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徐国、宋国、志国今年遭遇蝗灾,产绵十之四五毁于蝗灾。此前刚有传言,本以为并不严重。如今看来此事已经迫在眉睫。照此发展,明年布匹、丝麻等物价格飞涨已成定局。

眼下只有晋国、卫国大量产棉尚未遭蝗灾侵扰,但想必已有动作。秋后怕是来不及,所以你即刻赶去晋国购买棉麻,年后即刻送往广信,以解燃眉之急。”

“可新政之后边税、海税加征了两倍不止,算上人事打点、走脚钱,即便运回咸国,价格恐怕也不是一般的高啊。”

“倘若布价翻了两倍,即便边税、海税增加,棉麻织成布匹后,依然有一倍以上的利润。”

“什么,一倍。”丁肃大吃一惊。

“岂止一倍,倘若布价翻了三倍,其中的利润将会更大。魏先生料定,年后春初,物价仍将上涨,届时边税、海税仍可能再征,你需在年后将棉麻运回咸国,且越多越好。”

百里燕信中荒村袭一事一笔带过,并未深究。重点将西寰推动《推商税》谋取咸国财税之事交代清楚。

信中直言公孙岳新政,意在将过去十多年间,因农桑令挤压的劣质商品,以新政的名义,打击商人抄没家产,将积压在权贵勋戚手中的劣质霉变商品卖出,同时又能通过打击商人的名义中饱私囊,让权贵勋戚继续拥护咸王的统治,而黑锅则要通过舆论转嫁给晋国。

而西寰已经窥破内朝敛财动机,看到新政弊端,决定将计就计,籍此机会引入晋国资本,彻底控制因新政打击下导致的资本和生产力真空。

但新政的持续推进将不可逆的彻底破坏咸国工商生产力,最终让咸国变成物价奇高,而生产力严重不足,迫使晋国每年将不得不投入数以万计的物资,保障咸国老百姓生计,避免发生大规模暴动,将晋国军力拖在咸国。

如果放任不管,晋国又有可能丧失对咸国的控制。

西寰本意不想让咸国经济彻底败坏到不可收拾地步,如此只能加剧晋国吞并咸国土地后统治成本,甚至可能被咸国拖垮,而不得不放弃咸国,给咸国权贵勋戚做了免费嫁衣。

百里燕据此判断,这股涨价风潮明年夏天之前就该有所遏制,而平抑物价的资本来源是晋国,晋国很可能在物价极高时强势介入接盘咸国的烂摊子。

在经济彻底破裂之前,提前挤破公孙岳泡制的经济泡沫,如此非但咸国权贵勋戚不能坐收渔利,还有可能赔了老本。

此时丁肃再将大量囤货压在手中,非但不利于年后出货,还有可能砸在自己手中,因此所有囤货应在冬天之前全部出空。

而后赶去晋国,用三到四个月时间收购棉麻,年初运回国内,春耕之前,趁着价格最高时,转手卖掉棉麻,悉数换成金银。之后等着晋国出手接盘咸国经济,如此可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攫取最大利益,还不至于落下个奸商的名义,同时又能博得老百姓的好感。

赵逊虽不懂经济,但道理却与兵法相通。百里燕信中详述之下,赵逊再说与丁肃,丁肃立刻明白其中深意。

“原来如此,魏先生眼界果然非同一般呐。若是不知其中内幕,我等明年怕是亏得血本无归。”丁肃叹道。

赵逊将信烧毁后说道:

“此事断不可泄露,只可做,不可说。此外,荒村遭遇马贼袭扰,损失颇大,广信公虽有小补,但无庄丁护兵拱卫,我仍就放心不下。时下御客有意剿匪,魏先生提议籍此机会招募护兵练兵,本将想令你运送皮甲百副运往荒村,你看如何。”

“此事倒也不难,在下立即安排人手去办。”

和兵器一样,甲胄管制相当严格。防身所用兵器尚能通过市场买到,只需向当地官府报备即可,甲胄却难弄到。尤其是鳞甲、扎甲等防御极高的甲胄,都是军队严禁外流装备,也只有轻型皮甲,权贵可以使用特权,以护兵的名义制备少许。

赵逊贵为上大夫,本就可以豢养护兵,同时兼任有武职,豢养护兵是理所当然之举。

此前因财力不济,豢养护兵需大量金银铜钱。如今丁肃转手囤积了大量财货,一旦变卖,将是极为可观的收入。待到明年百里燕棉麻计划能够实现,收入还能增加两倍以上。

约莫七天后,晋国平汤城范涛府中。王砺星夜兼程赶回晋国,不等休息一日,范涛紧急约见王砺,询问百里燕之事。

“王兄,魏贤底细可曾调查清楚?”

“大致已经调查清楚,魏贤此人确是岐人,与百里燕倒是六分相似。此人也通医术,但说来也怪,魏贤此人非但通晓医术、兵法,还精通耕作、放牧诸多农事,甚至传闻……”

王砺欲言又止,顿时吊起范涛胃口:

“是何传闻?”

“传闻魏贤此人怀有妖术,能在炎炎夏日以一根寸银,十石寒冰之价,卖给广信城中富户。”

听到这里,范涛将信将疑:

“这怎可能。北地夏日酷热,冬季只穿薄棉所制衣衫,从未夏下雪,北地怎可凭空变出寒冰。此事定是讹传,不足为信。”

“但魏贤所在荒村我暗中窥探多次,魏贤确实精于耕作。而百里燕常年幽闭质子府,从未出国平汤城,从何习得耕作之法。即便书中有所载,也绝非纸上谈兵。在下以为,魏贤应该不是百里燕。”

“即便不是百里燕,你为何不曾将他除掉。对了,你此去率领敢死之士五十人,为何只返回了三十七人,其余十三人呢?”

“我正要说起此事。咸国北地山匪频密,多次遭遇马贼、山匪劫杀,不慎折损了十三人,我也险些被马贼掳去。”

“还有此等事!”

王砺遭遇山匪劫杀确有其事,但也只损失了六人个人,另外七人是王砺与百里燕联手杀死,只要没有活口,当然也可以归咎与山匪袭击。

只是范涛仍然半信半疑,但又由不得他不信。如果王砺私通包庇百里燕替其隐瞒,那王砺返回晋国,早晚是要穿帮的,如此一来王砺岂非自寻死路。

但王砺所言句句属实,范涛总还是放心不下。思来想去,他又问道:

“魏贤此人,你以为何如。”

“当除之而后快。”王砺昧着良心果断附和范涛,他知道,范涛是在试探自己,同时也在考虑如何除掉百里燕。倘若一味包庇,反而容易露出马脚。

“但西寰来信密告,有意令其助广信公篡位,此事你如何看待。”范涛道。

“公主殿下目光长远,身居陔陵多时,对咸国了如指掌。倘若魏贤能随广信公造反,除掉他是名正言顺之举,同时亦可防止其逃亡他国。但是万一让广信公得其才,此事弄巧成拙反而难办,不知范先生有何计策。”

“此事甚为棘手,西寰有意逼广信公谋反,但据我所知,广信公此人虽有心篡位,却优柔寡断持重有余,不见九成把握绝不会动手,想要促成广信公谋反甚是困难。

但不知西寰是如何想的,断言能在五六年之内迫使广信公谋反,若是真能五六年成事,倒也天助我晋国。”

西寰往来晋国密信频繁,声称可在五六年之内逼反广信公。但如何逼反广信公,西寰却是只字不提。但晋王认可了西寰之计,意味着魏贤已经是西寰计划中的一环,范涛再进言杀魏贤,晋王反而不会同意。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