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现在连先王内宫王太后日常起居,上大夫王鹤收受女乐这等私密之事都了如指掌,可想而知咸国的宫廷内斗到了何种地步。

赵逊突然倒向广信公恐怕不是没有道理,以他的地位,朝内无根无基,即便不站队,也很可能被鼎炀侯假以口实扳倒。

这时广信公又问莫安正:

“司农大人,如今木已成舟,以大司农之见,下一步该当如何。”

莫安正一脸郁结,摇了摇头:

“难呐,《农桑令》已是动摇国本,如今再行《推商税》无异于杀鸡取卵,令咸国商贾遭殃,迟早是要生出祸端。一旦开征存盈税,商贾必然出逃,即便冒着杀头大罪,也与抄家别无二致,还不如冒险出逃。

不过老夫实在不解,为何此事会是西寰在背后推动,按说此事乃大王于公孙岳所议,即便西寰有意牟利,也不至于如此急切,实在令人费解。”

此时赵逊有意无意投来目光,百里燕心领神会立时明白,方伯封禅尹秧城一事赵逊并没说破,只怕是说破了,广信公可能生疑,担心他私下与大司马姜严勾结。

大司马姜严是王太后的人,也是咸王一党,与大司农莫安正道不同,恰巧又发生在广信公入城之前,既然莫安正都没有察觉,此事再说出来,已经没有意义,相反容易让广信公生疑。

这让百里燕又想到另一层,广信公此人恐怕生性多疑,或是优柔寡断,起因也许是当年刺杀一事引起的性格变化,也可能是天性使然。既然赵逊暗示不提此事,他当然不能不识好歹。

这时广信公收回目光,重新落向百里燕:

“听闻魏先生对《推商税》颇有见解,不知魏先生可有破解之道。”

“不敢。”百里燕略施一礼,继续道:“《推商税》种种弊端正如司农大人所言,无异于杀鸡取卵。当年《农桑令》虽有奸商作祟,但真正得利者多是勋戚权贵,上至公侯士大夫,下至门生故吏,为敛财无不用其极。

奸商纵然可恶,但奸商堂而皇之雇人骗购官价粮,此事世人尽知。其中若无权贵勾结提供方便,又怎能令客商骗走太仓存粮,以至大旱之年无粮可用。

此番推行《推商税》,在下以为,于国破坏甚巨,但并非全无破解之法。推商税唯独将勋戚权贵排除在外,显然是公孙岳有意而为之,其中怕是有不可告人之目的。既然将勋戚权贵排除在外,此事倒也便利。

广信公可不妨借此大发一笔横财,而后循序渐进以商代政,如此可解《推商税》之困。”

广信公有意无意的将目光投向左侧男子,与之眼神一番交换,而后又匆匆掩饰去唐突说道:“愿闻其详。”

“常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无商不通利,无利不聚心,但凡天下诸事无出其右,争来争去无非争的是个利字。《推商税》便是于民争利,于天下商贾争利。

一旦税法推新,可见未来一年之内,商品物价必然腾贵,重税严刑打击之下,商人将难以为继,最后只能破产。

在此之前,广信公当散出钱财,逢低大举购入商品囤积起来,待到半年一年后之后,商品价格暴涨,公届时可令人携货脱手。公倘若想籍此赚取人心,只要不亏本,尽可低价销售。倘若获取暴利,略比市价低两分也未尝不可。”

“那又何谓以商代政?”广信公问道。

“经《推商税》打击,商贾十不存一,而天下事无一样离得开钱财,在下估计,新政即便出现弊端,相国公孙岳断不会半途而废,少说是三年五载。

公可借此良机,整饬商渠,将全国商路攥于手中,同时驱使海路,大兴海上贸易。如此即便不用谋权,亦将财权握于手中,还何愁天下大事不为公所用。

公信得过在下,魏贤甘当先锋,为公谋得一条商渠。”

但凡治政,归根到底是民心和财力。以咸国时下国情,已经经不起新政折腾,经济秩序混乱是必然结果。

“以商代政”意在将以都城陔陵为中心的经济核心,通过商业手段,转移至广信城,以此最大程度架空陔陵的财权。

《推商税》打击的重点都是富裕阶层,广信公作为广信城实际掌权人,推不推新法,如何执行新法,大可由广信公自己说的算。

一旦新法拿富裕阶层开刀,结果只能是富人闻风出逃,全国既有的贸易网破坏殆尽。此时广信公明紧暗松,整饬商渠笼络富裕阶层迁移广信城,不用多久,以陔陵为中心的财税核心不攻自破。

只要有钱,就能养兵,广信公作为广信城实封领主,名下粮田数以百万亩,只要有钱,养一两万精锐绰绰有余,届时咸东北各城尊其为王,赵逊内朝牵制咸王,重登王位宝座也非难事,难的是晋国届时是什么态度,志国会否乘虚而入。

“还请公明鉴,以商代政之策为时下上上之策,别无他选。”

百里燕话音落下,广信公捻了捻长髯,目光时不时还会看向左侧男子。少时片刻说:

“嗯,此事牵扯巨大,且容孤思虑两日也不迟。”

姜闵不急着认可“以商代政”之策,在百里燕看来,他还信不过自己是意料之中的,哪怕是赵逊举荐的得以门生。

随后姜闵有意转移话题,说起了志国陈兵一事,言语间百里燕察觉广信公似乎并不担心志国北上攻打咸国,隐隐令人生疑。

约莫过去一个时辰,百里燕、赵逊、丁肃先行离去,只留下了大司马莫安。

离开广信公府,赵逊将马拴在丁肃马车后,三人同乘马车返回赵逊府邸。车上,赵逊说道:

“魏先生,你可知为何不可重提方伯一事。”

百里燕此时心里一突,转眼想到志国北伐咸国:

“怎么,广信公于志国有勾连?”

“要不当年江东之战,志国为何不北伐。”

赵逊顺话说,百里燕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难怪广信公如此沉得住气。但此事甚秘,赵将军又是如何知悉此事。”

赵逊得意轻哼了一声:

“哼哼,兵事无非寻机而动。志国一而再再而三错过战机,其中不会没有缘由。本将昨日便是有所怀疑,今日大司农一言,便知你我因方伯一事已经坏了广信公大事。倘若贸然说破,广信公焉能不提防你我。”

志国陈兵咸国边境,起初以为是为了北伐咸国,现在看来,是广信公于志国暗通歀曲图谋篡位,顺道将晋国赶出咸国。

如此一来,倒也不难理解当年江东一战,志国为何不趁火打劫,出兵攻打咸国,眼下又陈兵边境迟迟不动也说得通。愣是谁也想不到几十年的宿敌,有朝一日也能拔刀相助。

只是方伯封在尹秧城之后,志国如果起兵北伐,便很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江东沿岸城池,更不能阻吓晋军过江,如此继续攻打咸国本土,便失去了战机。

无形中百里燕破了广信公所谋,广信公得知此事,恐怕不能容他。想到这里,百里燕又道:

“赵将军,请恕在下直言。”

赵逊此时挑开窗帘向外看去两眼,脸上没有任何波动。一旁缩着的丁肃不知他二人所云,只是耐心的听着。过了片刻,赵逊说道: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5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5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