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两点,其一,算上收购过来的WordPerfect,这家公司有两款世界级的产品都毁于微软之手;其二,这家公司至始至终都在小心翼翼地做产品,认认真真地跟微软火拼,既没有出现创始人半途中被逐出家门的恶性权力斗争事件(乔布斯),也没有在战略上孤注一掷的极端做法(王安)。但是在最后关头,这家史上最认真的公司还是被微软给玩死了,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很难被网威的人所接受的。
项羽亥下被围乌江自刎时曾感叹,“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在临终的关头项霸王想通了,原来这是上天的安排,要天下从此姓刘而不是姓项。、
但是网威的人不一定会有项霸王那样的觉悟,他们一定很不服气,为什么这个奇妙的上天最终选择了微软而不是网威,然后就开始捶胸顿足,最后觉得还不解气,一怒之下就将微软告上了法庭。
于是就有了本篇开头的那一幕。
因为这段历史与本书的内容联系不大,本着节俭篇幅的目的,再加上本人来一向也比较懒,所以我们就先按下不表。
现在我们回到WordPerfect这里。
文字处理软件领域向来就是一块蕴藏着无数财富的地方。之前我们说过莲花公司的Lotus 1-2-3是一款很赚钱的电子表格软件,但是跟文字处理软件相比,就相差太远了。
七十年代的的王安公司仅仅凭借着一款文字处理系统的机器(WPS),就成为科技界了首屈一指的大公司。
在办公的时候,并非所有员工都会用到电子表格软件,但是一定会用到文字处理软件。所以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里面的市场有多大!
盖茨从来都是一个极富有野心的人,也只有足够大的市场,才能吸引到盖茨的目光。盖茨就像一头意志坚定的狼,一旦盯准的猎物,就绝对不会放手。
当时在文字处理软件市场,WordPerfect长期以来一直牢牢地占据着头把交椅的位置,微软的Word要上位,必须要先将WordPerfect搞下马。
所以微软要封杀WordPerfect是件势在必行的事。
但是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在1986年以前,WordPerfect是文字处理软件市场排名第一的软件,而微软的Word仅仅排到第五位。
在信息产业领域,有一个称之为“70-20-10定律”的准则:具体说来就是,行业第一名大概可以占据70%左右的市场,能混到这个程度,不仅有肉吃,而且还有汤喝;行业的第二名大概可以拥有20%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属于还有点汤喝的局面;至于剩下10%的市场份额,就由排在后面的若干公司进行瓜分了,到这里连汤都没有了,仅剩一些骨头渣子留给那些牙齿好的人去啃。
Word排在第五位,貌似很靠前,但其实相差得很远!
要挑战WordPerfect地位,排名第二的软件或可一试,但成功的希望极为渺茫。长期以来英特尔一直领先AMD,几十年从来未被超越,由此可见第二名赶超第一名的难度非常之大。
至于排名第五的微软Word,它要想挑战WordPerfect的地位,就要先搞定第四名,接着再搞定第三名。以此类推,只有当他爬到第二名位置时,才有挑战第一名WordPerfect的资格。
这是要成为新霸主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但却不是微软要走的路。
因为微软如果要正正经经的走这条路的话,那就不是微软了。接下来盖茨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微软被誉为九十年代最为臭名昭著的公司,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根据2004年庭审中网威的陈诉,自从Windows 95上线以后,排名一直靠后的微软Word就一举击败了WordPerfect,成为市场排名第一的文字处理软件。至于微软有没有使用不正当竞争来压制WordPerfect扶植Word?
网威说用了,但是微软却说没有。
你们如何认为呢?
说实话对这个事情我其实也不是太清楚,所以基本上在这里也不会有过多的评价。但是可以提醒大家一点,如果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照一下当初微软打压莲花的案例,然后再结合网威公司的证词,相信不难得出真相。
说到这里,我实在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所以就此打住。
事到如今,这件案子的是非黑白已经不再重要的,重要的是从此微软的手中又多了一把利器Word,再加上当初打败莲花的Excel和早期收购的PowerPoint,微软将这三样重量级产品合在了一起,统称为微软办公套件(MicorSoft Office)。
微软继Windows之后,再一次拥有了一件可以征服世界的武器。
如果说Windows是微软称雄天下的基础的话,那么微软办公套件就是微软在称雄天下中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它是微软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微软南征北伐的战争中给予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
此时的微软已经成长为一家千亿市值,年销售额高达几十亿的庞然大物。
事实证明,在微软时代任何一家还从事软件的公司都是毫无前途的。
因为如果做得东西有前途,那很快就会被微软盯上,然后就会沦落为跟莲花网威等一样的结果,而如果你做得东西没被微软看上,那说明你做得这个东西缺乏前途,微软对此事不屑一顾的。
那么,微软有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呢?
答案是,肯定有的。
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晏子曾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便是像盖茨那样的绝顶高手,也会有失误的时候。
而这一次的失误,几乎葬送了微软在互联网这个新领域的锦绣前程。
而造成这个威胁的,却是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和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他们创造了一个以一家小公司公然与微软抗衡的传奇。
现在我们将镜头转给安德森和克拉克。
第十六章算法的力量
在做出决定之后,克拉克望着眼前这位还一脸稚气的年轻人,心里顿时涌上一股久违的感觉。他看着安德森跃跃欲试的表情,就仿佛看到了多年之前的那个自己。
他很清楚,年轻气盛的安德森不会畏惧微软,而自己当年何曾也不是这样啊?难道是年纪越大,反而越畏首畏尾了吗?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并不是说刚刚生下的小牛很勇敢,面对比自己强大很多的万兽之王也无所畏惧,而是因为小牛根本就不知道老虎有多么强大,而自己又有多么弱小。
小牛不惧怕老虎是因为自己的无知,但是天底下又有谁一开始就会对这个世界畏首畏尾呢?
此时的安德森应该对即将开始的事业信心满满,他深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只要他愿意——毕竟曾经做出过一款世界级的浏览器,他拥有这个实力。
可是安德森,当你知道你即将面对的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公司,它曾让无数一流的对手都倒下,也曾让无数的对手胆战心惊,那么你是否还会如此的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