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对冯新刚的痛恨,却没有因此减少半分!赵立川握紧了拳头,说:“我现在这个下场,全都拜冯新刚所赐,这个仇必须要报!”
王朝阳问他打算怎么做?
赵立川苦恼地摇了摇头说:“我现在还没想好,不过我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然后,赵立川恳切地对王朝阳说:“朝阳老弟,其实这次陷入冯新刚的圈套,你的损失最大,你为那个项目劳心费力,结果却打了水漂!然而你非但没有因为我的懦弱而记恨我,反而帮我解决这么大的难题,我赵立川现在就把话撂在这儿,如果我不把这个事儿解决,我以后就没脸在朝阳老地面前出现!”
说完这一番如同战争宣言的话,赵立川让王朝阳安心回家等着,龙源重工的项目这边,他一定能解决!
他承诺,三天之内,一定给王朝阳一个满意的答复。
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这场由冯新刚导演的圈套,把王朝阳和赵立川害得都不轻。甚至可以说,两人哪怕运气稍微差一些,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不过或许正应了那句“富贵险中求”的话,到了如今地步,王朝阳不但没有损失,反而因祸得福。
在王朝阳看来,冯新刚的阴谋诡计已经无法起到任何作用,而恰恰相反,共同患难的经历让王朝阳和赵一川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回想起被关进派出所三天多的经历,自然是痛苦不过,不过跨过痛苦,王朝阳站在此刻的立场,觉得那也没什么。行至水浅处,坐看云起时。经历了一场子虚乌有的闹剧,结识了一位有情有义的老丨警丨察。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朝阳的心态非常放松,以至于他没有一直留在省城。
直到三天过后,王朝阳得到派出所所长的通知,说案情已经基本结束,邀请他回到省城再次核对,王朝阳这才重新来到省城。
见面时,所长腿上的石膏依旧在,从所长口中说出的调查结果来看,王朝阳和赵立川分析的情况基本都正确。
那次在夜总会的经历,彻彻底底是一个圈套,王朝阳和赵立川都是受害者。然而调查结果不如人意的地方是,在调查和审讯过程中,冯新刚把自己摘得非常干净,所有事情他都没有亲自参与,背锅的人是他的手下,一口咬定跟冯新刚没有关系,这让派出所方面无法拿到确凿证据,来指认冯新刚。
“这个人很狡猾,也很谨慎。以后你要小心!”讲述完案件,派出所所长最后提醒道。
王朝阳说了声谢谢,心说冯新刚是他最不愿意打交道的一类人,这句话果然应验。
然而事情往往就是那么的充满戏剧性,在见过派出所所长之后,王朝阳又跟赵立川碰了面,并得到一个令他不想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赵立川成功地兑现他的承诺,亲自找到龙源重工的总经理侯青海。
在听完赵立川的陈述之后,侯青海立即把冯新刚叫到面前,当面对质。在刚开始,冯新刚当然矢口否认,甚至要反咬赵立川一口。
后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赵立川给派出所所长拨去电话。听完警方的陈述之后,侯青海脸色阴沉,怒斥冯新刚。
警方调查结果虽然无法指认冯新刚,但侯青海岂能看不都其中的把戏?
就在赵立川认为自己的目的即将达成时,侯青海突然把赵立川也斥责一番。
这让赵立川彻底摸不着头脑!
据赵立川自己讲述,侯青海有两个方面对他不满,第一是赵立川确实跟胡一花发生了不正当关系。这点,无论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但那都是赵立川自己做过的蠢事,这点不容反驳,而赵立川早就做好心理准备。
让赵立川感到不安的第二个方面,侯青海认为赵立川的立场有问题。
在整个事件中,赵立川、冯新刚和王朝阳是三个重要人物。冯新刚和赵立川都是龙源重工的人,王朝阳是外人。但实际情况却是赵立川和王朝阳统一战线,成了冯新刚的对立面。
赵立川和外人站在一起来对付冯新刚,这是侯青海所不能容忍的。
“果然是上位者的思考模式啊!”王朝阳听到这里忍不住感慨道。
赵立川无奈地点了点头。
作为高高在上的上位者来说,他很少会关心下面的人,彼此之间的恩怨纠葛和谁对谁错,他更看重的是大局。
重型起重机项目虽然庞大,但在侯青海的眼中,无非是众多案件中的一个,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能否做成都没有关系。但龙源重工的人是否团结,是否能一心向外,这却是侯青海颇为关注的。
作为上位者,作为当前龙源重工辉煌的打造者,他绝不容忍自己的人跟外人勾结,反过来对付自己的亲信。
“看来局势并不像咱俩想象的那么顺利呀!”王朝阳忍不住苦笑一声说。
“现在还不太明朗,侯总对冯新刚和我各打五十大板。最终如何决定,他并没有明确指示。”赵立川说道。
“那他在等什么?”王朝阳问道。
“侯总想跟你见上一面。”赵立川说道。
王朝阳先是一愣,但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你们的侯总是打算亲自见一见我这个把龙源重工搅得鸡犬不宁的人吧?”
赵立川的表情带着忧虑,说:“见面时,你一定要小心谨慎。现在侯总已经把你放到敌对位置,在跟他交谈时最好能收敛一些。”
“你想让我收敛什么呢?”王朝阳笑着反问道。
赵立川摇了摇头,苦笑一声:“朝阳老弟,不妨跟你说实话,你这个人很讲义气,其他方面也不错,不过你的锐气太重,说话时总会锋芒毕露,这是令人羡慕的特点,但不得不说这个特点并不适合跟高层交谈!”
王朝阳点点头说:“谢谢赵经理的提醒。”
但实际上自己能否“收敛”呢,后面的话王朝阳没有说出口,但是觉得那是自己的老毛病,未必能改。
事实上这种锋芒毕露的风格,是王重阳长期从事科技工作养成的习惯,在他以往的工作领域,讲究的就是追本溯源,讲究的是逻辑思维,说话要有依据,说出的话必须斩钉截铁,含糊其辞是他那个领域的大忌。
这种性格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当然,即便是这种情况,王朝阳也不打算打退堂鼓,那位高高在上的侯总既然想见自己,那就见上一面。并且原本,王朝阳也觉得迟早要跟这位龙源重工的最高领导者见上一面。
见面的时间已经定好,是当天下午的4:15。据赵立川介绍,见面时间只有十五分钟。这位业务量繁多,以工作精力惊人著称的侯总,能抽出一刻钟时间见面已经很不容易了。
侯青海的办公室在龙源重工办公楼顶楼。在赵立川的陪同下,王朝阳来到办公室大门门外。侯青海指定只跟王朝阳单独见面,所以赵立川不会陪同进入。
敲门,得到允许之后,王朝阳进入侯青海的办公室。
那是一间宽敞而明亮的办公室,在正面摆着一张枣红色的办公桌,办公桌后是高达四层的书架,书架上面满满当当地放着书籍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