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些动物,也是这两年才开始喂,那两年割资本主义尾巴,不让个人饲养。

猪就只能喂两头,再多了供不上它吃。

鸡有十几只,这东西不太耗粮食,山上拔些蛐蛐草,掺了糠就能养。冬天没啥东西喂,就撒出去,让鸡们自己找草种子吃去。

鸡们在院子里到处跑,拉的到处是鸡屎,再加上屋角猪圈里那两头猪的臭味儿,整个院子里的味道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农村人习惯了这味道,也就觉不出什么来了。

这幸亏是姚远自己来了,要是抗抗跟着过来,只这味道她就不见得能呆住。

但话说回来,抗抗也在这样的农村里插过队,没准儿也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和味道也说不定。

院子里有北屋和东屋两排房子,小慧的父母和兄弟分别住着。

小慧家里只有一个弟弟,还有个妹妹也跟小慧似的挺漂亮,嫁了山里煤矿的一个矿工,日子还过的不错。

小慧的父亲和兄弟是见过姚远的,见小慧忽然领了他回来,吃了一吓,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待小慧说明白了来意和为啥过年没回来,大家这才松一口气,让姚远到北屋堂屋里坐着,父子两个人陪着喝水。小慧妈也在堂屋里,在灶台边上点火准备晚饭。

姚远过来的时候,知道农村日子还不富裕,在车站上等车,就买了些礼物,还有烧鸡、香肠、烤肉一些吃的,这时候就都拿出来。这样,小慧妈就用不着为来了客人,自己没啥准备而发愁了。

那个时代,山里农村的房子,基本都是这种石头干打垒建起来的,里面抹了一层掺了麦秸的黄泥,也不用石灰粉刷。屋里暗,乍然从光线明亮的外面进来,感觉只是一片昏暗。

公正地说,小慧家的房子在这村里就算好的,至少里面抹了掺麦秸的黄泥墙皮。

还有许多人家,连这层黄泥墙皮也没抹,里外都能看到石头,且有些地方,透过墙上石头的缝隙,能够看到外面的亮光,撒气漏风的。

干打垒房子,窗子也做的很小,用窗户纸糊的,没有玻璃。

窗户小了,冬天风进来的少,屋里就暖和些。但墙上的黄泥本身就吸收光线,再弄这么小的窗子,屋里就很黑暗了。

所以,来了客人,大家就只能迎着门坐在堂屋里,只这个地方因为迎着门,门打开以后,亮堂一些。

所以,就是在这乍暖还寒的冬末春初,堂屋的门也是要开着的。

当然,屋里也不会像矿机的宿舍一样,要生炉子。农村人买不起煤。

有条件的,只是在临睡觉的时候,往垒在堂屋里,用来做饭的灶台里塞些柴禾点着了,烟道通过里屋的土炕,把炕暖和一下,就趁着土炕暖和,睡下了。

这也怪不得小慧在姚远的东屋里住着,冬天不生炉子,她都觉得很享福了。

同时,姚远也一下子理解了,为啥小慧这么好一个姑娘,可以如此委屈自己,肯嫁给张建军那个混蛋了。

小慧让父亲和兄弟陪姚远在堂屋里坐着,自己就去找她当支书的小叔去了。

没一会儿功夫,支书就趿拉着一双破解放胶鞋,跟着小慧过来了。互相介绍了认识,在堂屋一起坐下,姚远就拿出烟来,递给支书。

姚远虽然不抽烟,可出来办事,还是要带着烟的。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抽烟。特别是农村,连十几岁的孩子,都烟不离口。

支书平时抽自己种的旱烟,这锡纸包着的烟倒很少抽到。当下就对姚远恭敬起来,把烟接过来自己点上,坐着和姚远聊天。

支书在小慧他爹这四个兄弟里,排行最小,叫王四福。小慧爹是老大,就叫大福了。

姚远就对王四福说:“小慧一直在我那里跟着我干,现在自己挣工资,工资一月五十多块,比城里工人挣的都多,这个叔你应该知道吧?”

王四福虽说是小慧的亲叔,可是农村人也遵守财不外露的规矩。小慧在外面到底挣多少钱,父母是不许她说实话的。

可大家看着回村的小慧,打扮的跟城里人一样洋气,就知道小慧这钱没少挣。

如今,听说给小慧开工资的那个主家来了,王四福当然就把姚远当老板看了。

听到小慧一个月可以挣五十多块,支书心里也是暗暗吃惊。小慧挣一月,他这个支书得挣俩月啊!

嘿,你说这小慧她爹,我们家这老大,还真是抠门到家了!

王四福听姚远这么说,心里就有些生气了。

小慧挣这么多钱,他上月问小慧爹要一百块钱给队上垫树苗钱,他愣说没有!

好你个老大,你等着,我和你没完!等人家走了咱再算这笔账!我借钱是为队上,又不是为自己,又不是不还你,用得着这么抠吗你?

当下他得先应付姚远。

王四福也不好意思说不知道小慧挣多少钱,就含混着说:“知道,知道,小慧跟着老板你,发财了。”

“老板”这个词儿,是今年才流行开的,想不到他还知道用。

姚远这时候为取得他的信任,也只能猪鼻子插葱——装相了。

他就跟王四福说:“小叔啊,现在国家允许发家致富了,你这当支书的,就不想点法子,让大家都挣点钱,过富裕日子?”

他跟着小慧过来,也就随着小慧叫王四福小叔了。

王四福才四十岁出头,脸上却已经写满了沧桑,看着跟城里六十岁的人差不多了。

他们那一代农村人,响应号召战天斗地,修水库,建梯田,全靠人扛手抬,一点机械没有,算是出了大力,受了大罪的,长相老是必然的。

王四福听姚远这么说,忍不住露出一脸苦笑,那脸上的皱纹就更加显得深刻与浓郁。

当下他叹息一声说:“谁不想发家致富啊?可咱这穷山沟沟,除了石头就是石头,连个树都难养活,总不能砸石头卖钱吧?那个太便宜,全队的人都干那个,还不如种地划算!

今年县里让把山上的梯田不种了,种苹果树苗。可这苹果不是当年种当年收啊,少说得等三年。这三年,大家伙不种地吃啥?

再说了,这山上没有水,靠天吃饭,种苹果,能活吗?净瞎折腾!”

现在农村的基层干部,对上面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的瞎指挥,已经敢发牢骚,说自己的意见了。

这在以前,一句话不对就上纲上线的时代,是从没有过的。

虽然还是集体出工的公社形式,但干部们最敏感,知道上面的风向变了,要发展经济,不再以斗争为主,就敢于说真话了。

姚远就问:“要是依着小叔,咱们怎么干才能富裕起来呢?”

王四福就嘿嘿两声说:“这个呀,得问我大哥,他可是咱这村子里的能人,啥都懂得。生这俩闺女,一个比一个有出息,都成摇钱树了!”

王大福就说话了:“老四啊,你也不用拿话捎带我。不就是你要一百块钱,我没给你么?这一百块钱,你要是自己使,我二话不说,就是没有,砸锅卖铁我都给你凑齐。可你让我垫苹果树苗钱,那不是拿着钱白白往井里扔?我扔井里还听个响呢!”

你不干我干》小说在线阅读_第1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要吃饭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不干我干第1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