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就地利位置而言,北海郡无疑最佳。但末将知道,大王定是不会放心在麟城推行以商代政,故而在下想在永兴河畔推行此政。”

姜亥闻讯错愕吃惊,连忙又说:

“永兴河畔尽是战场,如何能兴以商代政之策。”

“大王,六月南下勤王之前,在下本打算在麟城修筑风车,以替代人力,因勤王半途而废。而永兴河畔有水,可造水车,常年有大风,亦能建造风车,还有码头,可停大船,甚至末将还发现……”

“还发现什么?”

百里燕突然放低声音小声说道:

“永兴河昶曲段以东有铁矿。”

“什么,铁矿!”姜亥吃惊,忙问道:“魏将军也懂得寻矿之术,消息准确?”

“末将略知一些皮毛,但十有八九有铁矿。眼下咸国上下仅有一座铁矿,尚不足以满足咸军装备所需,更无法推广铁质农具提高耕作。而昶曲风、水、矿具有,倘若能招民至此,推行以商代政,将极为有利。”

昶曲失守当日百里燕前去增援,恰逢暴雨连绵,击退黑巾军后,竟发现昶曲以东十多里的地面上有红褐色的液体,起初以为是血水,后来打听才知道,当地一下雨,地面偶尔就会有红色的积水。

将随身的磁铁放入水中,隐隐可以观察到磁铁对液体的吸引力,周围的植被极为茂盛,色泽偏深,疑似是存在铁矿的特征。

经过两天的调查和摸排,在昶曲以东五十多里见到了铁矿石,发现了铁砂,由此基本可以确定,地下存在有铁矿,矿脉背着永兴河向东发展,储量可能不是一般的大。

“可永兴河乃前线,随时有失守之危,又如何实行以商代政。”

“大王,正因永兴河乃前沿防线,又是陔陵之门户,现有大军驻防,大王为何不考虑在永兴河畔建一座卫城,以固永兴河,西屏黑巾军。”

“建城耗资巨大,迁民更是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将至百姓于危难,魏将军不是一时兴起信口开河吧?”

“大王,正如此前末将所言,招纳乱民可充实咸国之人力物力,黑巾乱贼之中裹挟工匠甚多,大王若能收为己用再派以监工督促,新城可固若金汤,足抵大军十万。”

“此事非同小可,寡人还要仔细斟酌,暂且先记下。”

建造新城耗费巨大,咸国又逢多事之秋,哪里还能腾挪钱粮建造新城。

姜亥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黑巾军北撤至滔荔,魏将军以为我军可否收复都郡以西添城、夏渠、卫津三城?”

“要看大王何时收复此三城,此外,想必大王担心梁军不肯出兵,才有此问。”

“是啊,梁军远征咸国,只答应保住寡人半壁江山,但这半壁江山有多大,现在看来永兴河就是梁军所指的半壁江山。

寡人知道魏将军是郎中出身,与泰安后有长子有救命之恩,寡人希望魏将军能替寡人说服安泰候一同出兵,收复三城,以挽回咸国颓势。”

“大王,此三城地处平原,虽互为犄角,却距离永兴河甚远,夺下三城,我军就必须在三城屯驻重兵,如此在永兴河畔兵力势必减少,我军战线将由此拉长,后勤供应也异常吃力。

倘若不能在滔荔一举将黑巾军主力歼灭,黑巾军便会卷土重来,直接突破永兴河防线,直逼陔陵。

但倘若一举歼灭黑巾军主力,非但我军要付出惨重代价,更为严峻的后果便是黑巾军孤注一掷,在孙国、长孙国发动更大规模哗变,攻取孙国腹地,兵锋直指梁国。

如此一来,大王对广叔子、梁国的承诺也就无信义可言,因此夺下三城,又不能全歼黑巾军,同时又要防止黑巾军刺穿我军防线,如此三大难题,即便是兵圣再世,也难周全应对。”

“那如此说来,寡人就只能看着三城陷入叛军之手?”

“其实……”

百里燕欲言又止,姜亥放声说道:

“但说无法。”

“其实眼下还是该以养民为主,非但要养咸国之民,还要将乱军之民引入咸国,令其耕地劳作。眼下已是十一月,倘若能在明年春耕掳掠大量人口为咸国所用,明年我军便能多种上百万亩稻田,其中利弊得失,还请大王明见。”

眼下形势已比之六月已经缓和,咸军完全可腾出手来整饬军队,蓄养民力,处里战俘问题,再也不用将战俘卖给晋国换取微不足道的粮草。

自开战以来,咸军陆续抓获俘虏六万多人,五万多都卖给了晋国,共计换得粮草七十多万石,而这五万多人,仅以人力可耕四十万亩土地,以平均两石的产出,一季可收八十万石的稻谷,按七成的极限强征田赋,晋国国库可得粮草近六十万石,两季就是一百二十万石,两年就是两百五十万石,真是百赚不亏的好生意。

如今黑巾军北撤,咸军已能腾出手来解决战俘问题,但现在手中除了抓获的叛投咸国人之外,没有更多的人力可以用以生产,那就只能主动去抓人。

闻讯掳民,咸王姜亥大吃一惊

“掳民!”

“是的,掳民。黑巾军民力也是从各国强迁而得,最骇人听闻的便是黑巾军一口气强迁了志国西北两百万人口,致使志国公良军在西北郡县无民夫可用,只得从后方调拨人力。

以至于粮草损耗巨大,公良大军迟迟难以北上,正是因为黑巾军采取了坚壁清野,让志国大军难以动弹。”

“魏将军此计虽好,做起来恐怕不易吧。”姜亥怀疑道。

“正如大王所言,此事抓人容易,安置难,取决于大王如何看待归附百姓。索性咸西、丘南两郡多为咸国人丁,黑巾军起事已有半年,锐气大减,此前积攒、掠夺的粮草消耗甚巨。

今秋晚稻收割之后,定要强征粮草,其直辖之民岂能有好日子。纵然邪术了得,但吃不饱饭是真的,老百姓吃不饱饭,或是逃荒,或是造反。可黑巾军自身就是反贼,杀人根本不眨眼,这些被胁迫之百姓有苦难言。

我军若能先将咸西、丘南两郡咸国人丁掳来一些,损失的便是黑巾军人力,其势必要从外部继续移入人丁,如此周而复始,他们的人越少,我军的人便会多,如此此消彼长,咸国纵然两郡变为焦土,却能得到更多人丁与开垦土地,这一来一去,咸国并不吃亏。”

“那魏将军可曾想过,大量人丁移入咸国东部,这些流民安家所需资费口粮如何而来,莫要忘了,咸国现在维持维持着三十多万大军已经是捉襟见肘。”

咸王指出的当下罪尖锐问题——粮草,百里燕(既魏贤)也不无感慨说:

“要是能弄来一百万石粮草,先安置十几万人,熬过半年,下半年地里便能有收成,明年情势就能好转,大王所虑极是。”

“行了,时辰快到了。寡人最后还有一事,要与你详谈。”

“大王若有差遣,魏贤必当竭尽所能。”

“魏将军二十有一尚未娶妻,寡人已经替你谋了一门亲事,还望魏将军莫要推辞。”

姜亥不容置疑说道,百里燕心头发毛:

“大王,有件事……”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2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2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