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我摇了摇头回答:“不知道。”

父亲表情有点不自然,最后看着我说道:“那我会尽力的,你下去好好改造吧,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望。”

两人最后聊了几句,带我来的那名干部就说:“时间到了,该回去了。”

最后父亲问:“你在里面还需要什么吗?需要就说。”

我回答:“生活用品都有了,就是不知道看守所的东西能不能带去监狱。”

“那你什么时候下了监狱想办法通知我一下,我就去看你。”

“听说每个送下去的犯人都会通知父母,到时候你应该知道,如果你来看我就帮我带点书吧。”

“嗯~!好,那你先回去吧。”

“最后我朝他们摆了摆手说:“你们都要注意身体,我在里面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放心吧!”

监狱笔记_____2008年11月22号

发现读的书越多,人思考的问题也越多,仿佛最近的自己进入了思维的宇宙,开始探索很多终极问题,对宇宙来说我是谁?人为什么活着?人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超越生命价值的又是什么?

不知道最近看了哪本书,脑子里突然全是这些哲学问题,不知道是不是人的思维和知识或者年龄到了某个阶段都会面临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哲学思维,我很好奇自己一个初中都未毕业的人怎么会去思考这些问题,难道在某个时刻我顿悟了什么?

为了解释脑子里的这些问题我开始尝试阅读一些有关信仰哲学方面的书籍,虽然不知道能否看懂,但总要试试。

最后从一些佛学书籍中似乎窥到了一点答案,世间万物皆是虚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实人类对外界的一切反映不过是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投射罢了,最终决定这一切不过是我们的心灵,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好事可能是坏事,坏事也可能是好事,一切都取决与自己的感知,取决与你怎么去理解它,你把苦难当作对你的一种历练,那么它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件好事,反之你把苦难当作你的包袱,它便是你的包袱,禁锢你的内心,让你感知痛苦。

我似乎理解了人要把一切顺利或不顺利都当作自己的一种经历,苦难或快乐都是一种经历,经历无好坏,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都能助你成长,你要做的不过是去感受它,不要带有任何杂念,就那么纯净的感受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生活不过如此,哪怕现在你深陷牢狱,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只要内心深处不把它当作你的负担,冷静客观的去看待它,你就会发现一切事物的根源不过是你内心对这些事物赋予的含义,它的好与坏取决于你看待它的态度,取决于你赋予他怎样的一种本质。

今天翻到了这篇笔记,我自己都吃了一惊,只记得自己当年看了一篇关于佛祖释迦摩尼的故事让我受益颇多,谢谢那些一直帮忙顶贴的读者,我认为好的文章总能带给人一些思考,今天借助天涯的平台我将那个故事发上来,希望能带给你们一种启发,让你们重新思考现在的自己,能否改变取决于你看待它的态度,人的最高级修为是来自心灵上的修为,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太多的人为了追求利益而迷失了自己,让自己活在自己为自己构筑的枷锁之中,其实生命中的许多快乐是金钱无法买到的,就像我在狱中的某个清晨突然被一缕阳光照醒,那一刻我的内心感到了无比的快乐,虽然不知道这快乐从何而来,但当我看到那缕从窗户射进来的阳光后,我的一切烦恼在当时似乎都消失了,我就那么静静的感受它带给我的温暖。

对于我而言,我崇尚佛学,也喜欢佛学,并从佛学中找到了心灵的平衡,但我天生就是一个喜欢享受,充满各种欲望的人,因此我无法出世,无法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修行者,但我希望佛学能带给我一点对抗欲望的平衡,让我不至于彻底迷失自己,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始终坚持每天用半小时念诵佛经的原因。

下面我贴出当年在监狱中读到的那个关于佛祖的故事,它也是世界文献中探索人类生命意义的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它通过四个路见的景象,象征性地描述了佛学的源起和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内容转自网络》

佛祖释迦牟尼原来叫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静饭王的王子。他出生的时候,一个婆罗门相者预言他会离家修游,成为一个出家苦修的圣人,并告诫,不要让他看见任何不幸的事物,如落叶、死尸等。

国王为了让王位后继有人,就禁止他离开王宫,并用宫廷无尽的奢华和雍容富贵包围起王子,极力把他同任何不幸的情境隔开。

就这样,乔达摩长大了,只知道有富贵和享乐。

后来,他娶了年轻貌美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并有了一个儿子。

然而有一天,他终于走出了王宫。在他的皇家马车中,他被车外的景象惊呆了,他看到一个非常衰老的女人。

他忙问驾车的人:“这个女人怎么了?”

他被告知,每个人最终都会像这女人一样变得苍老衰弱。

继续前行,又遇到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和一个没有双腿在路边行乞的残疾人。王子吃惊地领悟到,每个人都会受到病痛的折磨。

后来,他们又遇到了一列抬着尸体的送葬队伍,当他知道每个有生命的存在物都将会死去时,他深深地震惊了。但就在他心绪不宁、萦绕在老、病、死的苦恼时,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眼睛注视着他,并对他很平静地微笑。

“在人世的苦海中,这个人为什么还会欣喜?”乔达摩惊问。

“他是一位圣者,”赶车人答道,“他已经获得了真理并因此得到了解脱。”

这些新的发现,唤起了王子内心对人类的深刻同情。他想,当周围的世界充满苦难的时候,他怎么能够置身于现在这种人为的幸福之中呢?而他又怎能忽视这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他心爱的妻子和儿子终将忍受老迈的痛苦和死亡的结局。

乔达摩王子立志离家修行,以寻求解脱人的生老病死,烦恼忧愁之道。于是,在一个深夜,王子望了望熟睡中的妻子和儿子最后一眼,便迅速离开王宫。就这样,29岁的王子毅然抛弃了自己熟悉和钟爱的一切,开始了新的求道生活。

出家后,乔达摩先后向两位大师学习,接受苦行方式,磨砺心志,努力通过苦修和无为来探寻人生的至理。

他与其他极端禁欲者一样,为了怕吃进小生物而杀生,就只喝滤过的水;为了避免呼吸时吸进小虫子就带上呼吸面具;走路时小心翼翼以防踩到虫蚁身上;进食极少从而减少嗜食的欲望。

6年的苦行使乔达摩的身体极度的虚弱,像一具行尸走肉。

一天,当他在尼连禅河边洗浴时,突然疲乏无力地倒在水中。要不是抓住岸边垂下的树枝,乔达摩可能就会被缓缓的流水淹死。

监狱笔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佘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监狱笔记第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