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前几天一吃完饭,刘文静突然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根据我在长安的眼线来报,户部侍郎沈云拟了一个折子,折子上写着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

梁俊一听这话,心里一咯噔,放下碗一脸严肃的看着刘文静。

刘文静也不搭理他,自顾自的扒拉着碗里的饭,道“我那天听太子爷一直念叨的,好像就是这六个字吧。”

一边说一边夹菜,也不知道是说给梁俊听还是自言自语“打土豪分田地,太子爷要造反,这沈侍郎这是要造反么?若是打了土豪,这炎朝还是能不能姓梁呢?他这折子只怕不是给皇帝看的吧。”

梁俊深以为然,这折子一定不是给乾隆那孙子看的。

打土豪分田地,这是要砸朝廷的碗,和天下士绅为敌啊。

如今天下虽然有了乱世迹象,可终究还是没有乱起来。

炎朝治理天下,全靠着这些地主老财,朝廷没有了这帮子人,政令都不可能出长安。

这沈云敢把这个折子交上去,早上交了,都不等下朝就得被拉出去千刀万剐。

可他不给皇帝,这折子是给谁的?

他自己用?不可能,他若是自己用,没必要写下来。

而且他只是户部侍郎,朝廷里不大不小的一官,又是平民出身,虽然和自己一样都是穿越者,可他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翻不起多大的浪来。

给别人?朝廷中哪个人敢接这个折子?

梁俊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沈云好生生的写这玩意干嘛。

左思右想不成,看着刘文静风轻云淡的样子,梁俊寻思,别是这孙子听到我说这六个字,编了瞎话来忽悠我的吧。

刚想试探,刘文静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来,开口道“十五日,寅时三刻起床,洗漱,早点油条两根包子三个”

梁俊一把抢过来,只见那张纸条上记载着沈云从起床到睡觉一天干的所有事。

“十六日,寅时一刻起床”刘文静又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来接着念到。

梁俊这时候再无疑惑,将手中的纸条扔给刘文静,心中好奇,道“你这天天和我在一块,什么时候接到的这些信息。你在长安到底有多少眼线,是怎么送过来的?”

刘文静收好纸条,看着梁俊,微微一笑,道“天机不可泄露。”然后接着投入剿灭碗中食物的战斗中。

打那天起,梁俊就开始规划自己接下里的发展。

沈云打自己离开京城,被程经从天牢里捞出来之后,就开始了穿越者造玻璃造肥皂的发家致富日常。

如今珍宝斋风生水起,自己可以说是晚了他一步。

不管这打土豪分田地是给谁写的,若是他们把这个大杀器祭出来,一旦成功,撇下自己可就不是一步两步的事了。

梁俊思来想去,辗转反侧,结合自己的长处和刘文静的各种信息。

终于制定下来自己要干的事情。

总结下来就四句话开银行,修公路,做物流,办报纸。

工业这块由沈云来做就行,自己不擅长,也没必要去做。

自己若是想赶超沈云的步伐,回到长安之后还能坐稳太子之位,须得把这四件事做好。

开银行不用说,当年做海盗,抢了那些个钱要想办法洗白,自己那个倒霉催的上司陈寒明里暗里没少帮自己的忙。

梁俊也借着这个机会没少和世界各大银行打交道,对于银行这一系统还算是有些了解。

修公路自然不用说了,梁俊出身工程世家,家里的亲戚不是包工程就是干路桥,以往暑假没少往工地上跑。

金桥银路这话听的耳朵根子都快磨烂了,如今又在凉州,丝绸之路就在眼前。

只要打通了长安到西域诸国的道路,光是珍宝斋这一头,不用十年,自己就能靠着他把修路的钱赚回来。

至于物流,只要丝绸之路修好了,手中有了钱,就能继续修路,以修养修,有生之年把全国的路全都修一遍。

不说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大事,光是收过路费和走物流都能慢慢的把工业体系建立起来。

至于办报纸,生在新世纪,长在红旗下的梁俊可是深知舆论的重要性。

又有陈帆的例子在前,自己若是能够掌握了天下的舆论,那时谁忠谁奸,谁好谁坏,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至于股票证劵所、彩票这种东西,只怕到时候自己不做,沈云也会建立起来。

就算沈云不建立,谁知道有没有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学博士也跟着穿越过来?

反正这种事也没什么本钱,谁先提出来谁赚便宜,做出来放那也没什么损失。

梁俊出神回想的这会,罗账房已经把证劵所和股票说完了。

楼上楼下的人听完罗账房的话,不少人脸色凝重起来,更多的人则是一脸懵逼。

为啥?因为没听懂。

什么玩意就买交行的股票,然后就等着他涨价,然后卖出去就能赚钱。

罗账房也有些纳闷,自己说的挺清楚啊,怎么就听不懂呢?

得,听不懂就听不懂吧,当时太子说了半天,自己也琢磨了很久才明白过来。

股票听不懂没关系,太子也说了,这玩意就是个彩头,成不成都无所谓,后面还有一个票。

当下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诸位,这股票不着急,就算证劵所开了,股票也不会马上发行。但是接下来的这个,本月就会施行,到时候诸位可以参与进来。”

众人一听还有,脑子都涨了,刚刚说的还没明白了,怎么又来了。

只听罗账房声音有些嘶哑,高声道“本月会发行一期,叫做丝绸之路彩票,简称路彩。”

临近十二月,自打太子离开长安,整个京师过的都不太平。

大炎朝九五之尊梁三爷把自己关在大明宫内的朝阳殿中,已经有十天没有见任何人了。

文武群臣战战兢兢,这些日子里,谁也不敢生事端。

这一日,寒风萧瑟,天空中漂着一些寒雨,打在脸上,有些作疼。

若是眼疾手快去摸,能摸到雨水中混杂着细小的冰块。

守门的兵卒抬起头看着天,喃喃道“今年若是下了雪,那可就是天恩浩荡了。”

旁边的伙伴叹了一口气,道“是啊,若是再不下雪,明年关内定然是有蝗灾了,到时候老天爷还不知道要收多少人去。”

两个人说着,打远处来了一点灯火,知道是来上早朝的官员到了。

连忙站直了身子,风吹雨打不动分毫

建福门外那一点灯火越来越大,离了近了,这两个兵卒看了看。

这是左相的轿子。

到了近前,轿子落定,左相家的管家打着灯笼到了建福门口。

见了两个士卒,施了一礼,道“廖兄弟,张兄弟,哥俩,辛苦辛苦。”

这看门的一个叫做廖忠庭,一个叫张云起,见了这管家也赶忙回礼,道“方管家辛苦。”

管家也姓方,叫做方正,乃是左相方护的族中兄弟。

虽然有俗话叫宰相门前七品官,可见了看门的这两人,却没有宰相门人的架子。

往日里天天陪着方护来上朝,建福门前的这些守卒全都熟悉了。

三人站在门口说着话,方护的轿子停在一旁。

“要不请阁老进待漏院去吧,眼瞅着这雨越来越大,阁老上了年纪,受不得风寒。”张云起性格活泛,看着远处的轿子说道。

史上第一绝境》小说在线阅读_第24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蓝火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史上第一绝境第24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