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此番蝗灾势大,明年定将卷土重来,届时必将中原大乱。你我当尽速准备,最快明年夏天,最迟秋后,咸国必有民变。

届时咸国民变扩散至整个中原,数百万,乃至上千万饥民揭竿而起席卷中原,整个天下将成燎原之势,无人能挡,届时中原诸霸几国能存尚未可知。”

秦翰的豪言壮语,充满着乱世来临谁与争锋的壮志豪情,当所有人为平息民变而奔走时,秦翰幸灾乐祸的怂恿煽动着正在酝酿当中的“天下大乱”,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推翻这腐朽的统治,打造属于新世界的秩序。

蝗灾席卷北海的消息传至陔陵,原本应该是“引蝗扑火,食蝗充饥”的政策,经过舆论的刻意加工与渲染,最后变成了百里燕以“妖火阵”令蝗虫魂不附体,竞相投火而亡。

消息很快传到相国公孙岳府上,鼎炀侯张隽随后不请自来。

“相国,本侯封邑今番损失惨重,反倒他姜闵封邑只损失了四成秋粮,其中定是妖医魏贤用了妖术,令蝗虫发了疯,故意毁了本侯的食邑。”鼎炀侯恶人先告状,故作悲情之色。

公孙岳此时也正怀疑消息的真实度,安慰说道:

“此事仍待查清原委,倘若魏贤真以妖火阵灭杀蝗虫,并非不可取。但若以妖术作乱,此人甚是棘手。传言北海夏日竟还有寒冰,也是此子所为,思来想去,妖术之事即便没有十分真切,三四分定是有的。”

公孙岳之词异常肯定,他也开始怀疑百里燕是不是用了什么妖术灭杀了蝗虫,要不然数以几十亿计的蝗虫怎么可能在广信作鸟兽散,而其他地方依然饱受摧残。

这时鼎炀侯又道:

“赵逊定与此事脱不开干系,可令人去问赵逊。”

“赵逊也会妖术?”公孙岳怀疑道。

“魏贤早年曾为赵逊校军郎,赵逊重用此子,定也是被其妖术所惑。”

“还有此事?不能吧。赵逊投靠了广信公,难不成广信公也被此子妖术所惑?”

鼎炀侯丝毫不做思考,竟点头赞同道:

“相国所言有理,广信公定也被魏贤妖术所迷惑,故而言听计从。”

公孙岳不禁侧目看了眼鼎炀侯,心中暗道:这岂不是正好,真要是姜闵给妖术迷惑,反而容易对付。

沉默片刻公孙岳话锋一转道:

“今年秋粮损失甚巨,朝内已有不少大臣建议大王彻底减免秋粮与税赋,明日早朝定会有所公议,本相打算顺应民意减免税负,请侯爷明日一同附议。”

“为大王社稷计,本侯自当以民为本。”鼎炀侯毫无廉耻说道。

“此外,明年春耕要加紧筹备,侯爷明日可提此议,待大王圣裁之后,由军械司额外多拨些铁质农具予侯爷,侯爷看,可否补偿食邑之损。”

“够,够了。”鼎炀侯喜形于色连忙感激。

军械司主管全国兵器、军械制造,在各郡设军器监一两处,用于督造军械,同时也生产农具。虽然农具虽归大司农调拨,但生产全却在大司马和丞相,调拨多少,暗账只有丞相和大司马知道。

此时太子府中,西寰得知百里燕以妖火阵灭杀蝗虫,也是大吃了一惊。

“此事当真?”西寰一脸惊容。

侍从管事顾晨点了点头:

“据来人禀报,确有此事。不过据说蝗虫喜火,见火便扑。属下也做过尝试,蝗虫确实夜间扑火,故而属下以为,妖火阵一说实乃夸大其词。”

西寰松了口气,又坐回了座塌上继续说道:

“事出必有因,虽以火阵灭杀了蝗虫,但魏贤此人实在难知其底细。需尽快在其身边安插一人,严密监视其动向。”

“不知殿下可有安排?”

“歧国如今被我晋国所困,要想让他动心还不是举手之劳,此事不用你操心,本公主自有安排。倒是眼下丘南、咸西、北海、都郡四郡多半颗粒无收,明年春耕极为重要,但难保蝗灾不会卷土重来。”

西寰担心明年蝗灾再起,极可能引发民变,到时即便从晋国大量输入物资,也难挡物价飞升。如果调粮进入咸国,上百万的饥民晋国怎么养得起。

十月下旬,广信城秋粮割尽,天公作美,秋粮得以晒干入库。百里燕的市槽转运使麾下两百人马招兵满员,不定期前往广信各地巡逻商道。

霍行、牛贵、吴山伏法之后,北海郡清静不少,至少途径广信、鼎炀商路再未听说有商旅遭遇劫匪一事,百里燕更多时间都呆在荒村组织生产屯垦。

剿匪、灭蝗两件事中得到不少好处,铜料、铁料、布匹等物甚多,都囤在手里不用,既不能转化收益,也没有利息。除给赵逊捎去一百寸银,五千贯铜钱,棉麻丝绸布匹之外,其余部分添置又添置了耕牛、猪、鸡鸭苗等。

陆续移入丁户两百余,建粮仓一处,购买和认捐了两千多石稻谷,五百多石精米,以及其他等杂粮,以防明年、后两年渡荒。

六灶、刘川父子的窑场在工匠帮助下初见规模,还用上了滑轮和轱辘,吊装一些重物变得更加方便。

织机和榨油机的样品百里燕亲自看过,织机他不太懂,眼下也只能凑合。榨汁机经指导,多处做出重大改进,以增加榨汁效率降低人的劳动强度。

为便于书写作图,荒村筹措了造纸厂,用以生产纸张。

时下造纸工艺被各大书苑、印刷馆和国家机构所垄断,普及率不高,价格奇贵。纸张的生产能大大提高工匠设计能力,提高作业效率,炭笔的出现很大程度为时下的工匠带来了福音。

进入十一月,天气明显转凉,肆虐中原各地的蝗虫纷纷偃旗息鼓,各路消息的反馈也证明了蝗虫大势已去,舆论也开始乐观起来,更多的人已经开始筹备明年的春耕。

十二月,气温进一步降低,广信城市面上悄然出现了一些新物,既有便宜的,也有贵的烫手,共同特征都是来自荒村。

入冬后,各地受秋粮绝收影响,北海郡陆续传出匪患,但距离广信还远,考虑到广信免受蝗灾侵扰,不排除流民落草为寇后前往广信“讨生活”。

百里燕(既魏贤)随即令司空南派遣斥候、细作二十余人、前往麟城、蒲城、鼎炀三地摸排山匪贼寇消息,为春荒剿匪做准备。

盛元626年的正月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年,先是太尉钟赞病死,鼎炀侯如愿以偿的补太尉一职。理论上将咸国兵马大权握在了咸王、王太后手中。

紧接着爆发“年乱”,因新政导致物价飞涨,又遭蝗灾侵袭,丘南、咸西两郡百姓一夜赤贫,虽然免除了所有赋税,但家贫如洗,赈灾迟缓,物价飞涨引发民愤,内朝情急之下查抄了十几家大户,以查抄款填入赈灾两款之中暂时平息了民愤。

由于咸西、丘南两郡是当年民变重灾区,地区经济衰退严重,而早年不少受封权贵封地都在两郡,由以各种“封君”最多,多达三十多人,初衷是希望这些封君能经营咸西、丘南两郡发展经济,最终却也没能如愿以偿。

如今他们秋粮收不上来,税赋悉数减免,这些既得利益者自然要从其他地方抠回来,如增设的过路费、过桥费,养鸡养鸭的种苗税等等,可谓是极尽残酷剥削之能。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2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2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