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贼兵进抵都郡,对广信公姜闵而言也许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此时起兵,既是勤王,又是逼宫,若能击退黑巾军,广信公声望也将无人能及,此时朝中有人提出咸王禅位,反对者恐怕也无十足底气。

这时姜蓉又道:

“贼兵来势凶猛,不知魏先生可有破敌之策?”

百里燕苦笑道:

“恐怕要让郡主失望了,五十万人倘若都是村夫,尚且容易对付,如今贼兵经过两月激战,战力比之当日更为凶悍,以咸军之力,恐怕难以招架。

甚至咸军当中绝大多数从军者都为穷苦佃户,黑巾军以天意自居,诛除暴政免税负,一旦被其煽动,咸军也将哗变。孙国与坛城便是前车之鉴。万一咸军在陔陵哗变,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姜蓉脸色顿时黯然,她说:

“形势竟能有如此恶劣?!”

“吕济大军多数乃当年江东之战老卒,战力了得,战死三万余人,仍有一万余人不降,可见吕济带兵有方,深的将士拥戴,否则怎能被杀。

黑巾军为歼灭吕济,集中四十余万人马前后夹击,也是忌惮咸军战力。如今吕济战死,数万咸军叛降,咸军战力丧失过半,临时征召役兵,又怎能确保役兵不会重蹈坛城覆辙。”

黑巾军最具鼓动性的是邪教式的精神寄托,以战死升天享受荣华为荣。而只要有压迫,就一定有反抗。在邪教煽动之下,甚至根本算不上压迫的人群,也能被鼓噪起来犯上作乱。

军队战卒无一例外来自平民阶层,黑巾军煽动的正是大头兵,很难说新征役兵不会临阵倒戈,更何况黑巾军来势汹汹。

咸国戍兵、郡兵,以及各地受封的私兵,在吕济战死后总兵力不会超过二十万,至少还需要征召三十万役兵,才能于黑巾军在野外勉强决一死战,以眼下咸国人力资源和国力,征三十万人还算容易,但要保障五十万人脱产和吃饭,非常艰难。黑巾军攻打咸国,无疑是招绝妙的好棋。

至于晋国,此时北军主力尚在歧国,只运十几万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驰援陔陵,于战局杯水车薪而已,晋国此时也断不会轻易出兵卷入根本没有波及本土的民变,最多象征性的提供些钱粮。

甚至宁可坐看陔陵被破,咸国满地找牙,晋国再以上邦之国身份,出兵平叛,公然将整个咸国吞并,如此岂不更加划算。

宗主国尚且如此,志国、长孙这等大国,岂能做出头鸟,跟气势正盛的黑巾军死磕,让黑巾军与咸国相互耗着,甚至把晋国卷入其中,坐收渔翁之利方是上上之策。

由此可见,黑巾军在中原各股势力之间的微妙关系掐算的极为精妙,对局势的把握异常老道,远不是几个农民所能干的出来的事情。

姜蓉不懂兵事,对政事看的却是透,得知百里燕如此想法,她也愈发悲观起来。

“倘若陔陵被破,广信能否守住?”

“这要看如何守,倘若守北海郡,以北海近人口,养军十万应不是问题。倘若只守广信,断无自保可能。”

北海郡地处平原,几乎无险可守,即便有丘陵,也不占据渠地,完全可以绕行。

但北海各城有一大优势,土地很大,城于城之间、县与县之间路途少则五六十里地,多则百余里,步兵急行军一日可达,骑兵急袭只需两个时辰。城于城之间互为犄角,届时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躲进城里,进退两便。

黑巾军兵力虽众,打下都郡攻克陔陵,势必要分兵镇守,甚至回援孙国守住老巢,攻打北海郡兵力势必骤减。黑巾军明年的粮草也是问题,不可能一味的依靠掠夺和外部输入,自给自足是现实问题。

陔陵只要能坚守至秋后,晋国主力从歧国抽身,即便陔陵失守,想必冬天晋军就该来捡便宜了。届时广信拥兵自重割据藩镇,量咸王也没脸指责广信公所作所为。

书房中一直等到未时,也不见姜闵等人回府,倒是姜蓉贴身家将许捍眼睛直愣愣的等着百里燕。

他这人不怎么说话,说话也是从头到尾一个调调,不知道什么叫语气,也不知到姜蓉怎么就容得下这么个家将带在身边。

约莫过了未时,书斋外脚步悉索,原以为是姜闵,姜蓉出门一看,是罗松亭一人独自前来书斋,姜蓉诧异问道:

“罗先生,我父亲呢?”

罗松亭略施一礼说:

“回郡主,主公忙于军务,今夜怕是不会回府了,想必魏公子此时已到书斋了吧。”

话音落下,百里燕迈出书房略施了一礼:

“罗前辈,不知主公何有吩咐?”

“有些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此番勤王乃不得已而为之,贼军竟能短时内集结五十万大军,在下也是失算了。”

“那主公准备何时南下勤王?”

“三日后,三日后即南下勤王。主公命我回府传令于魏公子,点齐本部人马编入先锋军,随主公南下勤王。”

战事迫在眉睫,姜闵与罗松亭等人商议后决意扩军募兵,三日后南下勤王,募军规模暂定三万,太守府也将募郡兵一万,两万人将继续留守广信备战,另外两万将由姜闵亲率南下勤王。

“罗先生,我父亲也要南下吗。”姜蓉紧蹙着秀眉焦急问道。

罗松亭点了点头,平静说道:

“主公与公子将亲率大军南下,韵风、宋平、许捍留下镇守广信,郡主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主公南下后,郡主当担起公府日常,万不可懈怠。”

姜蓉目中闪着泪珠,一想到父兄都要出阵,此时此刻的她与千百万平明百姓家的妻女又有何异。

这时百里燕问道:

“罗先生,能否容我先回荒村一趟安排诸事。”

“主公也有此意,但务必在三日后于城南大营集结,过时当按军令处置。此外,魏公子可知吕济将军因何战败。”

罗松亭一问,百里燕只当是考他兵事,他回道:

“莫不是冒进轻敌?”

“吕济老成持重,说他冒进轻敌不免有失偏颇。传言吕济大军因上天授意而必败。”

“上天授意?神召?”

罗松亭点了点头,姜蓉、许捍二人骇然。这时罗松亭又道:

“不过以在下愚见,吕济极可能是中了贼军不明妖术,进而冒进轻敌。魏公子此番为先锋,当小心行事。”

“诺。”

姜闵让自己打先锋,显然也担心重蹈吕济覆辙,中了黑巾军的妖术。

所谓妖术,至少站在科学角度而言,无非是时下今人之常识无法解释的各种自然现象,而人在蒙昧之时,天生又具有惊惧异变的本性,别有用心之人便是利用了此种自然现象引发的恐惧,趁机发动偷袭,一举歼灭了吕济所部八万人。

若安罗松亭此言推测,这股攻入咸国的黑巾军中定时有人掌握了一定的自然常识,进而利用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的知识,令吕济大军陷入了混乱,引发巨大的恐慌,率先瓦解了士气。

倘若如此,此番面对势如破竹的五十万黑巾军,要是再有一两招后手,难保残余的咸军主力不会受到所谓妖术的震慑和打击,突然士气崩盘。

弄的不好,此前击溃孙国主力,应该也是用了这等所谓的“妖术”。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2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2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