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炀侯此人急功近利急于立下战功,按说先以穴攻打下杜阳城,此计确实是好计,只是计策再好,不谋划详尽周全,也无济于事。
如今已是骑虎难下,韩合将帅旗、帅帐置于城内,怕也是韩合看破了鼎炀侯此人,故意设计引诱鼎炀侯攻打杜阳城。
要说有无解法,并非不是没有,只是若是依在下计策行事,咸军怕是要元气大伤。”
“阁下但说无妨。”
“抓公子昌。”
“抓姒昌!”赵逊一怔:“这如何抓得。”
“赵将军必先遣人探明晋军城外两营,韩合中军必在城外无疑,姒昌也定在中军。只要将其抓住,韩合是万万不敢强攻咸军。但眼下韩合将帅旗、帅帐置于城内,怕是将军探明了韩合真中军设在城外,以鼎炀侯秉性,怕是也不会相信将军之言,依然还会攻城。
既如此,将军可将计就计。”
“如何将计就计?”
“鼎炀侯昨日在西城下吃了大亏,故而得知晋军帅旗、帅帐置于城内,下次便不会只攻打城西,而是城西、城南、城北三面齐攻,为遏阻晋军城外两营攻击我攻城队,鼎炀侯必然分兵前去阻截。
既如此,将军可请命去攻城外晋军大营,不惜一切代价奋死杀敌,抓住姒昌,如此晋军必破无疑。”
“可我军眼下式微,万一晋军强行与我军决战又如何。”
“顶住。俘获姒昌后即刻撤回大营,坚守营垒不出。而后阵前押出姒昌,以震慑晋军,打击其士气军威。晋军士气一破,此战我军即便败了,也是赢了。
届时挟姒昌威逼晋国,令其停战说和,只有如此咸国尚有一线生机。”
“这个……”
赵逊犹豫不决,百里燕看出端倪说道:
“在下知道,将军麾下兵马眼下已不足两万,若是再分走若干人马去攻城,强攻晋军中军怕是难以为继,必然损失惨重。但眼下也唯有此计可行。若是成功我军只要坚守营垒,待晋军粮草不济,便可迫使晋军罢战。
当然,韩合定料定我军不敢杀害姒昌,故而期间必然疯狂反扑,以夺回姒昌,因此大军需要做好久持准备。”
【注】关于帅旗所在为何在古代如此重要,首先得阐明一点,古代的通信交通落后,帅帐意味着指挥中枢。因此帅帐、帅旗、中军是整个大军的核心,所谓打出假的帅旗,往往是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但同样也会因为主帅和中军的错位,导致既有的通讯体系的改变。
眼下韩合在城内,中军在城外,尚且可以如此就近取便利,设真假帅帐。如果大军各部相距几百公里,再设假的的中军,就会露出破绽,因为军情消息不可能送去假中军,当然,可以冒充发送消息去假中军冒充联络通信的密度,但真中军要隐藏通信密度是很难的,尤其是没有无线通讯的年代,都靠人和马传。
最后,中军的改变和隐藏,势必导致全国联络系统的改变,距离越远,这种改变带来的影响越大。
试想君主往前线下达命令,结果中军藏到了几百里外,而消息送到了假中军,再等给主帅,又得跑几百里,错失了最佳时机。因此中军位置的改变,往往带来通信、情报、后勤的不便利,整个系统的改变,又会暴露中军所在。因而中军、帅旗、主帅的隐藏,需要特定的环境和要素,才能实现。
历经骇穗与昨日一战,百里燕(既魏贤)基本可以断定,鼎炀侯此人只会纸上谈兵,空有一副皮囊,但不可否认,鼎炀侯此人武勇过人,早年也是靠着积累战功进入的权利核心。
但阵前率军冲杀和坐镇中军运筹帷幄,根本就是两码事儿,能冲杀者未必就是帅之才。
鼎炀侯此人怕是在此之前从未独断掌军,此番是其第一次独立统军作战,很多情况都是想当然的去干。纵然他是饱读兵书,但死搬教条做事僵化,一味的去模仿理论内容,理论又不是万能的宝典,充其量是参考书,变通才行。
许是连韩合都看出对面坐着的这位这是一“本书”,然后就成了韩合翻书,鼎炀侯照章办事。而昨日攻城晋军伤亡不大,韩合定是翻把鼎炀侯这本书看透了,尝到了甜头。
见赵逊难下决心,百里燕此时又道:
“赵将军,今夜在下愿去亲自探营,以探晋军虚实。”
“不可,阁下为本将出谋划策受益良多,若有闪失,于我军大为不利。”
“将军大可放心,在下定不让晋军察觉。”
“莫非阁下已有妙策?”
“也谈不上是何妙策,只是更利接近晋军大营罢了。”
百里燕打算今晚亲自去探营,一来找出韩合大营所在,二来为攻打晋军中军选定攻击路线。
眼下赵逊麾下还有四千多骑兵,用的是宋国进贡晋国的战马,马匹甚好,但骑兵多是步兵改编,骑战能力很低,但如果能用骑兵冲开晋军大营,并非不是没有一线生机。
赵逊深思熟虑后打算一试,若是就此把晋军帅旗、帅帐置于杜阳城内的消息报给鼎炀侯,鼎炀侯必然兴师动众强攻杜阳城,久攻不下发现被骗,还得按自己一个谎报军情的罪名。
下午,百里燕着手准备今晚探营,他从营外割了不少蒿草,编成了草衣缝在一件战袍上,往身上一披趴在地上,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土坡。
“萧,魏大哥像不像个小土坡。”
“像,真像。可魏大哥做这么个草衣做什么呢。”萧不解说道,眼睛瞪得很大。
“魏大哥今晚要出营,明天就回来。”
萧愣了一愣,挪了挪身子紧挨着:
“魏大哥能不去吗。”
“不能,萧是怕大哥回不来吧。”
百里燕浅然一笑,摸着她的头,萧担心的说道:
“嗯,魏大哥认字,萧喜欢魏大哥。”
百里燕一愣,只见萧傻傻的红着脸,头也埋了下去。他知道,萧其实是想有个依靠,一个吃饱饭活下去的依靠。
“真是个傻孩子。你还小,也知道喜欢人?”
“魏大哥对我好。”
萧的脸更红,百里燕淡淡一笑,却什么都没说,心里是酸酸的。
如果是现代社会,一个十五岁的女孩也许会攀龙附凤游走几个男生之间,挑最中意的一个。但眼下,活下去是人们最大希望,也是奢侈的。
没有多想,百里燕继续编着草衣,然后又做了两件。赵逊安排了两个斥候跟随自己一起探营,一来能有个照料,二来一个人的说辞难免令人生疑,要是三个人的说辞都一致,基本上可以肯定内容的真实性。
黄昏时,赵逊在大营外找了一处无人之地,带着两个细作已经等在那里,百里燕一席破烂的布衣,几乎与老百姓无异,只是怀中揣着一把青铜匕首,手里拖着三件草衣。
“见过赵将军”
抬手略施一礼,赵逊目光落在草衣上,不禁问道:
“阁下这是……”
“草衣,披于身上用以迷惑晋军,也可御寒,白天夜间皆可,夜间更好。”
“原来如此。本将军乍一看真以为只是一堆草,若是铺开,怕是难以分辨。”赵逊大为中意,随后将随行二人介绍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