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其实咸国每年岁入有一半都进了晋国的腰包之内,晋国所需之物,咸国无不是以低于市价的四成甚至一半贱卖给晋国。而咸国所需之物,无不是以数倍于市价从晋国购买,其中一来一去的差额便是占了咸国百姓与财库岁入的一半以上。

这魏贤可是个人才呀,其在永兴城建立工坊,意在扭转此等局面。本使向咸国讨要蔗糖和丝绸,实则是为他们好,可惜魏贤尚未想透,他若是想透,定会同意的。”

“可让咸国白白那蔗糖和丝绸给我们,他们的损失从何去补呀。”

方德问道,尉迟光笑道:

“这还不容简单,晋国以市价的五成从咸国购入蔗糖和丝绸,我等若是以市价与卫国交易换得粮草,便要多出一倍的差价,你等说,咸国是亏了还是赚了。”

“可粮草是御帅军需,纵然以市价交易,咸国却得不到半分好处,这又有何用。”

“咸国是得不到好处,晋国就的得到好处?”

尉迟光阴狠笑道,汤钊恍然大悟:

“哦,晋国用咸国蔗糖和丝绸谋取暴利,如此一来,晋国便失去了这一暴利。而筹辎使便可以咸国蔗糖和丝绸为筹码,从晋国与卫国两头捞取好处。”

“正是如此。砡工派对晋国记恨甚深,多次来信请掌门给晋国晓以颜色。你等说,本使将此事岂能说破。”

时下蔗糖和丝绸还是奢侈品,受榨糖和种植工艺落后影响,生产力严重不足,成本居高不下,丝绸受气候和蚕种的影响,适合养蚕种桑的地域非常有限。

蔗糖市价的五成,基本就是成本价,丝绸市价的五成,尚能有些利润,但蔗糖和丝绸进入晋国市场后的终端售价格,即便只赚取五成利润,既进口成本的一倍,依然是暴利收入。

晋国北海沿海郡府有蔗糖和丝织品产地,质量不如咸国蔗糖和丝绸,价格卖不高。江东之战击溃咸国之后,晋国也就获得了咸国蔗糖和丝绸的购买特权,咸国的蔗糖和丝绸对晋国蔗糖和丝绸市场影响极大。

正因为有了咸国优质蔗糖和丝绸供应,长孙国才不敢在晋国高价销售蔗糖和丝绸,如此晋国便是两头取利,用咸国的物资,倾轧长孙国的进口物价。

这么些年过去,晋国的权贵阶层从中谋取的暴利数以千万计。晋国一旦断绝咸国蔗糖和丝绸的来源,长孙国眼下战事吃紧,势必要抬高出口晋国蔗糖和丝绸的的价格,进一步将长孙国的通胀输入晋国。

尽管蔗糖和丝绸并当下非民生的必需品,却是有钱人和权贵日常所需,尤其是晋国,民风就特别喜欢吃甜食,西寰嫁入咸国之后,几乎顿顿离不开甜食,水果是一年四季不断。

因此蔗糖和丝绸,在晋国中产以上富裕阶层的消费量极为可观。

一旦咸国蔗糖和丝绸流往卫国,晋国蔗糖和丝绸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成本势必推高,纵然不影响民生,对中产和富裕阶层影响很大。

毕竟一斤糖能折合不少的米,一匹上等丝绸几乎抵得上较好的战马,日积月累,增加的支出将会非常可观。

尉迟光本意是用咸国的蔗糖和丝绸为筹码,从晋国换到足够多的好处,如此晋国没了咸国的廉价物资输入,短期内无法在讹诈咸国,同时御客就无需卫国的粮草供应,也能先把局面对付过去,又教训了晋国,此等心计又岂能与百里燕当面说透。

天黑之后,百里燕(既魏贤)继续留守府衙,亲自审问红灯苑老鸨等数十人,红灯苑不可能只有方紫玉一人,必定还有其他人接应方紫玉,否则不可能悄无声息的没有破绽的秘密活动。

时至戌时,差役匆匆来报:

“禀报魏将军,有位高先生求见魏将军。”

百里燕转念想到定是高勋。

“快请进来。”

“诺。”

高勋数日前去永兴河向赵逊请兵入城一直未归,多半是战事吃紧赵逊抽不开身,今夜突然返回,定是搬来了救兵。

高勋快步而来,已是大汗淋漓,百里燕给他倒了碗水,高勋三口两口喝完后迫不及待说道:

“魏贤弟,毒害大司马的凶手可有下落。”

百里燕苦笑道:

“有是有,但已被人灭口。”

“灭口!”高勋下意识想到:“如此说,城内有高人策应。”

百里燕点了点头:

“正是,并且发现黑巾叛贼在城内暗中联络的据点红灯苑。”

“红灯苑!”高勋大惊失色:“那不是陔陵最大的Ji院吗,知道是谁的财产?”

“哼。”百里燕无奈一声:“鼎炀侯张隽与黄门令郭蟠的产业,高兄以为,他二人会暗通叛贼?”

“嘶……”高勋牙根一冷,否定说道:“不会,断然不会。”

“行了,此事暂无头绪,高兄说说永兴河战况吧,赵帅的兵马为何至今未到。”

“别提了,叛军数日前突然对昶曲发动攻势,一度击溃了昶曲守军攻上了岸上。昶曲以东十五里便是铁矿,赵帅担心铁矿有失,因而调重兵增援昶曲,激战两日方才将叛军赶过河去。”

“这么巧!”百里燕更加肯定,姜严的死,定是黑巾军策划陔陵兵变的一环,他们寄希望于将咸军吸引在永兴河无法脱身,而后攻占陔陵,切断陔陵以东新建的介康粮仓供应,令咸军不战自败。

想到此处,百里燕忙问:

“那高兄此来不会是空手而归吧。”

“不是,赵帅令叶大都督率骑兵两万,于明日清晨出发,火速赶赴陔陵,最快中午便能抵达。”

叶信所部骑兵返回永兴河后,一直在乌坪修整,黑巾叛军攻破昶曲,昶曲土地泥泞,有沼泽,不利于整建制骑兵队作战,赵逊遂调乌坪、瑞田步军骑马增援昶曲,叶信接替乌坪防、瑞田防务。直到昶曲收复,赵逊才腾出手,调叶信增援陔陵。

详细了解战况,百里燕问道:

“黑巾军全线出击定有更大谋划,高兄可知广信军最近动向如何?”

“大王已经暗中授意赵帅,择机让广信公率军北返广信,以防黑巾军攻破北海郡。贤弟是担心广信公此时生变?”

“这倒不是,广信公有罗松亭、陈韵风辅佐,断然不会不顾国家存亡而反叛,我是担心陔陵生变,北海郡无人坐镇,再生变数。”

陔陵毕竟是都城,即便发生宫变,成功率不会太高,倘若以陔陵为诱饵,转移咸军注意力,在北海郡发动叛乱,后果将比陔陵的失守更加险恶。

“但愿叶大都督明日能及时赶到,稳住陔陵局面。”百里燕不无担忧说道,隐隐一丝阴霾浮上心头。

高勋一路奔波,已是疲惫不堪,安排他住进府衙,百里燕连夜继续侦讯红灯苑老鸨、伙计等人,一直审到丑时,从老鸨等人问话中陆续发现诸多自相矛盾之处。

其一,红灯苑最早的东家还不是鼎炀侯、郭蟠,而是大司马姜严本人,这已经是二十五年前姜严兄长在位时,也就是如今咸王姜亥的父王,当年也不叫红灯苑,而叫闺玉楼,规模远没有今日这么大,仅有五分之一。

闺玉坊的易主是十四五年前的事,掐指算起来,正好是姜亥登基继位不久,闺玉楼转手到了如今咸王大哥奉阳君姜赫的手中。

姜赫叛乱前夕,闺玉楼曾被一度关停,而负责调查奉阳君叛乱的,正是当年推行新政《农桑令》的相国公孙岳。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3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3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