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认为叛民对太子应该会很客气,毕竟太子爷可是他们未来荣华富贵的保证。这帮灾民造反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发财么?
还有的人认为太子应该在骁骑卫的掩护下杀出重围,已经脱离了危险,至于为什么还没回长安城,是因为其他原因。
梁羽总觉得事情很不对劲,哪里不对劲却说不出来。
在他的意识中,早就做好了梁俊回来之后,和他一决雌雄的打算。
上辈子他弑兄逼父才坐上皇位,这是梁羽怎么也解不开的疙瘩,如今上天给了他一次从来的机会。
而且这个朝代皇子争夺太子的位置乃是天经地义,如果自己不争,反而让人看不起。
梁羽有一种错觉,这是上天专门让自己弥补上一辈子的遗憾,成就一番完美帝业的安排。
自己耗费无数心血已经准备好了要和梁俊打擂了,谁知竟出现这种情况。
太子和自己还没有见面,就被一场意外打倒了。
梁羽感觉这是那么的不真实,让他难以置信。
可若说不去相信又有点自欺欺人,自己换成太子的处境,梁羽也不知道该如何破局。
五万多灾民,太子手里只有三千长途跋涉劳累不堪的骁骑卫。
别人不知道寿庆寺灾民的情况,梁羽可是一清二楚。
寿庆寺灾民里的那群白莲教余孽,可是在自己三万精兵强将围剿下逃脱的白莲教最精锐的反贼。
这帮人不仅能够突破自己的围剿,更是以溃败之军将自己派去追杀的五百士卒杀了个落花流水。
更有胆子在长安附近活动,蛊惑民心,段时间内就成了气候。
这种人正大光明并不是自己的对手,可一旦他们隐下去,想要彻底铲除,没有个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更不要说陷入他们的布置之中了。
梁羽皱眉思索着梁俊的破局之法,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
于是又顺着思路往上捋,灾民怎么能在今晚造反呢?
实在是太沉不住气了,这时候造反对他们几乎没什么好处。
毕竟程经今天可是送去满满二十石粮食过去,有了粮食,在,按照常理来说,灾民段时间内断无造反的可能。
这帮白莲教余孽究竟是使了什么样的手段,能说动灾民刚看到希望的灾民跟着一起反的?
不光梁羽想不通这件事,寿庆寺外的树林里,还有十几个人想这原因想的脑子都快炸了。
寿庆寺不大,但占地却很多,当初徐妙锦执意要来此地带发修行,原来的徐皇后是个宠妹狂人,直接让人把寿庆寺附近的地皮买了过来。
方圆十五里内不准有人家。
嘴上说是以防止有那些心怀不轨或者靠山吃饭的猎户樵夫上山来误打误撞打扰了徐妙锦的清修。
实际上是皇帝不想让其他男人靠近寿庆寺。
寿庆寺里的和尚也都是四五十岁,敲了一辈子木鱼,名声在外的老和尚。
因此整个寿庆寺周围保护的很好,树林茂密,盛产竹子。
灾民们在骁骑卫的带领下,就地砍伐搭建起一个个竹棚,虽然并不暖和,但总归是有个歇息的场所。
寿庆寺北边的树林稀松,刘三刀把大部分灾民安置在此地。
新搭的竹棚井然有序,个竹棚之间搭着一个大篝火,刘三刀让灾民安排好值班,保证篝火旁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看守。
一来防止篝火引燃周围树木,二来防止篝火熄灭。
这边最靠里的篝火旁围坐着十五六个人,再往北就是悬崖峭壁。
这帮人高矮胖瘦都有,男人居多,只有三个女子,不像其他棚子里像是孩子窝,这棚子内一个小孩都没有。
为首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干瘦老头,个字不高,一米五左右的身材。
穿着打扮和普通庄稼汉一般模样,可面上的阴沉加上一双如秃鹫寻尸的眼睛让人不寒而栗。
周围这帮人全都看着老头,营地外不时的跑来人,径直来到老头身边,在他耳边轻声念叨两句随后转身就走。
消息越来越多,来报信的人时间间隔也越来越大,直听的老头眉头紧锁,双手插在袖子中,看着篝火出神。
因为这棚子在最里面,并不引人注意,更不要说这会灾民全都聚集在寿庆寺门口,整个营地里除了病的不能动的外再没有其他人。
烈火燃烧劈柴的声音噼里啪啦的响着,老头干咳了一声,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本座不是给你们下令,三日之内不准再有任何行动么?”老头的声音像是从嗓子里挤出来,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老头话说完,周围更安静了,每个人都低着头,不敢看他。
“说话啊,你们平日里的能耐哪里去了?不是说自己是教中元老么?当年跟着教主在河北道如何覆手为云,在江南道如何翻手为雨。怎么今日却一句话也不说了。”
老头伸出手,拿起一旁的枯枝,挑了挑篝火,冷风吹进去,火烧的更旺盛了。
“虎王,你说说是怎么回事?”老头抬头看了看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中年男子。
那男子乃是白莲教四大护法之一,姓王名虎,因为脑袋比一般人大上很多,因此人称大头虎王。
王虎听到老头问自己,也不好再低着头,抬起手挠了挠硕大的脑袋,道“青阳使,您老安排的事情,俺怎么敢不听,您下午派人给俺们说,俺就让手下的兄弟全都回来了。”
白莲教中以教主为尊,教主之下以三位护教使者为尊,分为为青阳使、红阳使和白阳使。
护教使者之下乃是四大护法虎王、龙王、朱雀王、玄武王。
前些日子,梁羽带兵平叛,白莲教元气大伤,死伤惨重,教主被梁羽捉住,凌迟处死,红阳使降了朝廷,被关在天牢之中。
白阳使死在乱军里,被梁羽枭首挂在城墙上示众。
四大护法死了两个伤了一个,就剩大头虎王跟着青阳使来长安发展分教逃过一难。
这青阳使自从知道主教被朝廷灭了,就四处派人收拢被梁羽打散的白莲教众,一两个月里收拢了一千多人。
这帮人都是白莲教的死忠骨干,立志要为教主报仇。
只可惜一帮人异乡作战,人生地不熟,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根基再作乱,安心苟了十几天,一边寻找机会一边寻找食物。
整个炎朝烽烟四起,就关中之地还算太平,虽然各处关隘严防死守,可还是让不少灾民逃到长安城下。
长安城外的州县内不少操着外地口音的灾民,他们混在其中倒也没人怀疑。
这帮人原本就是靠着糊弄活不下去的百姓为生,一进入灾民圈子里如鱼得水,使出浑身解数,竟然还真成了些气候。
大头虎王王虎说完之后,身边这些白莲教骨干也都抬起头,大着胆子跟着迎合道“是啊,青阳使,接了你的法令,我们是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通知手下的兄弟,让他们全都不要再张扬。”
“青阳使,我是亲自一个兄弟一个兄弟通知的,他们现在全都在自己的窝棚里。”
这帮人你一嘴,我一言,叽叽喳喳说起来,全都说自己最听话,没有擅自做主。
这老头姓项,单名一个义,从小混迹江湖,十三四岁就加入了白莲教,算是白莲教中资历比较深的人物。
他看了看这帮人,心中明白,能活到现在还能被自己聚拢来的,都不是什么精明强干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