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后,周正端详一阵,暗自点头。
第二天一早,周正就将奏本送到了都察院,想走都察院的程序送上去。
这个时候周正才突然想起来,他被罢官了!
没错,昨天他就被罢官了,但从刑部出来,刑部撤销了查抄周家,周正仿佛有种错觉,一切都过去了。
可是,他被罢官了,确确实实被罢官了!
这种被罢官,不可能转眼就官复原职,所以,周正现在是进不了都察院!
都察院大门前,张贺仪与周正面面相窥,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贺仪看着周正,小心翼翼的道:“大人,虽然你被罢官了,但你有功名,还是可以上书的。”
周正嗯了一声,只是这种上书没什么用,能不能从通政使司出去都是两回事。
想了想,周正将奏本递给他,道:“你去江西道交给田御史,请他代我上呈。”
张贺仪在都察院没几天,却也知道周正在都察院有不少关系,连忙接过来,道:“是大人。”
他看着周正,欲言又止。
他是周正带进来的,现在周正突然被罢官,他有些孤立无援,无所适从。
周正看着他的表情就知道他的心思,微微一笑,道:“没事,你先待着,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回来。”
张贺仪神色微僵,道:“是,小人在这里等大人。”
被罢官这事,让周正有些意外,却也不在意,与张贺仪交代几句便离开都察院。
周正还没走出多远,突然间听到了皇城方向传来沉闷的钟声。
周正脚步一顿,抬头静静的看着不远处的紫禁城。
这是大丧的钟声。
第两百二十一章 登极
这道钟声一起,整个京城陡然紧绷。
在周正回府的途中,无数人来去匆匆,更有五城兵马司的士兵来来回回的巡逻,简直要戒严。
周正一到门前,福伯一把拉住周正进府,连忙关门,神色凝重的道:“二少爷,老爷进宫了。”
周正倒是没有慌乱,只是疑惑的道:“爹为什么进宫?”
按照他的理解,应该是六部,都察院以及内阁的大佬们进宫,商定新皇继位的事,周老爹怎么也去了?
福伯显然是知道了什么,低声道:“信王在不久前,被英国公亲自带着进宫了,还有王府的侍卫跟随。”
周正轻轻点头,双眼里若有所思。
天启事先安排了那么多,应该不会有问题,现在,就等着朱由检上位了。
“没事,晚上就应该有消息了。”周正笑着安抚福伯。实则上,他心里也有些忐忑,皇位交接这种事,风险太高了,并且还有一个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在侧。
福伯满脸的担心,并没有因为周正的几句话而松懈。
周正没有多说什么,回到书房里,拿出一本书,静静的看着。
往常能让他静心的书,此刻也没了作用。
周正心绪难平,脑海里都是天启驾崩以及崇祯登基的事。
天启的驾崩,对大明影响太大了,大到即便他熟知历史,也心神慌乱,难以自定。
他坐在书房里,能感觉到外面的凝重,甚至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肃杀之气。
确实如他所料,五城兵马司已经封锁了京城,紫禁城更是五步一岗,三步一哨,没有人可以妄动。
乾清宫,更是被皇帝亲卫包围,任何人不得出入。
在里面,首辅黄立极的身份在这个时候得到凸显,他据理力争,连魏忠贤的面子都不给,带着一群人,拥护信王朱由检登基。
有张皇后手持天启遗诏,英国公手持利剑,首辅黄立极代表文官的支持,朱由检继位已经无可动摇。
魏忠贤再有不甘心,也只能跪地,口称‘万岁爷’。
大势已定,群臣拥护朱由检来到奉天门,接见百官。
群臣抬手而拜,群呼‘吾皇万岁’。
朱由检坐在大殿上,年仅十六岁,身形有些单薄,看着满殿的大臣,神情有些发紧,双手死死的抓着衣角。
但他双眸灼灼,有一丝踌躇满志之色。
周清荔站在门侧,看着这一幕幕,目光盯着崇祯的侧脸,心里与很多人一样,对他抱有期待。
期待他涤荡乾坤,中兴大明。
周清荔没有注意到,魏忠贤以及阉党的一些内监悄悄对视,眼中有担忧。
黄立极枯瘦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倒是周应秋,崔呈秀等人紧拧眉头。
他们之前与信王毫无交集,并不了解,新皇能像天启一样新任魏忠贤吗?如果不能,他们何去何从?
宫里的变化外人无从揣度,倒是外面在一片紧张中,还是有无数人蠢蠢欲动。
阉党实在是太嚣张了,杀戮过重,不知道多少人恨之入骨。
新皇的继位,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
不过,眼下情况未明,他们只是在筹谋,还没有动作。
京城的这一天,无数人怀着各样的心思看着紫禁城,静静的等待着。
至于等什么,很少有人说得清。
周府的人都没睡,老爷进宫了,都在忐忑不安,煎熬等着。
周方,周丁氏,刘六辙都在周正的房间,围着桌子坐着。
周方有些坐立不安,看着周正道:“二弟,你说,爹不会有事吧?”
周正给他倒杯茶,道:“没事,能有什么事?”
周方点头,又问道:“你说,阉党会不会从中作梗,现在可没有东林人,要是再有个什么移宫案,那就麻烦了。”
当初光宗暴毙,继而天启被西李扣着,要求封太后,不然不让天启登基,是杨涟,左光斗等人带人进宫逼迫,迫使西李妥协,移居仁寿宫,天启这才顺利登基。
信王现在也就十六岁,宫里是客氏,魏忠贤的天下,要是发生什么,宫外是鞭长莫及。
周丁氏,刘六辙等人也是知道一些的,一样一脸忐忑的看着周正。
周正知道他们不安心,微笑着道:“没事,光宗是突然驾崩,没来得及安排。先帝不是,他有安排的,放心。”
周方点点头,张口又要说,周正道:“等着吧。”
周方看着周正,愣了愣,好像想通了什么,默默的不再说话。
几个人坐在桌前,也没有其他心思,就是苦等。
福伯等人更是守在大门口,寸步不离,眼都不敢合。
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周清荔才回到周府,一脸的疲惫。
福伯等人大喜又不安,道:“老爷,没事吧?”
周清荔看着已经迎出来的周正,周方等人,道:“进去说。”
一群人跟着周清荔来到他的书房,神情各异的看着他。
周清荔知道他们担忧,言简意赅的道:“没事,新皇安稳登基了,有英国公护卫。”
众人心头的大石总算落地,只要信王能平稳继位,其他的事就不算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