。

不过,细想之下仍有三点说不通,一是秦翰为何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袭击长孙国境内的御客和砡工派,据汤钊所言,那次参与押运的御客就有两千多人,不说全是一等一的高手,但要悄无声息的解决两千多御客,根本做不到,无异于招惹杀生之祸。

其二,御客总部位于徐国西北,距离孙国西南,卫国东部不远,可坐船入云江、思水江经孙国而入长孙国,汤钊、宋杰等人既然是从总堂出发,为何要走陆路绕道咸国境内,再渡船出海,这不是无故走冤枉路吗。

第三,就当下而言,磁石这种东西多半不能带来什么利益效应,那秦翰一个奸商要这个东西干什么,他的情报消息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怎么就知道宋杰、汤钊等人带着交接密函和半块令符,一定会走咸国这条路。

想到这里,百里燕(既魏贤)又问:

“汤兄,御客总堂位于徐国西北地界,坐船入云江、思水江前往长孙国应该最近,为何最后要绕道咸国,舍近求远呢。”

“哦,是这样,当年徐国、孙国发桃花汛,桃花汛又连夏汛,以至思水江两岸泽千里举步维艰,坐船并不妥当,时有翻船发生,故而改走陆路。

原本是打算绕道徐国东北,经孙国思水江东岸入长孙国,不曾想刚到孙国,半路上被贼人偷去了盘缠。”

“被人偷走了盘缠,那信和令符怎没丢?”

“盘缠由宋杰、方德二人带着,故而他俩包袱较大,在下携带密函与令符,为掩人耳目,并未携带细软。”

“嘶……可现在看来,孙国思水江东岸可是黑巾叛军的老巢啊!”

汤钊下意识说道:

“魏将军何意?”

“汤兄押运天外飞石一事,乃御客总堂诸首领密议,按说不应泄露才对。而黑巾军老巢就在孙国,会不会当时密函已经被人看过。”

“绝无此种可能。”汤钊否定道,继续又说:“魏将军有所不知,密函装于铁函之内,用火漆封印,若是拆看,必被我等所知。”

“那汤兄缘何从孙国到了咸国?”百里燕又问。

“只因孙国思水江两岸洪水肆虐,甘府郡、上关郡等地瘟疫瘴疬横行,一路向北扩散进入长孙国。故而借到盘缠之后,只得先去万川郡,经彭源郡,入咸国丘南郡。

当时盘缠已经不足,而丘南郡穷困,在此活动的御客极少,我与宋杰等人决定前往陔陵筹措盘缠,而后经由广信渡海,还能赶上些时日。”

“嘶……如此说来,汤兄还来过陔陵?”

汤钊的遭遇令百里燕(既魏贤)深感匪夷所思,御客由于收入较少,因此出门携带的盘缠有限,财务被偷追不回来,损失都是自己的。而御客戒规森严,不许下级御客随便上门“化缘”、“赊借”,但是可以联络当地御客和关系人脉接济一些,回头再还。

孙国两年前因洪灾引发瘟疫的消息,百里燕倒也听闻过,据说死了二十多万人,这也许是孙国会成为黑巾军爆发点的重要原因,因为苍天已死民不聊生,不反就得饿死,反也是死。

但黑巾军蓄谋已久,少说有十多年时间,很难说汤钊遭贼偷,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

想到这里,百里燕目光突然一凝:

“汤兄,你在长孙国交接时,密函你可曾看过!”

“不曾,密函是由首领下达给收信人,非收信人一般不能看信。”

“嘶……”百里燕闻讯大吃一惊,转眼想到:“坏了,汤兄的信,当时定时被黑巾军掉包了!”

汤钊一惊,蹙眉问道:

“魏将军为何会做此想?”

百里燕双手压在案上立身而起,震惊之余焦急说道:

“魏某甚至可以断定,与汤兄接头的御客,此时早已投靠了黑巾叛军!”

“这怎可能!”汤钊不信。

“汤兄,自黑巾之乱以来,御客投靠黑巾军几何?”

“这……汤某也是听说,已有六七千之巨。但这与密函被调包有何关系,况且事发于黑巾之乱一年前,其中何来关联。”

百里燕痛心疾首,原地焦急打着转:

“糟了糟了,我怎么就不曾想到呢,这下完了!”

“魏将军,何事如此惊慌。”

“汤兄啊汤兄,你可知当年马贼霍行背后指使者何人?”

“不是郭蓬吗?”

“当然不是,郭蓬只是被隔空利用罢了。霍行背后真正指使者,乃是黑巾叛军呀。”

“什么啊!”汤钊大惊失色。

“汤兄,可还记得霍行巢穴之中解救的工匠是作何用。”

“是替霍行打造强弩之用。”

“这就对了,据魏某所知,黑巾叛军起事,密谋不下十数年,而他们的兵刃、甲械、粮草、辎重,都是提前十几年积攒。而霍行打造的强弩多达数千,却踪迹全无,汤兄你想想,这些战具能去什么地方,当然只能用来造反。”

“可霍行四五百人,能有什么作为,魏将军未免小题大作了。”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3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3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