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此种防御措韩合也是闻所未闻,显然不是当下能有的,自然是百里燕折腾出来的结果。

这种给城墙“挂防弹衣”的措施,也还是南宋期间出现的技术,用来防御当时前膛炮实心弹丸的黑科技,时下当然不可能有。

时下攻城器械较为原始,只有冲车、云梯车、破墙、临车、巢车、塔车、弩等,投石机也有,但分很多种。

最原始的石砲车需要人力拉动,最先进的巨型杠杆配重投石机,是缴获自金雪狄人的器械技术,中原仿制的产品,但工期很长,耗时费力,体型巨大,转运也不方便

因此城墙是除城门之外,破坏城池的重要手段。如果无法通过云梯车、临车、塔车登城,就只能破坏城墙和大门。

火烧城墙或是用人攻到城下,以干草烈柴淋以松油、桐油火烧,引发墙体热胀冷缩自己炸裂,早期开山修路,便是用松油火烧岩石,然后泼水等着自己炸裂。

或是以巨弩、弩车,发射带有松油的弩矢,刺入城墙后燃烧,引起炸裂。

松油、桐油作为时下普遍使用的燃烧剂,燃烧后热值很高。硝和硫磺都还没有大量应用,尤其是硫磺,目前已知的只有长孙国大量出产硫磺,其他国家产量几乎可以忽略,所以硫磺成了管制战略物资,很少用到,晋国就更没多少。

而大粪和尿液又可以抑燃,只要顶住晋军头十天的攻势,接下来的日子会好过的多。

下午之际探马来报,晋军前锋距离尹秧城已经不足十里,其实肉眼都能看见。此时百里燕还在城上组织备战,赵逊率领一干人等来到城墙,就闻着一股子屎臭令人作呕。

“魏贤,城防布置如何。”

“回赵将军,除城西临江城墙之外,东、南、北三面皆以挂上草垫。”

“滚木檑石可否充足。”

“既是坚守,军资器械用度自然没有充足之说,只能是越多越好。”

“嗯,此言不错。”赵逊颇为满意,随后又道:“你随我前去敌楼,本将有一事已经谋定,想知道你是如何想法。”

“诺!”

跟随赵逊来到敌楼,向东北方向瞭望片刻后说:

“坐。”

“谢将军。”

待他落座,赵逊说道:

“本将军决意,今夜偷袭晋军,你以为如何。”

“这……”百里燕若有所思后道:“晋军先锋两万余人,距离韩合大军尚有一天路程,偷袭虽然无不可,但晋军骑兵强劲,且先锋并未见骑兵随行,故而在下怀疑,韩合定是已经料定,我军有可能在其先锋立足未稳之际偷袭于他,故而极有可能令骑兵游走附近,倘若我军趁夜偷营,非但可能反被剿灭,甚至被骑兵破城。”

“嗯,有理,接着说。”

“故而偷袭先锋大营不可取,但劫杀其骑兵有可能。”

“可夜间偷袭,如何劫杀骑兵。日间步军作战尚且不易正面交锋,更何况夜间。”

“赵将军,可知府河东南还有一坑。”

赵逊闻讯眼前一亮:

“你是说,趁黑,将骑兵诱入坑中,令其自相践踏。”

“正是,晋军前几日定有探马斥候游走附近,故而晋军前军赶到后,必然勘察此坑,一时半会儿不明我军意图,而且此坑已然很深,填之耗时耗力,故而晋军多半不会填坑。既然不填,这夜间黑灯瞎火之下,骑兵乍来尹秧,断然不会提防,若是倾巢而出经过此坑,我军可不费一兵一卒,坑杀晋军骑兵一部,挫其锐气。”

由于前几天在府河东南一里挖陶土,被挖出一个大坑,若能够利用夜色,趁着晋军麻痹大意,晚上把晋国骑兵引向坑里,晋军前赴后继摔下去,后面跟着摔,然后后面再踩前面,最后再栽跟头,负责掩护晋军前锋,暗算咸军偷营的骑兵可就遭殃了。

而且更缺德的还是,这么大的坑,明摆着就在那里,晋军一时半会儿不知所以然,压根想不到自己晚上能栽里面,而且这个坑说深吧,也就两三米的土坑,摔不死人。可谁能想到,晚上大量骑兵打这儿过呢,而且还是人生地不熟,追杀的时候往坑里去。

所以这是阳谋,就在你眼前摆一道,让你看得见,就是不明白怎么会栽了。赵逊不提偷营一事,连百里燕自己也没想到。

韩合虽然老成持重,可他毕竟人不在现场,这是其一。

其二,就算他知道这里有个坑,能想到陶土补城,但也想不到百里燕能晚上利用这个坑去坑骑兵。韩合料定咸军定然要偷营,所以必然安排骑兵在不远处警戒,可他哪里知道就是冲骑兵来的。

大队骑兵,甭说大白天不好对付,晚上步兵更难对付,但百里燕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坑骑兵。

与赵逊敲定此计,随后着手调整偷营计划,趁着晋军前锋两万人没到,派出骑兵六百人出城向南去。当然,这些情况晋军斥候都看得见,也是为了让他们看见。

约莫半个时辰,晋军强行军抵达府东岸一字城外浮桥,此时天色已近黄昏,晋军刚到,派出哨探前来试探,结果被一字城守军用弓箭射成了刺猬。

眼看天黑,过河夺取一字城无望,晋军距府河东岸两百步扎营。之所以是两百步,因为绝大多数流箭矢飞不到这么远。

时下单兵弩装备率不及弓,普通的弩为轻弓射程的两倍,有效直射射程可超一百七八十米,如果仰天抛射,最大射程,也就是流矢状态能超过三百米。

而弓箭的倾彻力远不如弩,随着铠甲的发展,弓箭往往将人射成刺猬,顽强作战者依然大有人在,弩就不同了,一箭刺穿非死即残。

装备最的多轻弓有效射程不过六七十米,约合五十步,抛射超过一百米,流矢状态可能更远。其次是硬弓,直射有效距离超过一百,抛射能有一百二三十米。

(注:一步泛指两足一步,既左脚跨出一步,右脚跨出一步,每步后脚跟至前脚趾间距离折合在内,约合1.5米左右。)

以上两种弓受到技术材料限制,还射不及南宋弓箭普遍一百五十米的距离。

当下最远的当属强弓,直射距离略胜出硬弓一筹,且具有一定破甲倾彻力,抛射往往超过一百五十米甚至一百八十米,流矢状态偶尔能超过两百米。

不过这种强弓必须是身体力强,而且制造工艺复杂,材料昂贵,单臂拉力较大,唯有力士能用,一般弓箭手很难开弓。所以装备最多的是轻弓,随后是硬弓,强弓不是很多,因此拉开三百米距离,基本上不在轻武器射程之内

晋军下寨后就开始埋锅造饭,此时天色渐黑,百里燕跟随赵逊等人骑马离开尹秧城,前往一字城观察敌情,与此同时,城内伏兵准备妥当,就等天色一黑,晋军吃饭,杀晋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话说,人家吃饭你偷袭,人家就想不到?

那是肯定能想到,所以晋军也等着咸军偷袭,只不过呢,偷袭咸军步兵营地是假,引诱晋军骑兵现身是真。之前不是放出去了六百骑兵了吗,晋军肯定盯着,以为那是偷袭他们的伏兵之一,殊不知只是佯的诱饵。

赵逊之所以要从尹秧城出动步兵攻打晋军大营,是为了此前放出去的六百骑兵能回来,需要提前开路。要不然晋军就隔河三百来米,骑兵堂而皇之的坑了人家骑兵往回逃,还不用弓箭给射个人仰马翻。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范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