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可那是公家对公家,姚远是私人对公家,能拿到需要的货,而且是最低价,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了,还想着赊账,那根本就不可能。

后来,有姚远这本事的人,靠领导批条,一个个都成了家财万贯的“倒爷”。

姚远虽然知道这个比做服装发财快,却不打算这么干。

这么干,让姚虎的部下犯错误,对不住死去的姚虎夫妻。他宁肯一点点,清清白白地白手起家,不能给他们夫妻脸上抹黑。

买齐了所有的东西,三千块贷款就花差不多了。这还是他来采购,拿到了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成本价。换做别人,五千块钱都不见得能够做到。

他又把自己手里仅有的一千块钱留给小慧。因为他知道,小慧刚开始创业,想不到的,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宁肯自己难一点,也不要让小慧为难。

从和小慧在她屋里单独呆了那一晚上,姚远心里对小慧的感觉就完全变了,几乎就像心疼抗抗一样心疼小慧了。

因为他已经明白,小慧要冒风险贷款来办这个服装厂,完全就是为了他。

那个晚上,他完全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小慧对他的爱。

可是,他不能接受这份爱。但他也不想辜负小慧对他的爱,他应该用对小慧更大的关爱,来回报人家。

姚远就是这样一个人,你敬他一尺,他会敬你一丈。相反,你想着算计他,迫害他,你就等着他慢慢算计着报复你吧,你毒他会比你还毒。

当然,他的毒都是有计划有步骤,那种有头脑的人的阴毒,而不是嗔呲必报,明火执仗的那种没有品味,二愣子一样的毒。

那不是毒,那是冒傻气。那样的话,他就算穿越回来,也会和姚叔差不多,没多大用处,还是一个真正的傻子。

小慧这么爱他,为他什么都肯做,他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尽最大努力,给她减少困难,能让她少吃一点苦,就少吃一点吧。

所以,他把这些采购的事情都包下来,替她做好,又用矿机的解放卡车,给她拉到路边上。

到了这里,把这些东西运到村里去,姚远就无能为力了。

他从这里走的时候,小慧就和他说过,拉到这里就行了,剩下的她来想办法。

他已经在城里给村里打了电话,她小叔是支书,办公室是有电话的,小慧知道他到达的时间。

可是,他到了的时候,公路两边却没有一个人影。

小慧别再把时间给记错了吧?

正在姚远和司机等的有些焦急的时候,路边两个小山包间的小路上,出现了一队人群,领头的,正是小慧。

小慧立在高处的山坡上,就看到了远处公路上,那辆停着的卡车,姚大哥已经来了!

小慧冲着卡车拼命招手,高声喊:“姚大哥——,我来啦——”

姚远也看到了小慧,从车上下来,也冲着她招手。

仅仅几天不见,他竟然有些想小慧了。他知道自己心里这个念头是不对的,可是,这是他不能控制的。

小慧带了五十多个小伙子过来,几乎就是村里全部的壮劳力了。

他们走到跟前的时候,姚远就吃惊地问:“从哪儿找这么多人啊,村里不出工了?”

小慧就冲着他笑,那样子很甜,这是姚远从来没有注意到的。

小慧说:“都要分田到户了,还出啥工啊?小叔让我堵在家里,好一顿收拾,后来我爹也去了,还有我娘。他把知青那房子给我用了。今天,还是他在村里大喇叭里广播,才来这么多人,我可没这么大的面子。”

姚远看着小慧,就有些心猿意马,他立刻收敛了心神,把一摞账单都给她,和她介绍买的东西。

说到缝纫机,姚远就说:“厂家现在已经不准备生产这种老式的了,要改电动的。这十五台都是库存,才五十块钱一台,比市面上便宜接近一半呢。我估摸着,有这十五台,你暂时也就够用了。电动的速度快,还节省人力,以后如果要扩大生产,还是要买电动的。”

小慧就说:“村里没电呀?”

姚远说:“快了,很快就会有电。将来你挣钱了,可以先投资把村里的电装上。”

两个人说着话,看着大家卸车。小慧一家人都跟来了,还有不少丨妇丨女,帮着男人们往下卸缝纫机。

女人们仔细,在一边看着男人干活,唯恐把这些贵重的机器给磕碰了。

村里的一辆驴车和两辆马车也都来了,大家把布匹都装到车上,剩下的缝纫机一类大的东西,就用扁担抬着。

姚远把最后的一千块钱,放到小慧手里,叮嘱她说:“该花钱的地方,就不要考虑节省。钱不够了,就打电话,我来想办法。”

小慧有些担心地问:“你把钱都给我了,你咋办呀?”

姚远就冲她笑笑说:“我在城里,怎么都好办。实在没钱,我就去找马叔借,他是大官,肯定有钱。”

小慧知道姚远是说笑,但这时候和姚远客气,就显得两个人关系远了,就把那一沓钱都接过来。

最后,小慧就问姚远:“你不跟着回村了?”

姚远就说:“不了。我回去,也得准备店铺开业。”又嘱咐小慧,“要是有事儿,就用村里队部的电话给美美打,告诉她我就知道了。如果一月出不了衣裳,就俩月,千万别心急。”

小慧说:“你放心吧,一月以后,我一定把第一批衣裳,给你送到城里去!”

小慧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卿卿我我的时候,她得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办厂上。

目送着姚远坐卡车走远,她就带着大家,跟当年八路打了鬼子伏击,带着战利品回村一样,带着大家,排成队伍,浩浩荡荡回村了。

当年知青住着的那个大院子,在村东头的半山坡上,是个单独的院子,也是用石头干打垒建起来的,有东屋和北屋两排房子,分别住着男女知青。

当初知青来的时候,并不是住在这里,而是住在村中间的大队部跟前的房子里。

可是,这些知青忒调皮了,来了半年功夫,村里的鸡和狗就都遭了殃。先是偷各家的鸡吃,后来连狗都给弄死,填了他们的肚子。

王四福还想跟他们理论,他一个农村人咋理论的过这些城里人啊?

知青们反咬他一口,说他纵容农户养狗养鸡,是故意不割资本主义尾巴,纵容资本主义发展,是严重的阶级立场问题,要斗争他。

而知青们吃鸡吃狗,自然就是光荣的无产阶级表现了。

王四福理论不过,自己还差点给拉到台上斗争了,只好乖乖闭嘴。

最后,他就想了一个主意,在村东半山坡上,专门为知青盖了房子,哄着他们搬过去,从此和他们划清界限。

从此之后,村里防知青,就跟当年防鬼子差不多了。

你不干我干》小说在线阅读_第1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要吃饭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不干我干第1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