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不来嗯,大将军说一说,他们如何个不敢不来”
其实对于维尔逊回去禀报之后,他们的老大彼得会不会来,殷诚其实心里是没有底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彼得这家伙,前世里被自己欺负的老惨了。
以自己对他的了解,这小子知道他也来到了这个世界,只怕在第一时间就会撒丫子逃跑。
反抗,那是不可能的。
殷诚对自己的威信还是相对比较清楚的。
彼得等人对自己的害怕,已经深入骨髓。
不然三日前,维尔逊三人手里握着枪,见了自己第一反应应该不是求饶,而是自卫了。
“殿下,留下的那俩胡人的供词,臣下仔细的看了,他们之所以能够越过大海,来到炎朝,靠的就是随着他们一起来到此世的海船。”
韩信紧跟在殷诚身后,沉声道:“若臣是彼得,知道殿下也来到此世的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应该是跑,但却不敢跑,因为彼得他们并不知道,殿下的船队,有没有也来到此间。”
“若是他们跑了,一旦被殿下捉到,这下场如何,只怕彼得心里也清楚。”
“嗯,大将军说的有道理,彼得这小子虽然怂,但却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最是擅长审时度势。用咱们的话说,他就是个枭雄,知道什么时候服软,什么时候强硬,要不是因为这一点,前世里我早就干掉他了。”
殷诚对韩信的分析十分赞同,若是其他人,可能会跑,但是彼得却不一定。
韩信见殷诚赞同自己的分析,脸上露出微笑,接着道:“殿下,再有就是,根据那两个胡人的供词来看,彼得之所以要来大炎,乃是被逼无奈。西方的无敌舰队一直想将他们吞并,彼得的船虽然比他们的先进,但数量太少。他们来大炎,之所以会接受王玄策的盟约,只是想要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一提到王玄策,殷诚笑道:“王玄策这人,倒是意外之喜。前世里这位奇才便是来了一手一人灭一国的壮举,没想到这一世,他又能忽悠着彼得的船队,帮他灭掉卑国。天才,果然是到哪个世界都是天才。”
韩信道:“殿下说的是,臣下已经派人前去与王玄策联系,不出七日,想必便有消息传来。”
“嗯,王玄策算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这等人物,是绝对要拉拢到咱们阵营之中的。”
一想到这位历史上一人灭一国的猛人,殷诚倒是有些期待与他的见面。
韩信又道:“殿下,臣下倒是觉得,不管彼得来或者不来,咱们的海军都要加紧组建了。”
殷诚皱了皱眉,海军之事,他这些天里一直都在谋划着。
毕竟从南楚出来,自己就是奔着到新罗组建海军去的。
只是一路之上,变故颇多,如今又夺了济州,手下军队三十多万。
虽然那日已经定下了日后发展的方向,但话好说,事难办,光是三军粮草这一块,问题就很大。
济州城被黄巢祸祸的不成样子,城内百姓死的死,逃的逃,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秩序,基本上没有可能。
而济州被自己占领了,这个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天下诸侯的耳朵里。
他殷诚前些日子刚占据了南楚和巴陵,本就让天下诸侯心惊胆颤。
要不然长安三王也不会让韩信带兵围剿殷诚。
南楚号称天府之国,这些年来,中原盗匪丛生,烽烟四起,但南楚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殷诚获得了南楚,那便是有了一个暂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
而巴陵又是江南重地,只要南楚打通到巴陵的路,两地连成一片,几乎就是切割了大炎南北,进可攻,退可守。
若再让殷诚在济州站稳脚跟,三地遥相呼应,慢慢的连成一片,一个将关中之地困在其中的包围圈便形成了。
到时候,这包围圈就会像是套进关中诸侯脖子上的绳索。
殷诚只要一用力,就会勒的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所以,按照殷诚和韩信等人的判断,用不了多久,想必天下诸侯就会组成联军,趁着他们没有站稳脚跟,粮草补给不足,前来攻打济州。
想到此,原本的好心情消失的干干净净,看着城门口排成长队的百姓,殷诚长叹一声,道:“是啊,海军确实要赶紧开始筹备了,就算到时候咱们丢了济州,有海军这条后路在,用不了两年就能再把济州夺回来。”
“殿下,天下诸侯想要攻克济州,也没有那么容易。”
韩信虽然没有直接说有臣在,殿下就不用担心的话,但言语之中的坚定,殷诚还是能够听出来的。
“有大将军在,我倒是不怎么担心他们能够短时间内能够攻下济州,我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殷诚背着手,脸色有些凝重。
韩信问道:“殿下担心的是”
殷诚道:“那就是西方世界的科技水平,很可能全面超越了咱们。若是到时候他们大举来攻,就算整个大炎的诸侯能够团结起来,只怕也不是对手。”
说到这又摇头苦笑,道:“更何况,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团结起来。”xx
殷诚说着,缓步而动,韩信紧紧跟上,道:“殿下所虑,不无道理,臣往日犹如井底之蛙,只把目光放在了大炎境内,未曾知道,这大炎之外,还有如此广阔天地。”
“这怪不得你。”殷诚脑子里回忆着彼得两个手下的话,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头:“其实从很久之前,我便注意到了大炎之外的事情。无敌舰队的事,我也早就知道,只是当时东宫的势力还很弱,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管那么多。”
“而且西方的势力也一直没有染指大炎,我也就懒得去在意。如今彼得出现在了大炎海域,只是靠着二十多艘改装的商船,便将卑国人灭了国,虽然这中间,刘秀和于谦的军队功不可没,但其威力可想而知,若是某一天,无敌舰队突然出现在咱们大炎海域之中,咱们会不会如卑国人那般,毫无反抗能力”
殷诚说的很慢,韩信在一旁聚精会神的听着,不敢插嘴。
这种事情,他已经没有办法给殷诚任何意见。
一来,他对海战没有任何经验,二来他根本不清楚彼得的船队到底实力如何。
第三,他对无敌舰队的实力更是连模糊的概念都没有。
知彼知己,方才能够百战百胜,他一个大将军,对敌人几乎没有任何的了解,想要给殷诚提意见,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
可他终究是殷诚钦定的三军大将军,名义上济州军的头头。
此时殷诚正有发愁之事,他这个大将军若是不为主分忧,难不成把机会让给刘邦那小子
“殿下,臣下倒是觉得,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推行济州改制。”
思来想去,韩信咬牙提出了这个方案。
改制之事,在这几天里的会议上,倒是也有人提过。
但却被众人举手否决了。
原因很简单,济州的钱粮不够,百姓们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改制虽然是一记效果十分好的鸡血,但是打完这针鸡血之后呢,钱粮的问题解决不了,百姓们分了地,连种子都没有,此时又马上要到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