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除非丁肃被抓,信使被杀,否则在下如何也想不通咸王为何不派援兵。时间上算起,水军早该多日前抵达,即便不上岸,也该有水军踪迹,想来实不可思议。”

估计百里燕做梦也不会想到,紧急军情是送到了,但是让相国公孙岳一番“指点迷津”之后,紧急军情也就石沉大海了。

如果几天前咸国水军抵达附近,也不至于输到今天当裤子这么惨,尹秧城少说还有两三千有生力量,眼下血拼至不到一千五百人,根本就没有坚守的可能。

想到这里,百里燕又说道:

“赵将军,在下已然空无一技。可用之手段皆已用尽,想必晋军伤亡不小,否则不会连续三日不做攻城。”

“怕是韩合正在等待援军,援军一到,便是破城之时。”

“既如此,我军如何行事,还请赵将军定夺。”

“为今之计,三面被围,一面临江,若非游泳过江,唯有一死报国。你替本将效力,却是歧国人,待到晋军破城之日,你与你乡亲各自逃命去吧。”

“……”

百里燕未语,一是他就是这么想的,自己没必要跟着陪葬。二是局势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也是他失算,还能说什么。这可是几万条命,自己嘴一歪,结果死了这么多人。

当然,用咸军坑死了晋军那么多人,也算是抱了当年一箭之仇,赚够了本。

当日天黑后,城内又死了三十七人,都是重伤感染和流血休克致死。由于城外实在埋不下,只能从西门用顺着江水把尸体冲走。

待到第二天中午,晋国援军一夜强行军赶到尹秧城外,韩合原本打算直接攻城,念及连夜强行军,兵士疲惫,决定推迟攻城改为夜间攻城。为此韩合命人在府河边堆起柴堆,准备夜战照亮战场之用。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这批援军整数该是两万,实到只有一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人。

于是韩合召见援军大都督魏涵问话:

“魏涵,为何援军只有一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人,剩下一千三百余人何在。”

“韩将军容禀,我军星夜兼程连续行军十日,途中兵士水土不服病倒不少,故而实到只有一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人。”

“病倒能有如此之多!”

韩合质疑,魏涵解释说:

“末将也觉得奇怪,此前并无异常,尤其是最近两日,接连病倒者八百多人,多是腹泻呕吐无力之症,故而无法行军,只得转运他处养病。”

也就是晋将魏涵带来的这两万人,路上病倒了一千三百多号人,只是魏涵不知道,这些个病倒的兵士在他离开后的第二天就死了不少,活活病死。

韩合了解完详情,安排魏涵等兵将歇息,待到天黑之后直接攻城。

但就在魏涵退出军帐后不久,姒昌匆忙进入帐内:

“姒昌见过韩老将军。”

“世子免礼,不知世子此来有何要事。”

“韩老将军,眼看破城就在眼前,姒昌再次请命,请求率军杀进城中夺取尹秧城。”

“本将已再三言明,攻城绝非儿戏,世子殿下贵为万金之躯,若有闪失,本将军何以向大王交代。而且咸军守军绝非等闲,小小尹秧城竟令我军伤亡小五万人,即便今夜最后一战,为世子殿下安全计,世子殿下不得出战。”

“韩老将军,倘若本世子非出战不可呢!”

“那就休怪老夫军法从事!”韩合将姒昌顶了回去。

自攻城战开始,姒昌屡次请缨都被韩合回绝。姒昌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只知道冲杀的痛快,压根对攻城的惨烈视而不见。

堂堂晋王三世子,冲锋陷阵非但不能有利于攻城,还要平添累赘,需要大量人员掩护保卫一国世子冲锋陷阵。

试想晋王之子如果死在冲锋路上,晋王能放过韩合吗,当然不能。

不过百里燕倒是乐见姒昌亲自攻城,他正找不到办法令晋军退兵,要是活捉了姒昌,嘿嘿,韩合就得退兵。

可天不遂人愿,韩合命魏涵大军下午修整而后连夜攻城,结果等不到天黑,魏涵所率来军接连病倒三百来人,病倒了三百来人也就甭说了,天黑之后病发人数陡增,窜升至一千六百多人,连同伤营大夫捎带病倒一大半。

医官令丘衍速报韩合。

“医官令,此究竟是何病症。”

“与最近所传瘟疫甚为相似,怕是魏涵将军率军一路而来,已经沾染瘟疫并带入军中,这才半日功夫,我伤营郎中便是病倒大半,倘若照此发展,明日定有重大变故。”

“能否遏制此病蔓延。”

“回大将军,此病来势凶猛,发病迅速,老夫一时难以诊断。”

“嘶……”韩合若有所思:“你且退下。”

“诺!”

丘衍退下不久,韩合思考再三,决意提前攻城。

少顷擂响聚将鼓,升帐议事,却是不料大都督以下都督、都尉、都统只来了三分之二。一问之下,竟在这半天之间病倒了半数,此前还只是病倒一千六百多人,转眼功夫猛增至两千多人。

此时帐下王硕言道:

“韩老将军,既已决意攻城,应当速速攻城,以免瘟病延误战机!”

“老夫正有此意,但未曾想瘟病竟如此凶猛,半日便倒下两千多军卒。传本将军令,大军三面渡河,盾甲在前,弓弩在后,步步为营,擅自离阵出战者,格杀勿论!”

“诺!”

王硕得令,即刻下令攻城。

与此同时,尹秧城内观察到晋军异动,赵逊意识晋军欲夜攻尹秧城,遂在在城东集结兵士,做最后训话:

“将士们,我等饮江之水食君之禄,如今晋军攻我城池占我土地,我辈唯有效死命以报国家,本将军决意在此与晋贼决一死战,若有贪生怕死之辈速速离去,愿与本将战至最后一息者上前一步!”

话音落下,脚步齐响,面前一千五六百人,超过八成上前一步,其他人都外国人被迫充军,百里燕站在赵逊身旁,这一步当然也就免了。

“好!其余人等皆非我国军民,本将军令校军郎魏贤率你等在后突围,倘若有一线生机,尔等各自逃命去吧!”

话音落下,赵逊目光转向百里燕(既魏贤):

“魏贤,倘若你能杀出,定要将尹秧之事报于我王,本将军再此谢过了!”

赵逊抬手拜礼,百里燕回礼道:

“将军言重,在下定当全力杀出重围,将消息传回咸国!”

不等二人说完,城楼之上哨兵大喊:

“晋军正在渡河!”

闻听消息,赵逊再次转向众人:

“众军听令,即刻应战!”

“诺!”

众人异口同声,即刻涌向城东残垣断壁之间。根据安排,百里燕率领剩下的两百多外国人在后,等赵逊与晋军交战,向南冲杀。

晋军数万人围死府河,江面亦有战船巡江,分从东、南、北多条浮桥渡河,过河后列阵待战步步为营,形成内围第二道包围圈。

鼓号齐鸣中,过河的近万晋军踩着整齐步伐迅速逼近城下,待到只有五十步之际,晋军突有一人来到城外喊话:

“咸军统帅赵逊何在!”

话音落下不久,赵逊趴在乱石堆间喊道: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