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见张大爷了吗?原先他不是这个样子,躺在床上都起不来,几乎就是等死了。是我夫人带着人过去帮他,让他重新站了起来。
张大爷对我们讲的那些话,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啊!
我希望,你在日后经营你的公司的时候,好好想想张大爷的那些话。”
周朝阳还是不能理解姚远的意思,不无担忧地说:“这个时代,在我看来,没有钱是不行的。也希望姚总能好好想想我的话,所谓忠言逆耳,希望姚总能够理解。
再者说,这天下大的很,姚总想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改变什么,在下觉得,有些过于高估自己的力量了。”
姚远听了,就愣怔了一下,然后才微微一笑说:“伟大领袖教导过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周朝阳就不再说什么,告辞出来了。
姚远并没有留他吃饭,他只好在回宾馆的路上,随便找一家餐馆,吃饱了再回去。
回到宾馆里,躺在床上歇着。他这一天可着实累的不轻。
在床上躺着,回味这一天来姚远说过的话,越想,就越觉得姚远好像看透了他一般,话里有话。
这个姚大傻,可并不像张建国说的那样,只是胸怀大一些。他忽然就发现,姚远今天要他做的事情,和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暗含着哲理,似乎是在告诉他一个什么道理,又似乎是在告诫他什么。
难道,他果然就看透了他这次过来,是另有计谋?
但不管怎么想,周朝阳都觉得,这个姚大傻不简单,心思缜密,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好对付。
他问他做了好事以后的感受,其实是在告诫他,不要做坏事。
的确,人做了好事以后,心里会有一种高尚和快乐的感觉,这个周朝阳也有,只是不肯说出来。
他之所以不肯说出来,恰恰证明他内心里有鬼,不愿意去承认这个快乐的感受,这是他的本能反应。
可恰恰是这个本能反应,让他在姚远面前,彻底暴露了自己内心里的真实想法!
姚远是不是凭借这一点,就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他不敢确定。
他回答姚远之后,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已经晚了。他最后设身处地为姚远担心,其实就是在为自己这个失误寻找掩护。能不能藉此骗过姚远,就只有天知道了。
周朝阳越想就越害怕。如果姚远果然如他想象的这般精明,那他后面的计谋,恐怕就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周朝阳知道,这样盲目推理下去,恐怕自己连将来实现自己计谋的勇气都没有了。
一来是他内心里会承认,他斗不过姚远而彻底失去实施计谋的勇气。二来,做好事为善的感觉,让他有彻底推翻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念的冲动。
两下里的思想动摇,让他陷入了烦乱之中。
这时候的张建国,已经在南方的一个沿海小城安定下来,从附近渔港里批发些鱼虾海鲜,到市场上贩卖过日子。日子过的,看起来十分凄惨。
其实,他手里不是没有钱,就是特意闹这么一副凄惨相,防备着姚远派人过来查他。
为取得姚远信任,周朝阳是把他的去向,告诉了姚远的。
只有他过得凄惨了,姚远才可能饶过他。毕竟苏春荣是因为他而死的,这是一条人命啊。
尽管他现在还猜不透苏春荣到底和姚远是什么关系,但从表面迹象看,姚远对苏春荣还是十分重视的。如果姚远为了苏春荣来找他复仇,他希望用这副凄惨相来骗过姚远,让姚远可怜他,放过他。
他这还是残存着一丝侥幸。如果他知道姚远和苏春荣真正的关系,恐怕早就选择隐姓埋名跑路了。
姚远根本就不可能原谅他。
他当初想象的不错,自己分布在不同城市里的四个女人,总会有一个是对他真心的。就算他一贫如洗了,也会有人死心塌地跟着他。
他还是高估了自己。四个女人,竟然没有一个肯跟他的。而且,有孩子的两个女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要抚养费,自己不跟他,也舍不得孩子跟着他。
一个选择了与阴谋诡计为伍的人,自己最相信的女人也不敢相信他,甚至担心孩子跟着他也学坏了。
孩子毕竟是当娘的身上掉下来的肉,谁都不肯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来养。
混到这一步,孤家寡人,张建国也不免有些心灰意冷,感叹世态炎凉。可你也不看看,你当初是怎么做的?你大凡拿出一点的真诚来对待你的女人,何至于四个人都没良心,都不敢跟着你呢?
女人需要的是一堵墙,一堵可以让她依靠,有安全感的墙。你光搞阴谋诡计了,谁敢相信你呢?
你们对不起老子,就别怪老子对不起你们!心灰意冷之下,他连孩子的抚养费都不给了,干脆躲到这个不起眼的沿海小城里来过日子了。
孩子有个屁用,在这俩臭婆娘教育之下,就算将来大了,都不见得认他这个爹,他何苦花钱替别人养孩子?
随着年龄增大,张建国倒是越来越像他爹了,疑神疑鬼,六亲不认。
现在,除了周朝阳,恐怕没人知道他在哪里了。
姚远只托周朝阳带给他一句话:倘若苏春荣不死,她会跟着你的,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
张建国听到这句话,默默无言了许久,一天没出门做生意。至于他心里想什么,就无从知道了。
姚远也不关心他心里想什么。他只是在琢磨张建国现在的心态。
他心里一定知道,像姚远现在这样的身份,不会冒着违法的危险,来对付他这样一个小人物,干掉他替苏春荣报仇。这个很可能会把自己搭进去,太不值得了。
他走的这一步,大大出乎姚远的意料。
在姚远看来,对一个富裕了很久,锦衣玉食的人,最大的惩罚不是置他于死地,而是剥夺他的财富,让他重新变得一无所有。
当他由荣华富贵当中走出来,再次成为穷光蛋的时候,那是比死都难受的一种体验。
为什么当年许多破产的富人,宁肯选择自杀也不愿意活着?就是不想再次经历贫穷的苦难,再次被别人瞧不起,当下等人。有勇气的人,基本都会选择自杀。
姚远觉得,张建国是个有勇气的人。他敢于这样一无所有,整日风吹日晒地活着,同样违反他的设想。
所有的表现出来的东西,都太反常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他相信周朝阳,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看到周朝阳的第一时间,他就想到了这是一个针对他的阴谋。因为张建国不可能选择做一辈子穷人,那么,就说明他心里存着反败为胜的希望。
那么,这个希望,又是什么呢?姚远想不明白。
其实,他心里反而希望张建国在布置一场针对他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