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司马昭在一旁听了,失声说道:“钢铁做的巨船?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两位司马公能够从千年之前转世重生到大炎,这钢铁做的巨船又算得了什么?”
徐道的话很有道理,让俩人无言以对。
是啊,他们能够起死回生,借尸还魂,穿越千年来到此朝。
钢铁做的巨船确实是没有什么好惊起的。
尤其是司马懿,不仅没有惊讶,反而一脸的原来如此的表情。
他和司马昭不同,因为在长安的时候,和王易这个现代人做过一些交流。
因此在对于新事物接受的能力上,司马懿反倒是比司马昭强的多。
“济州之战,白起胜算看似大一些,但这都是因为太子殿下以百姓为先,仓促应战,再加上手下的军队又多是新降之人,因此方才让白起占了上风。”
徐道见司马懿的态度基本已经明确,信心十足,侃侃而谈。
“济州,太子殿下原本就没有打算收入麾下。让了也就让了,毕竟还有南楚在,就算济州让给了长安诸王,可他们今日占了,明日能守得住了?”
“长安联军的火器与卑国人相比,又如何呢?”
徐道问这个问题,虽然没有让爷俩回答的意思。
但这个答案,司马昭和司马懿心里都有数。
卑国人火器的图纸和威力,他们是知道的。
长安城朝堂上,谁都认为他们的火器和卑国人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可强如卑国人,仅仅是不到三天的功夫,便全线溃败,不得不从大炎撤离,逃回本土。但逃到本土之后,还不是被我们灭了国?”
这里,徐道又隐藏了很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卑国虽然败了,而且是惨白,丰臣秀吉是生是死,到现在都不得而知。
但要说灭了他们的国,却是喝多了胡说八道。
但司马懿和司马昭却不知道啊。
站在他们俩人的角度来看徐道说的话,一点毛病也没有。
卑国人很强大,这是事实,但是他们败了,这也是事实。
要不然的话,黄巢这个卑国人的狗腿子为什么会被送往长安天策府中。
要不然的话,济州为什么现在落在他们手里?
他们看到的这些事实,佐证了徐道的胡说八道。
又因为徐道乃是丘山八奇之一的身份,在司马昭和司马懿心里,本能的就把徐道划分到了同等对手的位置。
他们俩站在徐道的角度,坚信自己是不会在这上面胡扯的。
因此对徐道的话几乎没有任何的怀疑。
能够让老谋深算,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司马懿直接跳过本能的怀疑,选择相信徐道,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若我等愿意与殿下同盟,不知殿下这边,会有什么诚意?”
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徐道都把自己的牌亮了出来,摆在桌子上。
司马懿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口问徐道,自己归降,殷诚给他们什么好处。
听到司马懿将归降说成同盟,徐道一阵好笑,这老帮菜,倒是什么时候都不愿意初亏。
真的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这就要看司马公会给殿下什么了。”
徐道虽然猜测济州的粮食烧的蹊跷,多半是被司马懿父子运走了。
但这种猜测,这个时候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虽然不能明说,但旁敲侧击,还是有必要的。
司马懿何等聪明,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是要让自己交投名状。
“粮食。”司马懿想了想,决定还是坦实相告:“可能让太子军再坚持三个月的粮食。”
“可以让太子军坚持三个月的粮食?”
徐道一愣,他虽然知道猜到了济州的粮食被司马懿藏了起来,却没有想到这老小子居然从藏了那么多。
司马懿见从见到一直都占据话语主动权的徐道愣住了,难得露出惊讶的表情。
司马懿又道:“老夫说的太子军,不光是二十万百姓,还有三十万士卒。”
徐道直接站了起来,居然有那么多的粮食!
司马昭对徐道的表现也十分满意。
他得意的笑了笑:“徐先生,不知这个礼,在太子眼中,算不上的大呢?”
徐道一愣,缓缓的点了点头:“足够了。”
足够五十万人吃三个月的粮食,司马懿父子从哪里弄来的那么多粮食?
他哪里知道,这些粮食有一大部分是当初张角的手下藏在了长安城内外的锦波,后来送给了前往梁羽。
梁羽得了那么多粮食之后,一部分运到了江南道,用来练兵以图青州。
结果江南道的贪官污吏们巧立名目,直接将这些粮食转手往北倒腾。
一路倒腾一路滚,粮食越滚越多,价格也越来越高,以至于最后进了青州之后,直接落入了李建成的手里。
李建成这一世乃是青州的大户。
首屈一指的土豪。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也为了让长安诸王联合起来,正儿八经的对付殷诚。
李建成便将这批粮食的藏匿之地告诉了长安诸王。
司马昭乃是长安联军的先锋官,自然知道这些粮食藏匿的地方。
因此还没有来到济州,他们早就派人前去踩点。
到了青州之后,直接趁乱将粮食运出来。
表面上告诉白起,粮食已经找到,让他不要再担心粮草的问题。
暗地里连带着从长安带来的粮食,全都一把火烧了。
粮食自然落在了他们爷俩的手中。
徐道虽然不知道这些粮食,司马父子是怎么弄来的。
但是既然愿意拿出来给自己,说明他们是有诚意的。
“既然如此,烦请司马公容在下询问下殿下。”
徐道想了想,给了他答案。
顺带着也打算当场让扎得演示一下无线电发报机的功能,是否如他所说。
给司马父子俩小刀割屁股——开开眼。
司马懿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同意这个建议。
徐道冲着扎得点了点头,扎得打开了无线电发报机,噼里啪啦操作起来。
滴滴答答,滴答滴答。
清脆而又有节奏的电波响起,汇报济州情况的信息乘着电波传到了殷诚的营帐内。
“济州的司马懿想要投降。”
远处炮火连天,杀声阵阵,殷诚接过电报之后,看着刘邦的下属曹参说道。
刘邦走后,他的沛县老班底慢慢的融入了殷诚的麾下。
而战争加快了这种融入。
此时的曹参等人虽然对殷诚还不想对待刘邦那样死心塌地,毕恭毕敬。
可却也比刚开始的时候,敬畏的多。
不管如何,最起码现在他们是拿出了真本事,想要在殷诚面前表现一番,从而在新势力之中有立足之地。
此时的曹参担任着参谋长的职位,正为现在的战事头疼。
一听济州的司马懿准备投降,第一时间就是往地图上看去。
当看到地图上济州的距离和真个战场的大略分布图之后,曹参涌上来的欣喜马上沉下来。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