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三我来看过你
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飘洋过海地来看你
为了这次相聚
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
——娃娃《漂洋过海来看你》
向眞MP3里有这首歌,从最初那一个导出,保存,十年换了四个mp3,删减更换了很多金曲,唯这首《漂洋过海来看你》依然在。
最近两年已经不再做手机铃声,向眞是追求极致的女子,在可能的范围内,不去迁就,我早就用手机听歌,向眞却不,我觉得sony手机兼做听歌足够,向眞却一定买千元的MP3,因为没有房子没有车,在这个城市,连唯一的耳朵也要迁就么?
向眞不是一只耳朵,她的思维和言表,足足的文艺,只有熟人才能听懂,向眞像是不在乎有人听不懂。
向眞也不用手机拍照,五年前花了四五千买了Canon D100,就是那款白色的女用小单反,三个月没买一件衣服。她只是公务员,没有额外的来源,父母都是退休工人,儿子结婚,城里小产权的房改宿舍做了新房,两个老的回老家祖屋,向眞一个人留在了城里,还好,单位有间宿舍。
向眞订阅《瑞丽》、《时尚》杂志,我习惯了uc的栏目推荐就没再买过《瑞丽》,时尚杂志开卷就有满满的购物欲,其实比手机悦目得多。只是看一遍就丢在一边,很快就是又高又重又厚的一摞,多到没处搁。
向眞会把杂志拆下来做成门帘珠,或者别的,甚至有一次送了我一个棱角分明的花盆!——瑞丽杂志一层层糊起来凹出来的!
向眞让我回去种绿萝,她本来想种好了再送我,但那段时间要去北京,差不多整个心思都用在了筹备。
从杭州到北京一张机票够了——那只是很一般的的想法,向眞积攒了半年的加班,调休,工休,病假(假的)还有,上一个年度的奖金,这半年以来的积蓄,她要去那个向往中的绿色栏杆大红门的四合院,面见,或者,或者连带朝圣和“我要睡了他”那种小女人的幻想任性。
“我已经请了假,连带病假,可以在北京从八月初到十.一长假结束,69天,我想这一生,我这样爱过,勇敢过,就不会有遗憾了。”
向眞要去见的那个人,确切的说是个已婚男人,在向眞眼里那是个才华横溢的浪漫才子,一个好的诗人,好的爱人。他们其实没有面对面过,向眞九年前在大学里喜欢上那位北方诗人的诗,后来看了杂志访谈,诗人有一米八的身高,阴郁的鼻梁,透过镜头也能感受到无限深邃的眼睛——向眞第一次对我描述,我眼前浮现出周德东古怪的“高深”造型。
“隔着杂志,我就察觉,我爱上了!爱上了那个远在北方我对其一无所知的诗人,我觉得他已经是懂我的,整个世界,都可以忘记。”
微胖的向眞那年24,作为司法部门书记员,外表集节俭朴素一身。
不是说法官也有文艺情怀么?所以这样的向眞客观存在。
“没想到六年前,我被邀请参加杭州师范主办的江南片诗歌论坛,你知道么,好像冥冥中有种力量,牵引我去了那个本不在计划的小会堂,听到声音,我就心跳不已,其实那时候我不知道他回来,甚至不知道现实里他是什么样的人,但是那个声音传到我耳朵,当时楼道里很多人,声音吵杂,你不知道有所奇妙,我心跳快得不得了,我知道,下一秒一定有奇迹,我冲了进去,他就在台上,当时正要结束演讲!”
“我激动的哭了,你不知道那种千山万水,柳暗花明的冲击是多么宏大,我想冲上台,但是他已经被主持人拽走了,很快被一群人围住,在我努力挣脱自我要冲上前的时候,他们被主办方接去渡假村。我也想跟过去,但是,各种因素,还是放弃了。”
“回头就一直在后悔中,然后,得知他开了博客,我怀着激动的心申请好友加关注,他加了我,我开始留言,我发现很多读者给他留言,然后,他回复了我,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他对读者的礼貌,后来我们有了互动,再后来,我收到了他手写的诗,我们对于彼此,是全世界唯一的存在。”
可是这个诗人不是有老婆么?!有老婆也是向眞说的,向眞在某次喝醉时一边哭一边说,在杭州那次,他还没有结婚,如果我能冲过去,一切都不一样了。
一切真的不一样了么?这个北方的诗人至少多数人不知其大名,那就是吃文化饭的路人甲,请问路人甲怎么把杭州的基层法院书记员调去北京工作?
除非书记员向眞甘愿丢掉这份体制内的饭碗。
可是向眞除了会写诗,好像也不适合别的,做法官?向眞错过了混上法官的最好年份,最关键的是,向眞的心思都在诗和远方。
一个人在北京写写诗也就算了,没听说两口子都写诗,别提钱钟书、杨绛、王小波、李银河,年代不同,并且他们都有别的职业,出版商另当别论,路金波符合停妻再娶,向眞离赵子琪还是远了。
向眞那个诗人,好像就是写诗的,老婆传闻卖水果,也许神马连锁店吧......
所以我想象,男人咬着老婆提供的进口水果,十天八天挤一行......地下铁似的冷漠......
我觉得此男是个吃软饭的!——实事可能并不确切,毕竟真的来过杭州演讲过,那么于业界,算是人物,稿费吃吃饭、穿衣旅游没问题的。
扯远了!
向眞那年夏天——好像是11年,真的去北京了,带着四万八,带着两个箱子,一箱衣服、日用、杭州的特产和、以往各处旅游收集的民族风工艺品,一箱诗稿、往来信件、从十年前开始的发表过诗人大作的各种杂志,还有向眞从不离身的《瓦尔登湖》、《追忆似水流年》,还有好些张cd,呃,她这是要给灵魂另一处安置。
然后就是真有大红大绿相映的北京四合院,不过不是诗人的住所,向眞花了三万多在北京租下独院厢房,月租一万五,平时买件三折的江南布衣都会考虑半天.......
从那段时间更新的文字,镜头里两个随性的枕头,就知道向眞如愿在朝圣过程中和那个男人睡在一起了。
“喜悦穿过花圃/冲破我的骨头......”
我看到评价里向眞的男粉推敲这是浓郁的情色,好吧,骨头碎裂.......
然后,真的不好,在九月尚未到来,向眞被一个北方女人带着人打了,向眞在电话里哭,问我北京有没有公丨安丨熟人,她被打裂了下颚,警方只做出五天拘留,罚款1000,就把对方放了。
房租房东不肯退,转租时间短租不出去,住院治疗花了一两万,向眞存款没了,透支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