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阿雯相约赴小城观光。
晚上可不许欺负我啊.
阿雯主动挽起我的手臂,热情似火,边走边将头倚靠在我的肩膀处,柔软的前胸偶尔不经意地靠到我的身体,由不得你不浮想联翩。
我们今天的亲昵胜似久别的情侣。
她一路笑眯眯地,一副轻松自得的样子。
哪里会,疼爱还来不及呢。我说,今晚我要娶你啊。
我边说边购置快速铁路的车票。
阿雯拒绝了我的慷慨。
她说,讲好的AA制。入乡随俗。
UK的快速铁路不见得快过我们的高铁,但是拖挂车厢之少却是我国望尘莫及的,仅仅有3节车厢。
我觉得有种享受国内专列待遇的感觉。
在UK,2—3节车厢的列车司空见惯。
我不时向车厢衔接处张望。
不必担心你的行李,在UK,还没有那末多偷盗行李的记录。她提醒我说。
在UK ,无论是长途的火车还是汽车,行李和大件的背包统一放在车门入口公共行李架上。
在国内,放在眼皮底下还担心遗失呢,何况是存放在看不见的过道里。
我始终有些忐忑。
不是我小气,可能是出门在外过于谨慎。
小城很美。
古老而现代。
我很欣赏比比皆是的几百年前的哥特式建筑。
更欣赏郁郁葱葱的森林,蜿蜒的河流,奇美的鲜花。
远达天际的草坪。
对对情侣休闲地相拥。
温馨而浪漫。
你爱我吗?她问。
古老的话题。
我爱你。我攥紧她的手。
我感觉到了心灵的回报。
可是,我没有你想象的那末好哦?
那,我也爱你。
一字一顿。
网上预定的家庭自助公寓很整洁,也很便宜。
致电后,女房主很快来过一次。
热情,礼貌,友善。
逐层交待,细心周到。
一楼入住的两个房间,是一对法国情侣和另一位韩国男士分别预订的房间。
二楼三个房间,我们预定了两个房间,两名远道旅行的印尼中学生入住一个房间。
自助餐厅在三楼。
所有食品饮料等在冰箱里或储藏柜中,自助。
酒水,家庭自助公寓按规定不提供。
但是,家庭自助公寓对面有个古老的酒吧,很值得一坐,晚9点到12点开放,酒水限售至11:45,酒吧打烊后,如果需要,你们也可以购外卖酒水回到三楼自助餐厅聊天。
祝你们晚上愉快。
欢迎以后还来,女房主与我们逐一相抱告别。
留下钥匙。
钥匙如何给你,明天?我问。
微笑。
放在卧室床头柜上就好。
温馨而亲切。
说句实话,国内的宾馆从高档到低端,我见到的大多是讲得流利但生硬的专业套话,冰冷而刻板。
对面的酒吧古老,豪放,甚至狂野。
风琴的曲调舒缓而悠扬。
盛装的男女热情而奔放。
素不相识的人们,引吭高歌,时而高昂,时而激扬。
不相识的游客,举杯相邀,忘情的纵声合唱。
一曲又一曲。
一杯又一杯。
夜晚的酒吧,完全不同于白天所见的世界。
无论你是远道的游人还是小城的宾客,都会很快地沉浸在这难忘的氛围中。
只有酒,只有歌。
在侍应生将要限酒的提醒声中,我们恋恋不舍地外购了四扎啤酒回到家庭自助公寓。
我没喝多,但我走路的确有些不稳。
我有些兴奋。
阿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举杯欢歌。
在这浪漫的季节。
在这美好的晚上。
美丽的阿雯,
就依偎在我的身旁!
回到餐厅。
两个印尼男生正在聊天,看到我们,腼腆地寒暄几句,端着饮料告辞下楼。
我和阿雯举杯相庆。
为了我们异国相识。
为了我们异国相爱。
为了我们什么都不为!
美好的记忆。
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只有快乐......
这快乐如此之短暂,以至于我还没有回过神来。
第二天早晨。
昏昏沉沉。
我去敲阿雯的房门。
没有回声。
餐厅,见到了阿雯。
两个印尼男生坐在靠门的位置,边吃煎蛋,边喝着牛奶。见到我,点头微笑,算是致意。
我说声早。
阿雯独自坐在靠窗的墙角。
憔悴,冰冷如霜。
你早来了啊?我问。
嗯。低着头,几乎听不到的鼻音。
慢慢地吃着果酱面包,喝着生牛奶。
一副有气无力、漫不经心的样子。
咋啦?我问。
没。冷冷地白了一眼。
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要烤肠和烤面包吗?煎蛋?
不需要。我自己会。
我不解。
你们慢用,两名印尼男生微笑着打着招呼。
他们说,他们是利用社会实践调查的机会一路远行,还将走到几个城市,很高兴能在美丽的小城遇到我们,他们听到汉语感到很亲切。
他们说,他们都是华裔。但是,仅仅会一点点汉话。
他们的汉语不如他们的英文。
谢谢和我们的巧遇。
之后,大家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