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最后还附着一份名录,是各地大商人与魏公府的关系以及每年的‘进贡’,短短三年,各类项数额就高达五百万两!
这份名录,只有‘魏公府’一系,并没有涉及到其他朝廷官员。
黄立极表情凝重,手微微发抖,他哪里不知道这张名录的威力,若是真的彻查下去,朝廷没几个人能逃脱得了干系!
或许,已经查了,只是皇帝没有给他看!
黄立极额头出现丝丝冷汗,恭恭敬敬的将手里的东西放到朱由检的御桌上,抬手低头,道:“臣昏聩,未发现这商对朝廷渗透如此之广,之深,危害如此之大,请陛下治罪!”
朱由检看着他的表情,心里快意非常,神色不变的道:“这里只有魏忠贤,与朝廷有什么关系?”
黄立极抬着手,一动不动,道:“臣失言。”
朱由检心里冷哼,淡淡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黄立极放下书,沉默片刻,道:“陛下,建虏新酋来信,盼与我大明修好,还请陛下示下。”
朱由检脸色骤沉,道:“辽东乃是我大明国土,建虏乃是叛逆!这一点,你与朝臣一定记清楚,如果不清楚,就去问周征云!”
黄立极没想到这位新皇帝态度如此鲜明,坚决,抬起手道:“臣遵旨。”
朱由检讨厌黄立极,直接道;“没事就去吧,对了,内阁积务态度,来宗道,钱龙锡暂时入内阁帮忙。”
黄立极明白朱由检的意思,心里轻叹,早就料到这一天,没想到来的会是这么快。
“臣遵旨。”黄立极脸上有些黯然的抬手道。
这些人入阁,待过明年,用不了多久他就得走人了。
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自古定理,谁也改变不了!
黄立极走了,没多久李国普又来了。
作为朱由检的第一心腹,未来的首辅人选,朱由检对他有些失望。
李国普来给那群盐商求情,本质上是给魏忠贤求情,这件事,是朱由检容不得的!
“你现在应该尽快熟悉政务,掌握政务,不要关心这些无所谓的事情,知道吗?”朱由检看着李国普,沉声说道。
李国普没想到皇帝居然是这个态度,心神一凛,慌忙道:“是,臣遵旨。”
朱由检看着李国普的背影,眉头皱起,神色不耐。
他感觉到,朝臣就没有一个是一心为国,合他心意的,全都自私自利,各有所图!
同时他也明白,朝廷的政务竟如此混沌,一个盐政居然让内阁首辅,阁臣亲自来说情,其他地方呢?
此刻,在宫外,都察院的动作依旧在继续,并不只是针对‘杨家’,十六家大盐商在京城的势力,以及所谓的‘八大皇商’的人,挨个被抓入了都察院。
这些人不同于杨湖致,他们被抓的有些莫名其妙,即便是牵扯入‘魏忠贤’、‘崔呈秀’的案子,但来的也太突然了,之前没有半点风声。
都察院突然的动作,黄立极,李国普都紧张,何况其他人。
田珍疏约周正在一个茶楼,一脸凝色的道:“你老实告诉我,令尊到底要做什么?这两个案子,是否会扩大?”
田珍疏不能不紧张,阉党,东林党看似泾渭分明,互相攻讦,恨不得立即置对付于死地,但到了现在,除了以前那些大佬,剩下的,还在朝廷的,已经很难清楚的分辨,骑墙派占了多数。
比如袁崇焕,比如王在晋,比如阎鸣泰,又比如可能很快会入阁的来宗道,施鳯来等人。
更何况,如果两案无节制的扩大,朝野谁能讨得了好?
所以,他们希望朝局平稳,即便是恨之入骨的阉党,他们也不急着攻击了。
“这件事不在家父,在天心。”周正道。
田珍疏眉头紧皱,看上去很不安,道:“你给我透一句实话,皇上对阉党到底是什么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由检再怎么隐忍也露出了丝丝獠牙,朝野很多人感觉到了心慌与忧惧。
第两百九十章 崇祯元年
田珍疏是周正在官场上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他这么忧心忡忡而来,周正沉思着。
好一阵子,周正拿起茶杯,给田珍疏倒了杯茶,道:“我是听到一些风声,明年,可能要发生一些大事。”
田珍疏知道周正向来嘴严,谨慎,听他这么说,铜铃大眼顿时睁大了几分。
大事,多大的事算大事?
他看着周正,知道也问不出更多,越发心头沉重,站起来道:“我先回去了,想想对策。”
周正嗯了一声,起来送他。
周正刚回来,就被周老爹叫进了书房。
周方也在,两人显然已经讨论了一会儿。
等周正坐下,周方接着话头,道:“爹,你打算趁此机会,重整盐政以及漕运等事?”
周正有些诧异的看了眼周老爹,心里顿明,原来周老爹不单纯是为了帮他,还有为朝政的考虑。
周正没有接话,仔细的思索。
盐政自嘉靖起就一变再变,到了现在,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从盐场到最终的销售,都已经不在朝廷手里,税收也流失了九成九,这里面涉及的太多,想要改革,难如登天!
皇帝多变,朝局混沌,势力交错,人言可畏……
这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周正看着周老爹,神情有些肃然。
周清荔没有看到周正的神色,穿着厚棉衣,抱着茶杯,道:“我大明这十多年的混乱,归根结底是国库空虚,若是能将盐税重新收回来,那国库必然十分充盈,很多事情可以从容去做……”
周方听着道:“我也是这么看的,不过元辅,诸位阁老几乎都是出自江南,与商人关系错综复杂,怕是很难。”
周清荔神色沉凝,抱着茶杯,没有接话。
他知道黄立极,李国普相继进宫的事,连最高层都袒护盐商,他一个人能做成什么?
周正默然,周老爹说朝廷缺钱是没错,但问题的症结不是朝廷缺钱,朝廷缺钱是吏治败坏引起的后果之一。
如果吏治不清,再多的钱也填不满这个坑,反而会促进吏治的败坏,直接的导致大明更快速的亡国。
吏治,能解决吗?
到了这个时候,除非推倒重来,大明没有中兴的希望。
周正看了眼周老爹,暗自摇头。
周老爹心里应该也是清楚的,只是避讳这个问题。
“爹,要谨慎。”周正轻声说道。
周老爹想要整顿盐政等事,必然会得罪无数人,而朱由检不是一个有长远目光的皇帝,他的善变,可能会给周老爹带来杀身之祸!
周清荔抬头看了周正一眼,道:“嗯。”
周方看着他俩,总觉得他们似乎更加默契,不由得不满道:“爹,你与征云在打什么哑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