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纺织品的特性和成型过程、结构,对服装设计选取布料来说,帮助还是很大的。抗抗学别的没兴趣,学这个有精神,恨不得让邵玲把知道的都告诉她。
别的姚远会啊,这个他不会。姚远不会的,抗抗没有指望,就得自己学会了才行。
腊月二十八,小慧自己开了服装厂那辆没鼻子的卡车,车上还跟了两个村里的棒小伙子,来矿机给姜姨送东西了。
山里的山楂、苹果、干蘑、核桃、板栗、花生,给姜姨弄一堆来,把姜姨的厨房塞的满满的。
这时候,抗抗和美美都不去上班了,小慧就在这里住下,姊妹三个一起出去逛城,看电影、吃好吃的。今年又多了一个邵玲。
直到大年三十早上,卡车再回来,把小慧给接回去过年。
到大年初三,姚远就和抗抗、美美一起骑车去小慧那里走亲戚,也是带一堆城里的东西。
今年邵玲跟着,姚远的摩托就没法专门带东西,得载抗抗了,东西就带的少些。
其实,大家也不是为了这些东西,主要就是要保持这份亲情。互相这样走动着,亲情才不会断了呀。
小慧二十八来了,中午就由小慧做饭吃。
这做饭的手艺好像也跟天分有关。
姚远做饭,只能严格按着菜谱来,就差买个天平过来,将所有佐料都用天平秤了。
人家小慧就不这样,好像天生就心里有一样,程序大致和菜谱说的差不多,但完全按着自己的心意做,做出来就比姚远做的有味道。
吃饭的时候,姜姨就感慨:“我这俩闺女,就没有一个会做菜的,都心粗。我是真羡慕慧儿,我咋就生不出这么心巧的闺女呢!”
姚远就心里暗笑,你就不是慢性子的,估计我那打仗出身的老丈人,性子也不慢。你生的闺女要是跟小慧一样可以沉住气,那才见鬼了呢!
人家小慧会说话:“那我就给你做闺女吧?从今往后啊,我就喊你叫妈了,行吗?”
这句话把姜姨给乐的,一个劲点头说:“好,好啊,我早就想认你当闺女呢!”
从这里以后,小慧叫姜姨就叫干妈了。
吃过了饭,大家坐着说话,仨闺女商量着把姜姨哄到城里去逛逛,顺便给姜姨买过年的衣裳。
姜姨思想保守,怕老又专门往老里打扮,抗抗和美美则是怎么显年青怎么给她买衣裳。
为这个,姜姨是不愿意跟着俩闺女去城里的。
可今年不行,小慧认她当干妈了,得给干妈买衣裳孝敬她,她也得给小慧买见面礼啊。黄金八十一克了,听说过了年要涨钱,姜姨就惦记着给小慧买套金货当认干闺女的见面礼。
人家小慧可是比她大傻女婿还有钱了,东西轻了拿不出手,再说姜姨也有钱。俩闺女一个比一个出息,也用不着她攒钱了。
大家商量着咋出门?最后就定下来,美美带着姜姨,抗抗带着小慧。姚远就领着摇摇和媛媛做公交逛公园,看老虎和猴子。
三线城市里,公园里最大的动物就是老虎,其余大象、熊猫、长颈鹿,一概没有。
另外,还有个儿童乐园,里面有滑梯,旋转木马,带轨道的小火车。没有蹦床,也没有碰碰车、过山车,连旋转升空的火箭都没有。
但就是这有限的几样玩具,摇摇和媛媛也高兴的不得了,估计玩一天不成问题。
姚远也就只好陪着两宝贝闺女玩一天了。
不仅陪着玩,还得给闺女们照相留影。
抗抗好照相啊。七八年,市场上刚出120的,显像口在顶部的那种黑白照相机,姚远就买了一台来,后来嫌这东西不方便,就又买一台135的,和现代照相机就差不多了,光圈和焦距调起来方便多了。
而且135的相机,是出长方胶片的,将来有彩色胶卷了,还可以照彩照。
大家准备好了刚要出门,原来计生办的于主任就推门进来了。她和姜姨是多年的朋友,抗抗逃脱了绝育手术,也是她的功劳。
于主任属于职员干部,在那时候要到五十五才能退休。可计生办当时的工作太重要了,于主任年纪大了,不适合再干下去,就到了工会领导下的调解委员会当主任去了。
这调解委员会,管的事儿也不少,职工闹矛盾吵架,两口子离婚,不孝敬老人……总之,凡是不和谐的事情,都归于主任管,就跟现在一些电视里报的,那些管闲事的大妈们差不多。
但这些事情,管起来也没啥好坏标准,于主任变于大妈,等着到年龄退休也就是了。
于主任是来找姜姨借压小饼干的模子的。过年了,她打算给家里的孩子们做些小饼干。
那个模子是刘二赶给姚远刻的。在一块长方形的,结实的榆木上,雕刻了许多动物和花卉的样子,排成两排,有小鱼、小兔、小象、小鹿,还有花生、桃花和梅花,栩栩如生。
刘二赶还把那块榆木的后半部分刻了个带收腰的手把,方便拿在手里。
这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农民,不仅会刻饼干模子,还会刻篆字的印章,会画工笔的美人,蝈蝈笼子编的也十分漂亮。
现在,刘二赶已经不赶驴车拉粪了,他在城里姚远公司的那个明清小楼的楼下,在街道上摆了个小摊,给人家刻印章,夏天也卖蝈蝈笼子,有时候还偷偷给人家算命。
当然了,有姚远关照着他,老头热了冷了的,都缩在姚远的屋里,两人喝茶聊天,有生意再出来。
在姚远眼里,这就是一个被埋没在农村的才子,认识金文小篆,古书上许多难懂的句子和不常见词汇,姚远都得向他请教。
这样一位有着中文教授级别知识的老人,竟然在农村赶了一辈子驴车,实在是可惜了。
可老头安于现状,无论是动乱年代赶驴车还是现在摆小摊,都过得十分自得安逸,没有对生活抱怨过一句。
这是姚远想学都学不来的本事。
至于老头为啥胸怀如此学问,却隐于村野?姚远用了各种方法试探过老头,却没有老头阅历丰富,被一一识破,顾左右而言他了。
这恐怕是姚远穿越过来,在学识和心计上,最能让他佩服的一个人了。
于主任原打算是借了饼干模子立马就走的,姜姨一句话又把她留住了。
姜姨看见于主任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红印子,就奇怪问:“老于你脸上这是咋了,跟谁打架了?”
于主任一听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嗨,别提啦。这大早上起来,六村就给我打电话,说张顺才家里吵架。这大过年的,我也懒得过去。可那边村委会一个劲催。咱干着这个调解的差事,不去又不好,我就过去了。
到张顺才家一看,好么,他大儿媳妇和他媳妇撕吧到一块儿了,张顺才躺在地上,嘴里一个劲吐白沫。
张建军这个畜生玩艺儿,他能坐在一边不管,还看着他媳妇和他妈打架,嘴上还一个劲儿笑呢!你说这还是个人玩艺儿吗?
他不管我不能不管啊,我就上去了,把她们俩给拉开。她这大媳妇儿不亏干铸造出身的,有把子力气,一巴掌过来,手上的指甲就在我这脸上过去了。得亏我躲得快,要不然得给我脸上来道长口子,火辣辣地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