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处境虽然给三人带来了一定麻烦,不过也有助于三人更深刻地了解锯齿花的生长习性。
天黑之前是肯定无法完成指标,既然这样三人就赶在天黑之前离开热带雨林。早有许中平团长派的人在雨林边缘等候,三人乘坐汽车返回营地过夜。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吃过饭三人便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的计划是赶在中午之前完成一千株锯齿花的采集指标,这样的话他们还可以赶上回去的火车。
接下来这个上午的采集工作相对顺利,因为经过前一天的采集,他们对锯齿花的生长习性更加了解,这次进入热带雨林,他们几乎是有的放矢,按图索骥。
一切都很顺利,中午之前三人就完成了指标。徐团长虽然没有亲自赶过来,但还是派人送来了丰盛的午餐。就在热带雨林边上三人吃过午饭,准备直接乘车前往火车站。
就在三人准备出发时,缇娜突然咦了一声,似乎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王朝阳见缇娜半蹲在地上,似乎在观察着什么便走了过去。
“你看这里,怎么会有这种鞋子的脚印?”缇娜指了指地面,满脸凝重地说道,王朝阳顺着她所指的方向仔细观察了一番才隐隐约约看出一个脚印的痕迹。
此刻三人所在的地方属于热带雨林边缘的入口,出现脚印本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过华夏的士兵一般穿的都是黄胶鞋,普通百姓穿的是布底鞋。可这里留下的脚印有着极为明显的凹凸痕迹,看起来有些像专用的军用皮靴。
在侦查方面,王朝阳和陈大师都是外行,能从这脚印中判断出哪些信息,全要看缇娜。缇娜凝神沉思片刻,说出了她的分析。
“这种脚印出自于欧洲马克伦公司生产的军用皮靴,这点我非常确定。因为马克伦公司曾经大力宣传过他们的军用皮靴,尤其是皮靴的底部防滑纹路。如果你们仔细观察就能看到,鞋底的纹路是呈三二序列排序的,也就是三个纹路向前,两个纹路向后,依次交替。我听说马克伦公司甚至为这种防滑纹路申请了专利。”
听完缇娜的分析,王朝阳也十分奇怪,南境地区怎么会出现这种皮靴呢?
缇娜皱了皱眉说道:“我暂时也想不通,此前从未看到过这种鞋底纹路,但我分析唯一的可能就是雇佣兵。”
王朝阳其实也在往雇佣兵方面去想,不过这似乎并不成立。
如今在南境地区华夏部队已经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凡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许中平的眼睛,而本次行动之前王朝阳特意向许中平询问了当地情况。
许中平说近期很长一段时间南境地区都很太平,甚至还开玩笑说,白丘市的国际名声彻底打出去了,被人称为是雇佣兵的坟墓,以后恐怕再也没有雇佣兵敢来惹事了。
甚至许中平还因此感到郁闷,因为如果真的没有雇佣兵来捣乱,那他组建的特种部队就只能搞内部演习了。
可是特种部队里的那群混小子们实战打得习惯了,嘴都变刁了,对内部演习根本瞧不上。
王朝阳绝对相信许中平团长信息的准确性。他说这里没有雇佣兵来犯,那就一定没有。但问题又回来,这欧洲马克伦公司的军靴痕迹是怎么来的?
“陈大师,我想把这事再调查一下。”王朝阳回身对一脸凝重的陈大师说道。
此前三人的计划是赶上当天中午的火车。不过此刻的偶然发现,让王朝阳不得不提起戒心。这是极有可能和雇佣兵有关系,那就可能影响到南境地区或者说白丘市的安危,王朝阳不想掉以轻心。
“没关系,我明白孰轻孰重。何况我的事不赶在这一天半天。我可以和你们一起调查。”陈大师也很爽快。
既然这样,三人便再次行动起来,把已经采集好的锯齿花交给接应他们的士兵保管,他们则轻装上阵,在这热带雨林的边缘地区寻找其它的蛛丝马迹,当然这个过程以缇娜为主导。
向前走了约摸五十米,缇娜再次发现相同的脚印。
而且这一次的脚印距离树木较近,这里土壤较松,又有绿植盖顶,保存得比较完整。通过脚印缇娜可以判断出敌人的移动方向,甚至连敌人的身高体重也能估计大概。
缇娜判断,留下脚印的敌人是一名成年男子,体重在两百斤以上,行进的方向是华夏方向。
同时缇娜还判断脚印痕迹应该是在两三天之前留下。因为如果在两天以内,缇娜或多或少都能捕捉到一些气味的信息,不过很显然这里没有。而如果脚印留下三天以上,按照热带雨林这里的多雨气候,脚印不可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又往前走了一阵,缇娜又在一颗手腕粗细的树根上发现一些端倪。她发现树根上有被匕首划过的痕迹。
通过痕迹缇娜又得到一些信息,因为这里的热带雨林地形并不复杂,所以敌人留下记号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记路,那么多半是为了给同伴留下行进信息,由此可见,来人不止一个。
另外缇娜发现树干上留下的匕首痕迹很规整,可见来者并不赶时间,他们似乎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来到这里。
又往前找了一阵,竟然在三棵大树后方的一块平坦之地发现了扎营的痕迹。
这个发现令王朝阳大骇。
敌人竟然曾经在这里安营扎寨,而华夏的侦察部队却从来没有发现,这简直无法想象!
此时再看当初陈大师所选的地势,王朝阳不由心中佩服。
陈大师所选的这块风水宝地确实有许多便利之处,而结合上一些人工种植的大棚技术,若想百分之百地达到热带雨林的生长环境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若想把大棚建起来,这便不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完成的工程,因为那劳动量是极大的。尤其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机械设备可以在大山之中使用,不过这也难不倒王朝阳。
他给陈大师出的主意是带着整个国家材料实验室的人,一起在大山里干活。国家材料实验室里上上下下加起来四五十人,人多力量大啊,再加上建造大棚本身来讲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要做一些关于日照时间和温度控制的计算就可以了,而对于实验室的这群大佬们,哪一位又不是计算能力超凡的存在。
其实把一群科学家们带到大山之中干体力活,这主意听起来挺馊的,不过想想也没什么。
平时这些科学家们一直动脑,缺乏体力劳动,这来到大山里干活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机会嘛。
这叫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转眼半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陈大师这边的两件事情都有了成果。
在缇娜的帮助下,新药的最终成分得以确认。
接下来关于药物的临床实验手续上的批准,这就不需要王朝阳和缇娜帮忙了,陈大师对这些事情门儿清,是一定可以搞定的。
另外一方面,在大山之中所建造的药材培育基地也基本落成,秉持着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大的指导思想,他们把杏花林子旁边的整个山坡都建成了一座苗圃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