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连四个月过去,冠汤渠都没发生问题,为什么会在黑巾军快要偃旗息鼓的时候出事,不禁有些莫名其妙。赵逊为此还斩杀了一个封君,破了此前一直默认的惯例,直接先斩后奏,这里面显然有些明堂。

“胡将军,冠汤渠为何被破?”

“据说是张佑贪功,追过了河,反被黑巾军反攻了过来,从背后切断了退路,险些丢了冠汤渠。”

“这个蠢货,哪有下山再过河追歼的道理,万一追歼不成反被咬,退回来还得爬山,真是蠢到了家,跟他爹简直一副德行。”

坡上比之坡下的好处是冲锋加成地利优势,反之仰攻者体力损耗极大,战位不利,视野受到压制,难以发挥全部战术能力。

如果从坡上往下冲,追歼溃败之敌,有气势、速度、体力以及战术展开的优势。

冠汤渠山坡下是永兴河,哪怕是黑巾军抢滩登山失败,也不能冲下山坡再下河追敌吧。

下山容易上山难,更何况下山过河,万一被敌反咬一口,河里不是陆地,往回逃极为不便,更何况从河里上岸返回阵地还要爬山,折腾的是自己的体力。

张佑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坚守了四个月没出纰漏,倒也是奇迹。

此番换防多半不是赵逊的意思,是陔陵内朝的施压。

大司马姜严嫡系关普,鼎炀侯亲信肖晨,都在瑞田寨驻防,大小十余战屡立战功,唯有鼎炀侯之子张佑撇在冠汤渠寸功未有,鼎炀侯心里自然不能痛快,换防至战功更多的瑞田寨是必然之举,趁机也能调走广信军打压一番。

胡陌离开后,百里燕拆看了萧儿的来信,开篇都是些黏人的话,正文提到荒村和广信的情况,黑巾军渗透北海郡,攻打蒲城未果之后,在广信引起了不小震动。

有钱的富户都举家坐船逃亡西海诸国避难,城内的流民日渐增多,治安越来越差,几乎每天都有黑巾军的煽动告示贴满大街,还有各种来路不明的江湖术士、方士在广信城内到处作法试练仙术。

太守府和公府抓了一批,结果引不少百姓不满,冲击了大牢,被郡兵给镇压了。结果发现,这些个冲击大牢的流民,多半来自外地,在广信和北海郡根本没有造籍,其他都是不明真相的本地人。

萧儿在信中列举了不少江湖术士所谓的仙术,最典型的当属油锅捞铜钱,凭空变金银,骗得老百姓团团转。

荒村的夏秋两季粮食已经收上来,纺纱、织布的工坊因缺少棉花已经停产,杨盾找到萧儿一商量,打算利用仓库囤积的布料开办成衣坊。

整个北海郡到处都在扩军,丘南郡失守后,咸军被服生产丧失一半产能,沐阳仓被占,咸军库存三分之二被服打了水漂,眼下被服急缺,又有广信公府的关系,直接将库存的布匹加工成被服转手卖给官府,换成米粮、盐铁反而更划算。

黑巾军侵入都郡后,铁、青铜等战略物资,司马府与司马堂已经停止贩售,广信公府的铁料是只进不出,荒村要想弄到铁料,除非有赵逊的特批,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赵逊哪里还能管得了这些。既然能用易货交换,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信中还提到了萧儿住进公府的几个月,女扮男装跟着姜蓉出入市井了解民情,倒是有些出乎百里燕预料,看来两个女子相处的倒也融洽。

形势依然非常严峻,黑巾军攻打蒲城失败后,鼎炀、广信、蒲城三地之间驻扎了一支一万多人的步军杂骑,尽管是步兵骑驮马,但好歹骑着马,有机动力,没日没夜的袭扰三地的各村各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不胜其烦。

黑巾军意在将鼎炀、广信两座大城的郡兵悉数引出,而后聚而歼之,而三城又互为犄角,没有绝对兵力优势,想要各个击破有很困难。

收起信札,来到姜乾帐中,远远传来姜乾的笑声,像是得了什么喜讯。见是百里燕入帐,姜乾立时收敛起神色,转身又坐回案前:

“魏先峰,腿伤好些了吗。”

百里燕(既魏贤)行了一礼道:

“谢少主存眷,末将的伤好多了。”

“那便好,魏先峰可是我军一员猛将啊。”

姜乾自顾自的说着,眼神却始终没有正视过百里燕。

攻破瑞田以来,广信军大小十余战,姜乾身先士卒两次击退登城叛军,于是有了“广信之虎”的勇名,在百里燕面前渐渐也有了底气。

行事再也不像半年之前,当面还有些谦让,如今的姜乾腰杆硬了,很多事情既不找他问话,也不提前通气,都是决定之后再行通知。

当然,姜乾是少主,这本无可厚非,纵然有微词也不能搁在脸上。

百里燕上前两步来到进前,便发现桌上堆着三件苍青色的锁子甲,但不可能是他给姜乾的锁子甲,就制作工艺而言,还不及荒村的水准,甚至连材质也仅仅是普通的铁料,无法与钢媲美,一定是姜闵令人加以仿制后运往前线的。

姜乾此时瞥了眼百里燕神色,心里得意正紧,他道:

“魏先峰,这铁布衫如何。”

百里燕拿起一件掂了掂份量,足有三十斤,质地还不如荒村的锁子甲精细,而且带有下摆,增强了小腿以上的防御,就覆盖面积而言,膝盖、大腿都罩在了锁子甲内,大大提高了防御力。

绝对是广信公府的仿制品,但就质地而言,铁料仅是普通的精铁,防御力是远不及钢的。不过就眼下而言,对普通的铁剑和青铜剑有极好的防御力,倒也够用了。

“不想公府工匠技艺如此精湛,数月便已仿制出锁子甲,末将佩服。”

百里燕恭维说道,姜乾倒是毫不掩饰心中的得意,翘着嘴角说道:

“此甲可将腹下悉数罩在其内,可比魏先峰的半身铁布衫强得多,若是早有此甲,魏先峰腿上兴许便不会被伤。此番从广信共计运来了一千两百余件,瑞田寨广信军分得六百件,本公子现再调拨一百件予魏先峰,另再补充四百新卒,魏先峰意下如何。”

“多谢少主,末将感激不尽。”

一千两百件的数量让百里燕有些意外,萧儿的信中曾提到,荒村从五月间至今也就生产了近六百件钢制锁子甲,广信公府即便得到了样品,组织生产到定型也得一个月。

三个月能生产一千两百件,很可能还不是全部产量,广信公府应该还有储备,照此算来,广信军一个月的就能生产五六百件,至少需要一千六至一千九百人的熟练工才能完成,一年生产六七千件问题不大,即便如此,装备所有战卒也不现实,成本会非常高。

广信生产的锁子甲毛重就重达三十斤,取消了荒村半身锁子甲的皮革结构,是全身披甲,份量太重,只有力士能够长期穿戴,时间一长容易的肩周病,影响战力,远不如半身锁子甲的合理。

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之下,三十斤的重甲会变成负担,严重影响战卒的自保和逃命。

姜乾自觉得意,却哪里知道荒村锁子甲的合理性是兼顾了实用和取舍的最终产品,披甲率虽不如广信生产的锁子甲,但自由度、防御力更高。

人的要害脏器都集中于上半身,下半身即便致残,活命才是战场的生存法则,存心想要你命,就是包成铁块也没用。一味的增加份量,令战卒丧失了机动和自由度,反而更加危险。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2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2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