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那会是什么呢?”

韩合、王硕二人不解之际,一旁魏涵说道:

“两位将军,今日咸军攻城,末将城上瞭望咸军大营,只觉得晋军列阵兵士不过四万余人,即便不折算后营以及咸军两万骑兵,咸军应该至少还有五万人,这五万人何在?”

“会不会是咸军本打算连夜攻城,这五万人马尚在歇息当中。”王硕猜测道,也许这是最合理的届时。

“但即便如此,咸军本阵距离杜阳城五里地,今早却只移营两里,如此岂非多此一举,前夜便可多行两里下寨,何必今早拔营。末将以为,咸军这五万人怕是鼎炀侯另作了他用。”

如果连夜攻城,军队作息通常要一分为二,分早攻和夜攻,早攻攻城之际,夜攻休息,夜攻攻城之际早攻睡觉,如此轮替交换,以免过于疲惫而被敌军有隙可乘。

现在咸军只攻打杜阳城西,却在城外列开四万人的军阵,这个规模完全可以攻打南城、北城,单单攻打西城就要四万人压阵,逻辑上说不过去,除非咸军想隐瞒什么,这才是魏涵担心的。

他继续说道:

“如此便能解释咸军为何一味只攻西城,而非与我军全面角力,目的便是转移我军视线,同时减少咸军与我军交战的损失,只不过咸军不曾想我军城防采用了新法,鼎炀侯不熟我军战法,才会如此吃亏。”

魏涵话音落下,韩合右手拍在额头,脱口而出:

“哎呀,鼎炀侯定是要穴攻杜阳城!”

“穴攻?!”

王硕态度赞同,韩合则又说道:

“定是咸军穴攻无疑,若非穴攻,鼎炀侯何故只攻西城,该当与我军决战才是。唯有穴攻,需得将距离缩短至三里以内,若是五里,将耗费更多功夫与人力,岂不早被我军发现。

正如魏涵将军所言,其攻城定是为转移我军视线,只是不料被我军守城新法所创,今夜不得不停止攻城。”

“韩老将军,这穴攻非一日之功,我军断然不会坐以待毙,以咸军眼下实力,比我军而言已无优势,此时穴攻岂非自寻死路。”

王硕狐疑说道,倒是韩合大笑:

“呵哈哈……倘若是魏贤,老夫兴许还要有所担心,但若是鼎炀侯,穴攻之法岂能有用。”

“韩老将军何意?”

“王硕将军,鼎炀侯此人放着魏贤此等智囊不用,反而独断专行,可见此人既嫉贤妒能,亦刚愎自用。老夫甚至怀疑,鼎炀侯此人谙熟兵法,却是个迂腐之人。

咸王数年前启公孙岳可见一斑,如今又令鼎炀侯过江,老夫甚至怀疑,是否是咸国君臣臭味相投之举。”

“老将军是说,咸王用人不善!”

王硕似已经有所悟,韩合此时成竹在胸,他说:

“王硕将军你想,这些年过去,咸国变法可有成效?”

“这与鼎炀侯何关?”

“常言道将相和,国则兴,将相不和,国则亡。殊不知这将相和得志同道合,若反而言之,臭味相投亦可。如此算来,那公孙岳乃一纸上谈兵空有文赋的草包,这鼎炀侯怕也是个眼高手低的空头将军罢了。”

韩合相信,君臣和睦的前提是志同道合,而志同道合的反义词,正是臭味相投。

那公孙岳只会纸上谈兵,在没有充分准备和基础根基之下,在咸王登基不久,贸然发动了变法,以至于重创咸国国力。

而如今鼎炀侯过江,怕是咸国刚刚平定内乱,咸王与公孙岳急于重塑自己的内朝威信,于是让鼎炀侯这个“谙熟”兵法之道的将军过江,趁着晋军大病初愈一战而定胜负。

想到这里,韩合对今后与咸军的决战又多了几分把握。他原本做好了死战准备,现在看来,咸军怕是要葬送在鼎炀侯手中。

想通这一切,韩合紧绷的脸上终于显一丝轻松,这时一旁魏涵又道:

“韩老将军,今日咸军伤亡甚重,尸体堆积成下,不知如何处置。”

“派人前去咸军大营,告诉他们准许咸军派出少许人马,于城下救回伤者拉回死者。”

“若如此,咸军会否司机发动夜战。”

“将本将帅旗移入城内,将旗杆砍去半仗,而后再知会咸军领尸。”

“诺!”

韩合笃定,鼎炀侯若是穴攻杜阳城,定不撞南墙不回头,一条路走到黑。

所以得给鼎炀侯一点动力,令咸军拖走死伤者,咸军即便不发动夜攻,势必要乘机探营,如此只要自己帅旗在城中,鼎炀侯必然要以袭击自己中军为目标,继续穴攻,甚至再度发起攻城也不是不可能。

于是半个时辰之后,韩合帅旗悄然竖起在杜阳城内,他也将中军的帅帐篷也挪到了城内,只不过帅旗矮了半丈,若是通过城外咸军的高塔,是看不见的,但两军双方营内都有各自的细作,细作是看得见,通过细作活动,咸军很快就能知道。

而此时此刻,杜阳西城下,堆积如山的死伤者十之八九都已经死透,傍晚咸军攻城时,晋军为阻止咸军攻城,还向城下倾倒了沸油,结果引燃了大火。

火烧的最近时,距离百里燕也不过三丈多远。此时火还在烧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那是血腥和尸体焦糊后发出的味道。

他趴在尸体下浑身已经被血染透,为了挪出些空间让空气流动,不至于被层层压死,他是拱着身体蜷曲跪趴着,他的身下是萧,他已经睡着了,也许是惊惧过度脱力昏厥。

用手量了量鼻息,还有气,百里燕试图挣扎着掀翻头顶上的尸体,但太沉了,怎么也得有六七百斤,少说压着三四个人。倘若当初自己不是跪趴,也许会被活活闷死。

挣扎之际,隐隐传来咸国人的声音,自己的背上似乎动了一动,百里燕心里冷不禁一想:

“咸军来收尸了?”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野战、攻城只要双方没有分出胜负,罢战期间确实可以允许敌方从己方阵前拉走死难者,尽管多半都抱有不纯动机,但予人方便,自己也方便,所以至今是列国都遵守的惯例,只有特殊情况下会决绝敌方拉走死难者。

一来尸体暴尸太久,会引发瘟疫瘴气,传染疾病,二者,攻杀双方都会有尸体撂在对方门前,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兄弟回不来,出于各种情况,战时的短暂停火双方都会去拉尸体。

此时只觉得声音越来越近,不时伴随有拖车的吱吱声,声音却不是很密,确实是咸军在拖回死难者。但百里燕仍不敢轻举妄动,万一晋军有诈呢。

常言道兵不厌诈,战争中永远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是此时此刻的百里燕隐隐有些怒火中烧,他在想,这是猪在指挥吗!

天下哪有攻城只攻一面城墙的道理,即便咸军受制于杜阳城,不打,拖着也就是了,如今硬着头皮死磕城西,晋军调集优势兵力占据城墙严防死守,这不是猪,那能是什么!

过了很久,只觉得身边隐隐在动,有尸体从自己身上滚落下去,顿时感觉轻便不少,耳边不时能听到痛处的呻吟声,是那些受伤后没有死透的咸军兵士,恐怕也不会太多了。

又是过去片刻,身上轻了更多,百里燕努力的挣扎了一下,终于掀翻了背上挤压的尸体,一抬头猛是吃了一惊。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1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