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着周正的话,这才安心,纷纷坐下继续吃饭。
等吃完饭,周正沿着城墙,开始视察工地。
上官清跟在周正身旁,一身量身定做的轻甲,看着周正侧脸问道;“真的没事吗?”
周正瞥了她一眼,微笑道:“能有什么事情,大不了城建好我就回天津卫,他能把我怎么样?”
上官清眨了眨眼,嗯了一声。
周正完全没有将邱禾嘉的事放在心上,按列巡查着围墙的进度。
三万人日以继夜的做,每一天都有长足的进步,令周正心里颇为激动。
不过几天,邱禾嘉的动作就来了。
他以辽东巡抚的身份下命令,将周正调去广宁中卫,松山由皮相接管,还只能带走五千人。
孟贺州,曹变蛟等人听到这个命令,都是神色大变。
广宁中卫也成广宁中卫屯,在大凌河北,比祖大寿的右屯还北几十里,是建虏来袭的首战之地。
中屯比松山堡还不如,根本不能守,简直是要周正去送死!
曹变蛟沉色道:“大人,不能去!”
去了,他们这三万人就等于白送给建虏人杀了。
其他几人也纷纷劝说,这个命令不能接!
周正将这道命令扔到一边,与众人道:“我是兵部任命的,并不隶属辽东巡抚,严格来说,归属辽东督师调派,孟贺州,回信给邱巡抚,请他征求孙督师以及兵部意思。”
孟贺州这才松口气,继而又道:“是。大人,不过这样一来,怕是邱巡抚会上书弹劾大人,下官听说,他与中官关系极好。”
孟贺州的意思很明白,一个辽东巡抚,加上监军的内监,足以让朝廷,皇帝相信,站到邱禾嘉一边。
周正神色依旧淡定,道:“那我先下手为强,等会儿我写几封信去京城。”
第三百九十章 首辅与大太监的表演
周正在辽东是‘客军’,是朝廷派来‘协从作战’,原则上是隶属于蓟辽督师。
邱禾嘉想要拿捏周正,周正不理会,上面还有孙承宗压着,邱嘉禾能用的手段不多,战场很快就转移到了朝廷。
朝廷里一共收到了两道弹劾周正的奏本,分量还非常的重:一个是监军辽东巡抚的内监张华,一个是辽东巡抚邱禾嘉。
两道奏本到了京城,崇祯也不能不重视,将兵部尚书张凤翼,首辅周延儒都叫到了乾清宫。
崇祯身前摆着两道奏本,看着周延儒,张凤翼,道:“邱禾嘉,张华弹劾周正,说他‘广有钱粮,肆意妄为,不尊上命’,‘未经请示,扩军建城,不听调令,恐有不轨’,你们怎么看?”
崇祯说的其实是轻的,邱禾嘉与张华的奏本就是在暗示,周正的钱粮来路不明,可能与建虏有关,松山紧邻锦州,周正若有异志,后果严重,不得不防。
这两道奏本一旦被朝廷各级官员知晓,不管有没有,必是轩然大波,周正在辽东肯定待不下去,若是再有人煽风点火,那就是注定的牢狱之灾!
周正是兵部派过去的,张凤翼连忙抬手,道:“陛下,国库拮据,是兵部授权周正,自筹钱粮,招募兵勇,这不能成为周正的罪证,否则日后谁还愿意为朝廷做事?万不能治罪!”
朝廷国库拮据,外面那些在西北剿匪的不论是洪承畴,秦良玉,还是在河南的卢象升,其实钱粮大部分都不是来自于朝廷,这里面的来源,谁也不敢深究,是众所周知,心知肚明,不能提的事!
崇祯依旧面无表情,看了一眼张凤翼没有说话。
他之所以派中官出宫,就是这些领兵之人越来越不听话,要是周正顶风作案,他绝不会手软!
周延儒低头半晌,故作沉吟,道:“陛下,这是好事。”
崇祯眉头微皱,道:“什么好事?”
周延儒抬起头,道:“陛下,说周正与建虏勾结,臣绝不相信,他可是在京城之下力挽狂澜,诛杀贼酋豪格的人。他扩建松山堡,是孙老大人的意思,也无不妥。现在邱禾嘉上书弹劾,其他人不吭声,这说明辽东已不是铁板一块,陛下将周正放到辽东,已经初见成效了。”
周延儒连说三条,崇祯的脸上终于松动,出现丝丝微笑。
要说周正与建虏勾结,图谋不轨,崇祯自己都不信。
周延儒说的第二条,其实是给第三条做铺垫,那就是,崇祯以及朝廷希望的分化辽东,加强控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有周正这个朝廷派去的天津兵备道,辽东那些将帅行事总要顾忌几分,不能将崇祯,朝廷的命令阴奉阳违,当做耳旁风。
如果用现代话来说,周正是崇祯,大明朝廷放到辽东的一条鲶鱼。
崇祯之前心里的不满顿时消散一空,低头看着邱禾嘉的奏本,道:“那你说,怎么处置他们的奏本?”
周延儒十分果断的道:“下旨斥责邱禾嘉。”
崇祯一怔,道:“斥责邱禾嘉?”
周延儒道:“还不够,还得给周正挂上佥都御史的衔,重申他只听蓟辽督师以及兵部的指派。”
崇祯明白过来,笑着轻轻点头,道:“周爱卿果然老成谋国,就这么办吧。”
周延儒神色如常的抬起手,道:“遵旨,臣告退。”
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瞥向周延儒,心里暗自佩服。难怪这位成了崇祯朝在位最久的首辅,这份说话,办事,尤其揣摩、左右皇帝心意的本事,常人难及!
等两人走了,崇祯面上笑容渐失,看向不远处的李忠,道:“你刚才说,张华在辽东大肆敛财,还给你和王承恩送了银子?”
李忠连忙转过身,道:“是的万岁爷,给王总管的多少奴婢不知道,但王总管没有收。给奴婢的三千两,奴婢都放在内库里了。”
崇祯面罩寒霜,冷声道:“不知死活的东西,尽给朕丢脸,找个理由将他叫回来!”
内监往往行事不端,让宫里难看。崇祯是一个十分重视颜面的人,哪里能忍。
李忠道:“是,奴婢这就想办法。”
崇祯忽的又盯着李忠,道:“周正的那些钱粮,是哪里来的?”
李忠神色犹豫,道:“万岁爷,奴婢不知当说不当说。”
崇祯眉头一沉,喝道:“你还想隐瞒朕!”
李忠噗通一声跪地,连忙道:“万岁爷,周正在永平府,河间府大力整顿田亩,户籍,赋税,两地的钱粮数已经比天启年间翻了数倍,其中大部分,没有上缴国库,用来养兵了。”
崇祯顿时满脸怒容的道:“他周正有几颗脑袋,不怕朕砍了他吗?”
李忠跪趴在地上,道:“万岁爷,其实这些事朝廷的大人们都知道,但他们不敢说,如果永平府,河间府的钱粮翻了几倍的上到国库,那让其他省府官员怎么办?朝廷的大人们又能怎么办?所以,这件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有人都当不知道,反正这点钱粮不够养三万人,也都是为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