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合坐镇晋军大营,得知水军登陆顺利,旋即以战船为中转,搭设栈桥,准备通过大举过河。
晋军水军战船为伍算督造,每船可载作战兵士一百七八十人,如果是大型粮船、槽舰,非但可以装载货物,还可以运人,最大的一口气可以运载三百多号人,堪称渡船。
不过这么大的船,动静也大。所以今夜战船开进府河,都是降帆撑着竹篙进入府河。
水军于府河南段登陆八百多人,府河北段最多,登陆两千余,顺利登岸不久,府河东岸晋军重步兵,抹黑通过浮桥准备占领一字城。
就在晋军开始利用战船搭建栈桥之际,尹秧城头突然举火,老将韩合高台眺望心头顿是吃惊,其旋即下令:
“传令过河兵士,咸军若举火而来,以弓弩射杀,不可令其靠近得逞!”
“诺!”
王硕得令,迅速爬下高塔传令过河晋军。
而与此同,时韩合刚刚令下,便见对面尹秧城上火光一片,东、南、北三面城墙火光四起,瞬时,城上咸军弓弩手搭弓射箭,而且是射火箭。
此时只见漫天飞火冲天起,看到这里韩合冷冷一笑:
“哼,天下强弓岂有过两百步者!”
两百步也就是三百米左右,韩合非常清楚,除了强弩和床弩之外,还没有什么弓箭能射到三百米开外。
只是不等其心中话音落下,便见夜空火箭徐徐划过空际,一片唆唆落地之声覆盖尹秧城东、南、北一百五十至两百步范围。
火光刹那照亮大片地界,且与此同时咸军伏兵于暗处,火箭划过头顶之际缓慢而行,待到火箭落地,突然一个“杀”字四起,并伴随城内冲天鼓号,杀声一时间震耳欲聋:
“杀!”
“杀杀!”
“杀杀杀……”
杀气汹涌,以至于韩合梦醒惊魂:
“咸军,咸军!”韩合惊呼。
本来就是偷袭,还不点灯,咸军突然杀出,让韩合始料未及。
更要命的还在于晋军登陆兵士以弓箭手居多,近战能力薄弱,除弓箭之外只有短刃,也就是比匕首好一点的短剑,咸军蜂拥而至,顿时杀了晋军登陆水军措手不及。
一时间杀声震天,尹秧城内鼓号齐鸣,栈桥尚未建好,步军没有过河,水军登陆便陷咸军重重包围。
韩合情急之下催促东岸晋军过河接应,但要命的是东岸晋军开路的是重步兵,在咸军一排火箭齐射之下暴露无遗,重步兵过河后由东向南北调动,完全暴露在咸军视野之下。
此时战报不断,没人知道咸军到底有多少人。
“报韩将军,咸军势大,水军不敌伤亡惨重,水军都督请求韩老将军速速派出援兵。”
“可知咸军此番出战者到底多少人马。”
“或是六千,或是八千,亦或者一万,卑职也不知。”斥候如实禀报。
“一万!”韩合大惊:“咸军何来一万!”
韩合痛心疾首,咸军此番杀出真要是有一万人,水军刚刚登陆的三千多人岂不成了瓮中之鳖。而且这黑灯瞎火双方混战在一起,弓弩手全无用武之地。
要是添兵吧,就是添油战术泥牛入海,不添兵,等着水军被歼灭,战船被焚毁。
正值韩合犹豫之际,王硕来报:
“韩老将军,尹秧城东门打开,又有咸军杀出还有骑兵出没,怕是过河之兵危矣。”
“快,速令东岸之军全力过河,绝不能错失今夜歼灭咸军主力大好机会。”
“诺!”
韩合断定咸军主力眼下被拖在府河南北河畔,与水军交战,遂是决定干脆将错就错,大举杀过河,将咸军消灭在城外。
然百里燕料算在先,料定韩合判明咸军主力出城,必然不惜代价将咸军歼灭在城外,否则一旦缩回城中,在想歼灭咸军主力,只有硬着头皮攻城,而代价至少是三倍,这恰恰是韩合所极力避免的结果。
当逻辑成为定势,在局势和战场态势的左右下,韩合必然会选择增援,若不增援,今晚又是上伤亡三千,一个昼夜就是六千,白白的牺牲将毫无意义,任何主将都不会接受这样一个结果,继续添兵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根本不会等到消灭晋军水军,而是杀到一半之际直接放火烧船。
此时府河之内战船连战船,难以机动调度,一把火一烧,还不得火烧连营。
已经登陆的晋军或是跳河游过河去,或是困死在河对岸。待到战船一起火,奋战南、北城外咸军迅速放弃追歼,掉头直接涌向一字城,阻击晋军重步兵。
如此府河南、北两岸无法渡河,晋军孤注一掷,从一字城浮桥方向涌过府河,咸军又从东、南、北三面迅速包围增援水军的重步兵。
即便你是重步兵,现在我人多你人少,在晋军大部队没渡河之前,便能将之歼灭,更何况百里燕准备了几百匹马。
战船大火一起,咸军兵锋如潮调转兵戈杀奔一字城去。
此时赵逊、百里燕等人立于城头,以铜钟为号,敲击铜钟一次,黑夜中混战咸军按计撤回一部,敲击两次铜钟,其他各部撤回城中。
如此交替掩护撤退,待到晋军大举杀过一字城,咸军且战且退有条不紊,始终保持激战接触,晋军不知不觉便被咸军引诱至尹秧城以东城墙下,待到最后一声铜钟响起,留下断后残余咸军全力撤回城中。
少时赵逊令下,黑暗中无数箭簇如雨而下,杀得过河晋军措手不及。
晋军过河本是歼灭咸军主力,却是不料咸军且战且退,引诱晋军至城墙下,以弓弩疾射伏杀。
最惨的还在于夜色昏黑,晋军遭遇咸军伏击之后又遭弓弩暗箭,惊恐之下近万人竞相后撤,以至发生踩踏、摔倒,恐慌情绪迅速蔓延,有甚者被挤入河中淹死,或是被友军误伤,景象之惨烈,可谓惨绝人寰。
晋军混乱持续至天明,韩合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纵横驰骋戎马一生之所见,都没有昨晚一战惨烈。
放眼望去死者数以千计,大片大片尸体倒在地上,脚下府河血流成河,哀嚎声不绝于耳,景象之惨,乃韩合此生未见。
与此同时,尹秧城内也好不到哪儿去,昨晚突袭虽说重创了的晋军,咸军伤亡过两千。一共出动了一万一千多人,回来的不到九千整。百里燕忙于处置伤员,直到天亮未曾合眼。
赵逊视察伤营之际,发现百里燕(既魏贤)身影,不免感慨:
“不曾想,你也懂得医术。”
“回赵将军,在下略是懂得一些医术,如今披甲待战,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本将军果然是小看了你,你可知昨夜一战,晋军死伤多少。”
百里燕摇了摇头说:
“尚不知。”
“昨夜一战少说四千余人死于城下,城外目之可及处尸骨累累,如此算上侥幸逃回伤者,晋军昨夜死伤者甚巨。”
“唉……”
百里燕一息长叹,赵逊诧异,忙是问道:
“如今晋军兵临城下,何故为晋军唉声叹气。”
“在下本意并不想害命,事到如今,皆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句不好听的,用超越时代的认知和理念消灭敌人,即便胜了,也胜之不武,只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不杀晋军,晋军便得杀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