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芳有些疑惑的看着王南,不过没有多说话。
张苗苗看见了两人的动作,也只是笑了笑,道谢道:“这样也好,谢谢。”
“那你们跟着我来吧。”王南道。
张苗苗们起身跟着王芳们走了两个弯,到了另外一间办公室。
“就是那间办公室,你们进去也可以。”王南道
等他们三人进去,王南带着赵小芳回到办公室里。
这会儿赵小芳才问到道:“我们明明有校长的电话,王姐,你怎么说没有呢?”
王南看着她讲道:“校长的电话不是随便就给别人的,特别是私人电话,知道不,下次你可记住了,不是谁想要校长的电话,说了几句你就信了,把电话给了她。”
她可是为了赵小芳着想,要不是看在平时赵小芳经常带东西给她吃的份上,她也不会提醒。
“你要记住像校长副校长之类领导。他们的电话。我们可不能随便的透露出去,要是没出事还好,要是出事情了,可不好。”
王南淡淡的道:“再说了,学校里面还有几个副校长,校长不在,他们有事情找副校长谈也可以。”
赵小芳恍然大悟过来,“谢谢王姐,我知道了。”
“不过这个繁星研究所我也没有听过,估计是个不出名的小研究所。”王南坐下来开始聊着闲话,“不过星光集团倒是听过的。”
她心里想着。
繁星研究所和星光集团是合作关系的话,那么她猜的不错,星光集团的产品可能与这个研究所的有关。
她可知道星光集团可是响当当电机行业的新兴企业。
才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在东临市可以说是龙头老大。
特别是最近几个月的发展,更是迅猛,在全国也是数一数的。
“王姐,我也听过的,经济学院的那几个教授,不是正在研究星光集团的成功,准备做成教材给学生的上课嘛。”
赵小芳说道,一想到刚刚那几个人,她跟着说道:“这么大的企业与这繁星研究所相互合作,那么这研究所的实力应该不弱。”
王南看了赵小芳一眼,这还用她说,不然她也不会对那几个人这么的客气。
还亲自给他们带路,去了副校长办公室。
张苗苗摇了摇头,再次的确定道,“暂时就这个方向,你们看这里。”
张苗苗指着桌子上的文件一出,两人看过来是关于四维立体方面的研究。
两人不知道张苗苗指着这里给他们看是什么意思,他们满脸疑惑地看向张苗苗。
张苗苗解释的说道是:“这里和我们要用的电磁钢板的退火工艺有一点点联系,所以我想从这里突破。”
从那天之后,王雅月和郑嘉伦就见到张苗苗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些资料,把自己关在了屋里。
除了平时的吃喝解决生理需要以外,基本上都在自己屋子里呆了,足足的六天以后。
终于走出了房门,郑嘉伦和王雅月听到声音连忙地过来。
张苗苗头发有些凌乱,衣服也没有换,还是那天进入的那件,整个人看起不修边幅,邋遢的样子。
与前几天前完全是两个人。
要不是张苗苗双眸透亮,精神奕奕。
他们都会以为张苗苗必然是收到打击了,才走出来的。
这会儿他们看见张苗苗的眼睛,想到一种情况。
不会是李所长已经成功吧?
一想到这个荒谬的想法,郑嘉伦和王雅月连忙的摇头。
谁会在不到一个星期就能够做出一份学术报告,就是给他一个月,他也弄不出来。
毕竟学术研究可不是开玩笑,要经得起检验。
而且李所长的目标是能够发表在国家级的学术版面上登录。
这目标在他们看来无异于隔了一座大山,完全挡住了山那面的风景。
可想而不可及。
不过也是,学术论文报告这么简单的话,东临大也不至于今年一个也没有,还是前几年出了几个。
并且是在全校师生以及那些老教授都在参与下进行的。
郑嘉伦想问情况,王雅月先过来说道:“李所长,您先去洗个澡,换身衣服休息一下,等你休息好了,我们等会儿再说。”
张苗苗本来想摆手说不用,但是看着自己身上,鼻子闻了闻,身上的味道确实有些难闻。
前面几天心思都在想事上,没有注意,这会儿,只感觉浑身难受的要死。
于是朝着王雅月们点了点头,“那我先去清洗一下,你们可以先坐一会儿,我很快就回来。”
每天就朝着招待所的浴室好好好洗了一个澡,全身上下收拾干净,换了一件衣服才从浴室里走了出来。
只觉得浑身像轻松了几斤。
王雅月和郑嘉伦不一会儿就看到张苗苗神清气爽的走了过来。
“你们去买一份报刊,要有那个国家编辑的投稿电话。”
一听到这里王雅月和郑嘉伦眼睛瞪得大大,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张苗苗,张苗苗也没有多做解释。
王雅月和郑嘉伦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去的,只知道买回来以后。
就听到张苗苗拿着大哥大在给那边的编辑打电话。
“雅月,我是不是在做梦?我耳朵没有听错吧?”
“不,你没有听错我也听到了。”
两人目光盯着在阳台上的张苗苗,感觉自己耳朵上出现了幻觉。
张苗苗现在正在和那个编辑在聊,她说她是东临大的一位数学老师要发布一篇关于解决用数学计算方法,解决了四维空间的建模上难题。
“行,我知道了王编辑,我现在就把资料,这些给你寄过来。”
张苗苗挂断电话,走了进来就见到两人看着她呆愣的模样,她疑惑的看着两人,问道:“怎么了?我脸上有什么吗?”
两人摇头,王雅月忍不住开口问道:“李所长,你真的把学术报告论文弄出来的吗?”
“我电话都打了,这还有假。”也许是事情解决了,从说话的语气中都能知道她心情比较好。
然后张苗苗走进自己的屋里,只见她拿出一个文件,挥了挥手,“走,去投稿,过几天就能知道结果。”
张苗苗对自己的数学水平很有自信,利用数学公式,更加简单的解决了建立四维模型的打量运算的问题。
由于这种学术论文投的人比较少,又是国家比较重视的学术研究,所以一个地方接到了这种投稿就会立马的派专人带过去。
当然这种也不是随便人都能投的,一般都是学校的老师教授研究人员等等。
需要工作证之类的证明自己懂,不是瞎投的。
张苗苗当然没有这种证明,但是郑嘉伦和王雅月有东临大的学生证,所以说他们两人都是东临大的学生,证明张苗苗是学校老师,只是忘了带工作证了。
再加上张苗苗有王编辑的电话,说已经提前沟通好现在寄过去。
这些投搞点,他们就没有怀疑。
毕竟这种东西没有人会过来弄假,如果质量不好也没有登上报刊的机会,并且还需要花钱邮寄。
张苗苗为了缩短时间,多给了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