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郡主虽为女子,见识远在酸腐文人之上,在下钦佩之至。”

百里燕躬身一礼,姜蓉淡淡笑道:

“魏公子无需多礼,爹爹正在前厅等候,魏公子请吧。”

“多谢郡主。”

姜蓉昨日亲自现身,还当中驳斥了恭首谦,由此看来广信公确实有卷土全来重入朝堂的可能。

以广信公现在的封爵和地位,以及四年前在平乱中赚下的人旺,此时朝中若有人提议广信公重回朝堂,咸王姜亥恐怕很难拒绝,而且广信公出任什么职务也非常棘手。

国政监现在都是实职,背后都是纠葛不清的利益关系,显然没人会愿意挪位置,广信公也不可能出任一个司参使、司政使这么个不大不小的官儿。出任相国意味着公孙岳就得下台,弄不好很可能再设一个左相,以平衡朝中局势。

一路来到前厅,只见赵逊已经坐在右侧,与其相邻的正是大司农莫安正。

正坐上居中坐着位锦袍直裾,长须垂胸的中年男子,他应该就是这一代的广信公姜闵,左侧挨着一三十岁男子,男子十分消瘦,却很精神,下颚蓄着短须,乍看之下颇有风度。

此人百里燕并不认识,但绝不会是姜闵的长子姜乾。

此时百里燕先向赵逊、莫安正行了一礼:

“赵将军,司农大人。”

莫安正、赵逊点了点头,赵逊先道:

“你来的正好,这位是北海广信公,还不行礼。”

“诺!”

百里转面向广信公恭敬行了一礼:

“在下益草堂魏贤,拜见广信公。”

“呵哈哈,魏郎中免礼,且先坐吧。”

“谢广信公赐坐。”

百里燕跪坐在左,与那三十出头的男子并排而跪。男子身着靛色直裾布衣,既不说话,也不打招呼,目光平静如水,似乎并没有因百里燕的到来而意外。

刚坐下,广信公投来莫测高深耐人寻味的目光,隐隐透着森冷之气,像是见惯了腥风血雨的杀手,亦或者铁石心肠的屠夫。百里燕暗吃一惊,不禁心道:广信公其志不小啊。

不等他思定,广信公开口说道:

“坊间传闻魏郎中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今日得见,果然仪表堂堂气宇不凡。听闻赵大夫所言,魏郎中智勇双全,当年江东之战数次败韩合大军,不知魏郎中可有出仕之意啊。”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也到不曾想到广信倒是直截了当。百里燕思酿片刻说道:

“在下母籍歧国,今在赵将军门下谋个差事,在下已心满意足,还请广信公明见。”

“呵哈哈……”广信公大笑,目光转向赵逊:“赵大夫,此子果然重情重义,你与他说说吧。”

广信公说话之际捻了捻长髯,目光看了眼三十出头的男子,男子依然声色全无,但百里燕相信,二人眼神定是有所交流,但交流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如此来看,男子定是替广信公出谋划策的高级幕僚。

这时赵逊接着广信公话,浅然笑道:

“魏先生,昨日我已向广信公举荐于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赵将军,在下蒙将军栽培,不敢妄生攀附之心,还请将军明鉴。”

“诶,本将与广信公乃故交,举荐贤良本将责无旁贷,辅佐广信公便是辅佐本将,今日荐你入广信公幕府,也是还了本将一个心愿。

想你智勇双全,屈居于陔陵城内,也难有出头之日,不如跳出陔陵一展抱负又何尝不可。”

“这个……”

百里燕心中一个诧异,不曾想赵逊与广信公是故交。

现在想来,赵逊此前在咸西郡戍边,广信城坐落北被海之滨,是咸国最大的海滨港口城市,归北海郡管辖,赐封后行政上已独立,赵逊确实有可能与广信公产生交集。

如此也不难理解广信公刚一进城,赵逊便推荐他进入广信公幕府,也不难理解赵逊当年怎么就从西陲调动到了江东,显然是咸王有意而为之,广信公取而代之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

当初赵逊班师回朝之后兵权便被架空,只虚有一个镇东大将军的职务,军权悉数移交给了太尉,看来就是防止广信公另立朝堂。

见百里燕迟疑,广信公又道:

“当年赵大夫于孤有救命之恩,今日赵大夫举荐于你,魏郎中大可放心,孤绝不会亏待于你。”

此时百里燕看去赵逊,他正看着自己,显然是希望自己应承下此事。百里燕一直不认为赵逊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也许只是出于一片好心,为自己的门人谋个出人头地的出路。

但广信公不是个善类,跟着他,难说会有善终。

当年既然有人敢于刺杀他,以他的好名声,显然不可能是一般人干出此事,最有可能的还是咸王。

现在咸国全面倒向晋国,晋国怎么可能容忍广信公发动政变,推翻现有的既得利益,除非广信公默认现有政治依附的既成事实。如此一来,推翻咸王姜亥还有什么意义。

当下世道一旦下臣确认了尊卑关系,下臣举荐门人出仕是就像家常便饭,很多时候由不得个人做出选择,当你一脚踩进侯门,另一脚也踩在了鬼门关。

赵逊并非骑墙派的墙头草,朝内受到鼎炀侯、公孙岳等人的排挤,纵然是上大夫领司参使兼镇东大将军之职,将来若无变数,赵逊的盼头这辈子的仕途也算到头了。

现在广信公亲自来拉拢,倒向广信公也许不失为一个选择,顺手将他百里燕推出去,赵逊也可留守都城静待其变,将来无论广信公成功与否,他都能进退自如。

百里燕此时的选择很少,门人若是弃座主而去,是为不忠,不从座主之命,是为不义。他现在最大的靠山和依仗只有赵逊,别无立足之地,再去他国不一定能落得现在的安逸,还得背上一个背叛座主的名声。想到这里,百里燕决意顺势而为。

陔陵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晋国、勋戚、新政挤压殆尽,此时广信公再掺和一脚,无异于火上浇油,此时若不站队选择立场,很可能陷入被动。广信公封地好歹远在北海,跳出陔陵不失为一个选择。

思酿片刻,百里燕向赵逊恭敬行了一礼:

“蒙将军大恩,在下感激不尽。”

见百里燕松口,赵逊心中松了口气,就怕百里燕不从。

“本将知你能堪大任,今后辅佐广信公,当如辅佐本将,切不可三心二意朝秦暮楚。”

“谨遵将军大令。”

这时广信公放声大笑:

“呵哈哈……好啊,得遇良才孤甚感欣慰。”话音落下,广信公与大司农莫安正说,像似故意说给百里燕听的:“司农大人,我等接着昨日之事再议如何。”

“广信公所言极是,据老夫所查,《推商税》一事背后有西寰推波助澜,其侍从管事顾晨曾去陔陵沁乐坊买下两名乐姬送与上大夫王鹤,之后又传王鹤于王太后说起《推商税》一事。

如今看来,新政《推商税》一事虽是大王与公孙岳所谋,其中定有晋人作梗。”

百里燕不禁脊背发凉,莫安正显然很早就是广信公的人,晋王不听莫安正劝谏,是忌惮广信公的权柄的触角。即便莫安正所提谏言都是金玉良言,站在咸王立场,咸王就难道不担心是广信公设下的圈套?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