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此前葛庆利提到的副乡长以及省丨警丨察厅的英雄干事,都已经在第一天参与了评选,能感受得到评委老师们对这两位的评价都很高,给出的分数也很高。

第二天的上午,王朝阳被安排在第三位出场,在前两人进行评选时,王朝阳依然坐在下面充当观众。

巧合的是,那位名校毕业生的出场顺序是今天上午的第二名,也就是排在王朝阳的前一位。

这位名校毕业生名叫邓宇博,年龄不足三十,身材伟岸,相貌俊朗。在接受问答时,腰板挺直,声音洪亮,一看就能感觉到他自信心非常强。

在自我介绍环节,他罗列了许多令人羡慕的荣誉,跟当初葛庆利了解到的情况大体相似。

整个问答环节,邓宇博表现的都非常出色,评审老师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看得出来是一位非常有见解的年轻才俊。

只不过到最后环节,邓宇博的一番言论却引得坐在场下的王朝阳频频摇头。

在谈及国内机械行业的崛起道路问题时,邓宇博充分宣扬了研究所的作用,他认为非盈利的研究所才是推动行业前进的主要动力来源。为了论证他的观点,邓宇博竟然直接拿南阳市的重工产业基地举了反例。

邓宇博指出,目前省内南阳重工产业基地,看似经营得风风火火,但他认为那只是表面文章,真实技术实力是非常薄弱的。简单的道理在于,企业都是追求利益的,利益都是跟产量挂钩的。

这意味着任何一家企业都会不由自主地去追捧那些大批量的订单,大批量的订单意味着大众的普遍需求,而往往大众的普遍需求不能代表行业的技术高点。

这个观点听起来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尤其是在这个计划经济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代。以至于在场的绝大多数评委老师都开始频频点头表示认可邓宇博的观点。

听到这里王朝阳坐在场下,忍不住不停地摇头。

这个举动恰巧被台上的郑宇博捕捉到,这位意气风发的名校毕业生立刻心生不悦,不顾场合的对场下质问道:“那位朋友你一直在摇头,是觉得我的观点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王朝阳并不想在这个场合跟他争辩,所以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郑宇博也没有继续追问,结束了他的评选后昂首阔步地坐回场下。

然后轮到了王朝阳登场。

王朝阳首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按照他提前准备好的发表资料,进行了自我展示。

王朝阳心态稳定,表达技巧优秀,整个评审过程中看不到他丝毫的紧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能跟众多评审老师以平和的语气进行交流。

可以说仅从临场表现能力的角度来看,王朝阳是所有人中最优秀的一个。

这个过程中,葛庆利和丁涛一并坐在台下。葛庆利忍不住感慨道:“丁老,您有没有觉得王朝阳这小子身上有一股特殊的气场?好像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怯场似的。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身处这种场合,多少都会有点紧张吧?”

丁涛轻声笑着说道:“甭说他这个年纪,就算到了你我这个年纪上台去参加评审也会感到紧张吧,依我看这小子就是一个怪胎。”

到了后面的问答环节,王朝阳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真知灼见,很容易捕获在场的评审老师的好感和加分。

“上一位同志谈到了国家机械行业的振兴之路,谈得很不错。你们都属于同一个领域,你也谈一谈吧。”评审老师中的一位突然说了这样一句。

王朝阳原本想避开这个话题,以免与前一位发生冲突。但既然已经被问到,那他也不介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王朝阳直言道:“我认为真正的技术力,一定是从具体项目中产生的,而往往那些大批量的实际生产才能体现真正的技术实力。”

谈完这个观点之后,王朝阳又举了一些红星厂内部以及南阳重工产业基地的生产实例,例子举得非常生动也非常形象,引起评审老师的一致认可。

而就在王朝阳的评审过程即将结束时,坐在台下的邓宇博突然站起身来,朗声说道:“各位评审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这位同志可以吗?”

众人听得微微一愣,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知道这位名校毕业生为什么突然发问。在这种场合一般是不允许外人插话的,不过情况比较特殊,在场评审老师简单交流之后,对邓宇博点了点头说道:“可以发问,但是要注意仅限于学术探讨。”

邓宇博轻声道了一句谢,然后对王朝阳说道:“台上这位同志,你刚才的观点很有意思。不过我想问,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悖论,那些大众需求往往涉及不到技术制高点,也就不会形成实际订单,你认为一家企业会在没有任何订单的情况下而进行技术研究吗?”

王朝阳很想告诉他,在没有任何实际订单的情况下,企业也是会进行技术研究的,并且事实上王朝阳已经开始考虑在红星办事处的内部,单独建立一个研究院,职能便是对前沿技术的研究和攻克。

不过王朝阳没有利用这点去反驳对方,因为他意识到这位名校毕业生的另外一个明显的认知误区。

这个认知误区便是,真正的技术制高点往往就存在于大众的需求之中。

王朝阳认真地看着对方反问道,批量产品和样机设计具有完全不同的概念,这话你认可吗?”

“我当然不认可,同样是机械设计,最大差别在于生产数量和质量,概念上能有什么不同?”邓宇博说得理直气壮。

王朝阳的眉头微微一皱,对方的这个回答令他很吃惊,忍不住又问道:“那么请问你有过批量产品的设计经验吗?”

邓宇博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傲气,朗声说道:“我的工作单位是研究所,向来只针对样机进行设计,从来不会参与批量产品设计。”

王朝阳追问道:“既然你没有参与过批量产品设计,凭什么断定大批量的产品设计不会包含技术高点的?”

“这是普遍认知,不需要理由。”邓宇博一脸理所当然。

“你缺的不是普遍认知,而是对技术的严谨性。”王朝阳隐隐不悦,如果对方是抱着学术探讨的态度,那王朝阳欢迎。但聊了这么多他发现对方见识短浅而又骄傲自大,这是王朝阳不能接受的。

“就你一个小工厂的设计师也配跟我说技术的严谨性?!”邓宇博顿时冷喝一声。

台上顿时有评审老师出声提醒邓宇博不可大声喧哗,这个场合非比寻常。但邓宇博的态度却非常坚定,他反驳说:“这场评审的目的是选出杰出青年,而我认为杰出青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学术的态度。如果态度无法摆正,那么名气再大也是颓然。”

评审老师被他的几句话说动,左右看看其他人似乎没有反对的,便建议道:“既然王朝阳和邓宇博态度不同,那不妨借这个场合多探讨一番。”

王朝阳对这种探讨没有丝毫兴趣,但对方毕竟是评审老师,也不好直言拒绝。

工业王朝》小说在线阅读_第7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乞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工业王朝第7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