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妻又道:“再说,相比之下,若是朝廷追问老爷哪来的这么多银子,是否是贪污所得?老爷百口能辩吗?我虽然不懂政事,可也知道言官们的可怕,老爷这些可都曾想清楚了?”
莫源听得直皱眉,一时间脸上迟疑起来。
老妻道:“老爷知道,我这些年从不在乎金银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只想活着的几年,儿孙平安。”
莫源神情动了动,无奈的叹气,道:“我知道了。到时候我看看,他们捐多少,我就捐多少。”
老妻道:“一切都凭老爷斟酌。”
莫源没有再说话,脸上都是恍惚的颓然之色。
此时,工部。
一个班房里进进出出,十分忙碌。
不多久,这些人散去,有一个人从外面跑进来,关上门,低声道:“大人,讲好了,他们带头捐纳,到时候他们的原封不动退还,其他的,三成交给朝廷,七成再三七分,他们七,我们三。”
那大人立即低沉的道:“做得好!仔细做好了,不要露出破绽。”
“大人放心,都是做过好几次的事了。”
“那就好,还有,找好替死鬼。”
“找好了,这件事过手的是那位赵郎中,大人不是早就对他不满了吗?要是有人追查,就是他做的!”
“没人追查更好。”
“是,小人明白。”
崇祯下诏文武百官捐纳,不知道引动了多少人,无数双眼睛盯着这笔银子。
周正也不能坐视不理,招来刘六辙。
“我若是捐纳,能不能直接给兵部?”周正问向刘六辙,他深知银子到了户部,怕是十不存一,能用到这次讨伐孔有德的寥寥无几。
刘六辙摇头,道:“二少爷,你要是一口气给兵部二十万,咱们就等着被抄家吧。匿名的捐纳,兵部收不了,再说,兵部未必比户部干净。”
周正也是官场混过不少日子的人,又问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将银子用来剿匪?”
刘六辙苦笑,道:“二少爷,这些你比我清楚,问我也没用。”
周正神色不甘,他何尝不知,只是想知道有没有他不知道的路数。
终究还是有些不甘心,周正道:“这样吧,你告诉我岳父,让他准备五万两银子,亲自送给毕尚书。”
刘六辙道:“二少爷,即便是给了毕尚书,还是要运作,调拨的,只要过两遍手,最多就剩五千两。”
虽然愤怒于如此大事的银子被一群贪官污吏从中盘剥,周正也只能道:“总比没有好,去吧。”
刘六辙只得应着,道:“那好,我去找上官掌柜。”
刘六辙刚转身,就看到周清荔站在门外,连忙道:“老爷。”
周清荔迈步走进来,对着刘六辙摆了摆手,坐在周正对面,道:“六辙说五千两,我怕是不足三千两,给的再多也喂不饱他们,有这份心就行了。”
周正给周清荔倒了杯茶,摇了摇头,不想提这个,道:“爹,我想用不了多久我就得去天津卫,而后率兵去山东,大哥也得去永平府,家里只有您了,万事小心,有事写信给我跟大哥商议再决定。”
周清荔听出周正话里的潜台词了,笑了笑,道:“我没有那么大的官瘾,不会因为入阁就复起。”
周正听着周老爹的话,这才稍微安心。
周正一边等着朝廷的调令,一边命孟贺州加紧对山东,尤其登莱等地的情报收集以及渗透,随时准备入山东平叛。
在天津卫的曹变蛟,张存仁,何可纲等人已经在整顿军队,清点士兵,等待周正前往天津卫领兵去山东平叛。
不过十天,朝廷再次发生了大事情,那就是这次捐纳的猫腻被人揭发出来,朝野震动,言官疯狂弹劾,崇祯大怒,却又一时间没有立即处置。
因为里面不仅涉及了诸多高官,还有一些勋贵公卿也在里面,比如,天启皇后张皇后之父,太康伯张国纪就牵涉其中,他早上捐纳一万,晚上就被送回去,还多得了三千两!
作为户部尚书的毕自严,第一时间封存了捐纳银,入宫请罪,周延儒,温体仁自然也少不了。
无比愤怒的崇祯,看着这么多人,硬是没办法处置,一时僵持住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党争的龌龊
本以为很快可以出京去天津卫的周正,没想到一拖又是十多天。
周府的凉亭里,周正与周清荔父子对坐下棋,说着朝野内外的事情。
周清荔喝了口热茶,道:“皇上之所以难以处置,除了诸多大臣涉入,也不止太康伯,听说,周皇后之父也有涉入,另外就是宫中的一些内监。”
这次捐纳,暴露出了太多的问题,牵扯宫内宫外,朝野无数,令一向自认为杀伐果断的崇祯也是犹豫不决。
周正并不关心这些,落了一子,道:“爹,你推测,我多久能出京?”
周清荔摇了摇头,道:“不止是这个案子的问题,而是现在捐纳的银子不够,没有足够的钱粮,朝廷无法征调各军,依我看,这件事还得向后拖。”
周正皱眉,道:“孔有德在山东已经成势,朝廷还要拖?”
周清荔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有钱粮,各军都快成为匪盗养活士兵,朝廷要是过分逼迫,可能会再酿出事端来。”
周正落下一子,道:“无药可救。”
周清荔抬头看向周正,见他脸上都是不耐之色,道:“耐心等一等吧。”
周正被困在京城无所事事,既不能走,也不能入朝,心里全是烦躁,盯着棋盘,沉吟一阵,道:“爹,我若是这个时候给朝廷捐银,能不能促使朝廷尽快出兵?”
周清荔神色肃了几分,道:“不要轻举妄动!你要是在这个时候输银,从上到下,包括皇上没人会感念你,反而会认为你别有用心,后果难料。我知道你忧心山东,但这里面不止是钱粮的问题,还有就是谁统调兵马。元辅支持刘宇烈,温阁老支持的是朱大典,圣心摇摆,未定之前,钱粮到了也无法出兵。”
周正听出来了,这哪里是什么统调之争,分明是周延儒与温体仁的攻防战!
如果周延儒支持的刘宇烈是这次征讨孔有德的主帅,那么首辅之位得保;反之,如果温体仁支持的人上位,那就表示周延儒这个首辅要走人了。
又是党争!
周清荔担心周正做出冒险的举动,再次说道:“近来朝臣不稳,毕尚书也撑不了多久,切勿冒进。”
周正听懂周清荔话里的意思,深吸一口气,压着烦躁,道:“嗯,我知道。”
周正跟周延儒只是一种‘半合作’的关系,根本不能要求周延儒放弃首辅之位,再说,温体仁上位,也未必就能迅速的解决出兵这件事。
朝局,就是一锅浑水,谁也左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