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这个高第,在上一次的宁远之战后因为怯战被问罪,现在还关在刑部大牢。
王在晋是熊廷弼之后的辽东巡抚,但被孙承宗认为能力不足,调任了南京兵部尚书。
可以说,还在朝廷里,对辽东熟悉的,或许只有王在晋。他也应该是最有资格继任袁崇焕,督师蓟辽的人选了。
周正想着今天的朝局,道:“今天的事情袁大人已经看到,王在晋能成吗?”
阉党明显受到了天启的压制,天启会允许阉党的王在晋督师蓟辽,掌握蓟辽的十多万军民吗?
蓟辽,离京城十分的近!
袁崇焕眉头皱了皱,片刻,摇头道:“若论对辽东的熟悉,符合现在的辽东情势,王在晋是最适合的人选,无关朋党。”
现在朝局混沌的如同一潭泥水,谁也看不清,谁也说不明白。
周正想不透,看着袁崇焕,抬手道:“下官祝袁大人一路顺风。”
袁崇焕见周正真的没有提要求,轻叹了口气,道:“依我对朝局的看法,接下来,要么是东林党复来,要么就是有新党,你最好都莫要沾惹,好自为之吧。”
如果是嘉靖或者万历,或许真的会是这样。但天启不是,他快要死了。
周正知道接下来辽东有很长一段安稳时间,也知道,袁崇焕用不了多久就会卷土重来。
“谢袁大人提醒。”周正神色如常的道。
袁崇焕能感觉到周正对他的疏离,笑了笑,没有说话,转身走了。
就他一个人,一身简单布衣,从长安街这头,走向另一头。
大明朝局的变动深刻的影响着大明的方方面面,袁崇焕的辞官,不会有多大波澜,即便他立有大功。
别说一个边疆巡抚了,就是朝廷阁臣,首辅,这些年来来去去的还少吗?
周正看着袁崇焕的背影,暗吐一口气。
这样的朝廷,要来何用?
周正没有多停留,径直回了周府。
周清荔早就在等着了,一回来就喊周正进书房。
周正知道他担心,父子俩对坐在小桌前,周正一五一十将朝堂上发生的事说了。
周清荔知道天启病重,听着朝堂上今日的变化,神情凝固不化,久久不言。
魏忠贤想要的赏赐,一分不落的全给了。却又将李国普,李标等人抬上来。这些人都是近来冲锋陷阵,大力反对阉党的人,却毫无阻碍的登上了六部侍郎之位。
这在以前,从未有过!
很明显,天启是在准备着什么。
而这些人大部分都与詹事府有关,若是有人知道天启病重,很容易联想到,天启是在预备后事。
好一阵子,周清荔抬起头,看着周正,黝黑的脸上看不出表情,语气平静的可怕,道:“你认为会是谁?”
这句话没头没尾,周正愣了下,旋即反应过来。
周清荔问的是,天启预备后事,是为谁在做准备?
大明的皇帝偶尔会出现没有子嗣的,比如武宗,那么群臣就会商议从宗室里选择一个人,继位为帝。
嘉靖就是这么来的。
天启没有子嗣,那么皇位归谁?
其实,根本不用想,兄终弟及,天启只有信王朱由检一个弟弟。至于他那些皇叔,万历之子,如上一代‘国本之争’的福王,还有瑞王,桂王等,都不具备这种资格。
“信王。”周正道。声音平静如一,好似家常闲聊。
周清荔轻轻点头,沉默不语,眼神有深深的忧色。
信王,今年好像才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应付得了如此复杂的朝局吗?魏忠贤的阉党独霸朝堂,势力横亘宫内宫外,新君该如何自处?
第一百九十八章 开始了
周清荔忧君忧国,却也无可奈何。
与周正说了一会儿,便自顾的回房。
周正看着他的背影,知道他的大概想法,不管天启这个君主如何,若是驾崩,周清荔心里都不会好受,并且,还在担忧接下来的事情。
魏忠贤,会让信王安稳继位吗?
即便信王继位了,会不会成为魏忠贤的傀儡?
魏忠贤已经是九千九百岁了,若是他野心膨胀,会不会干出谋逆篡位的事来?
真要是那样,非天下大乱不可!
世上可没有第二个光武帝!
周清荔心里有一万个担忧,却不能与周正说,不想给周正过多的压力。
周正倒是没有那么多担心,他熟知下面的变化。
晚上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周正第二天便继续他的日常工作。
陪着周清荔,周方夫妻吃早饭,而后出府,前往周记待到午后,再去往九江阁。
九江阁已经有了大体框架,这是一个六个三角建筑镶嵌,三层,有亭台楼阁,朴实无华又极为显眼的六角大楼。
周方,刘六辙,刘师傅等都站在周正身旁,与周正一起看着这个初具雏形的九江阁。
周方神色有些不满意,道:“我就跟你说过,不能按你说的弄,你看看,这个像什么?六不像!”
周正知道周方的想法,就是要仿照前人的书院建造,建一个大院子,假山流水那些。风雅别致。
倒是刘师傅笑着与周正,周方道:“其实征云公子这个设计很有意思,一些达官贵人看到后,特意找过我,也想要建造一个的,并不是类似,就是因为咱们这个,有些想法。”
刘六辙伸着头,道:“大少爷,我觉得这个还不错,我上去走过,若是装修好了,肯定特别好看。”
周方撇了撇嘴,懒得理他们。
周正差不多就是每天都来,看着差不多的九江阁,问向刘师傅,道:“还有多久能好?”
刘师傅笑容十分自信,道:“最多还有一个月。”
周正算算时间,转向周方道:“大哥,走走你的关系,有什么好书,残本孤本,咱们也不要原书,就抄录一份。”
周方神色有些为难,旋即道:“好!”
现在读书人的藏书,哪里肯轻易外借,尤其是好书,更别说孤本残本,一般根本不示人,更不允许抄录。周方知道周正要做什么,自然要支持。
周正又看向刘六辙,道:“你找牙行,招募些读书人,将周记那些书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还有,让牙行那边也想办法找书吧,越多越好,不管是什么书。”
刘六辙一点头,道:“嗯,我待会儿就去。”
周正看着这个六角形的建筑,心里踌躇满志,神情也是意气风发。
在这里认认真真的又巡视一番,周正等人分头行动。
周正去拜访了韩铖,又走了几个大家,约定好开业时间。
这一天还没结束,朝廷里又传来重磅消息。
原工部尚书,现任的太常寺卿徐大化因为贪污,挪用库银被勒令致仕。
这个人,是铁杆的阉党,是他的连翻弹劾,导致熊廷弼下狱,也是他诬陷杨涟,左光斗等人,后被魏忠贤提拔到了工部,户部尚书位置上。
他的致仕,在京城掀起了一阵暗涌,不知道多少人为之心惊。
周正听到这个消息,也只是暗自摇头。
即便他知道历史走向,也说不清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周清荔坐在周正对面,正在吃饭,听到这个消息,淡淡道:“我听说,房天官也要辞官了。”
周方神色微惊,道:“他不是刚刚从工部尚书,调任吏部尚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