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商界大佬对于乾隆玉玺都非常有兴趣。
这可是皇帝用过的东西啊!
华夏自古以来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做什么?做官!
身为官僚集团的总扛把子,皇帝用过的东西,总是让无数人眼热!
人人都想拥有,沾一沾帝王的贵气。
哪怕是亡国之君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都能卖出高价。
何况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是一个太平皇帝,治武功勉勉强强。
而且乾隆的物品存世的不是那么多,玉玺更是少之又少。
当年满清丧权辱国,先是鸦片战争一败涂地,然后二次鸦片战争发生,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不知掠夺了多少珍贵物。此后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更是将许多物带走。
再加满清的皇陵被摸金校尉孙殿英光临过,乾隆的陵墓更是孙殿英的首选,乾隆的玉玺因此遗失大半,一些甚至流传海外。
这一枚乾隆玉玺很可能是从海外流传回来的。
若是戴着这枚乾隆玉玺,又能沾沾帝王气,又能装装逼,何乐而不为?大佬们纷纷意动。
“我宣布,拍卖开始!”拍卖师沉声道,“现在拍卖景如龙先生以柳燕小姐名义捐赠的乾隆玉玺,起拍价2500万!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一百万!开始!”
拍卖师说了一声开始。
“我出3000万!”一名来自温州的房地产商人直接报价。
“我出3100万!”另一名燕京的建材老板也报价。
“我出3200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出价的竟然是著名腐国演员张铜林,这张铜林虽然是腐国人,但是却在华夏拍电视剧起家,后来当了个活佛卖产品,赚的盆满钵满。
有趣的是,这张铜林是靠演乾隆皇帝起家的,在什么《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之都扮演乾隆皇帝,可谓是乾隆皇帝专业户!现在乾隆皇帝专业户要花大价钱买乾隆皇帝的玉玺,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但是张铜林能否拍到这件乾隆玉玺,却还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张铜林虽然有钱,但是身价也是有限的,而在场对这件乾隆玉玺有意的土豪太多了。
华夏这些年经济发展迅速,最不缺的是有钱人,这些有钱人有了钱之后,不知不觉之符合了“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的规矩,开始对一些老玩意起了兴趣。
说白了,是钱多的没地方花。
古董也是一种承载社会大量闲散资金的蓄水池,其价值是随着社会闲钱增多而增值的。
这玩意像一些珍稀邮票,由于稀缺,并且承载一些历史化的价值,天然有迅速增值的潜力。
而有钱人在变有钱之后,首先会想方设法把自己和暴发户区别开来,用一些化产品来包装自己。并不是每个人都和杨小天一样,能够坦然承认自己是暴发户。
购买物,物,也是一种包装自己的手段。
此外还有信奉宗教,结交大师之类的,总之有钱人往往极力想要证明,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样,自己是特殊的,是高雅的。
马未都之类搞的专家能够大受追捧,是因为华夏先富一部分人的需求。
当然有钱人也未必真懂什么历史化,他们对一件物的价值,判断的往往南辕北辙。这件乾隆玉玺,在有钱人的心目当,是非常珍贵的物,毕竟是皇帝用过的,面沾染了所谓的帝王之气嘛!
有钱人归有钱,跟帝王相差的还是太多,他们没有成为帝王的可能,不过拥有帝王的物品过过瘾也是极好的。
这也是这件乾隆玉玺大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3600万!”
“3800万!”
“4000万!”
“4500万!”
“5000万!”
关于这件乾隆玉玺的叫价是越来越高了。
当叫到5000万的时候,大部分富豪被淘汰了。
包括张铜林,他也不得不遗憾的放弃了对乾隆玉玺的竞价。
不是他们出不起钱,而是不值得。
为了一件的小玩意,豪掷5000万,对于身价不是那么丰厚的富豪来说,是毫无必要的。其实连杨小天五百亿的身价,都觉得花几千万买乾隆这个败家子用过的玉玺,纯粹了吃饱了撑着。
再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啊!
但是这个世界不乏吃饱了撑着的人!
在场还有三位富豪对这乾隆玉玺志在必得。
一位是来自晋省的煤老板王刚。
这王刚靠挖煤起价,在早些年煤价高涨的时候赚的是盆满钵满,现在煤炭行业虽然不景气,但是王刚早已经转型成功,搞起了旅游业。
王刚受一些清宫戏的影响,对满清皇帝有着很大的崇拜,其实也是对权力的崇拜。
有钱人无不渴望权力。
毕竟以马芸的财富之丰厚,都在感叹自己忙的和总统一样,却没有总统一样的权力,言下之意对自己有钱无权耿耿在怀。
其它富豪也都是这种心态。
资产阶级在掌握了经济之后,近一步想掌握国家,这是一种本能。
然而华夏较特殊,有钱人很难同时掌握权。而“*,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越是求之不得的事物,越是令人渴望。
收集一些皇家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是王刚一直以来的一种爱好。王刚的家,还了不少圣旨,甚至还有一件龙袍,不过玉玺这个东西,王刚还没有,因此王刚对这乾隆玉玺是志在必得。
另外两位竞价者,一个是恒泰集团的董事长许家银,另一个是来自港城的富豪郑楠北。
他们对这乾隆玉玺也是志在必得!
现在,乾隆玉玺的归属者要从这三人之决出了。
“5500万!”王刚心一狠,直接加价500万。
“5600万!”许家银却只是加了一口价。这是许家银做生意的风格,永远只贵一口价。
能少出一毛钱,他不会多出一毛钱,在他看来,滴水能够汇聚汪洋,财富之道在于聚沙成塔,不滥用一分钱才是能够守护财富的好习惯。
许家银不过想要乾隆玉玺拿着把玩把玩,出价不是那么的积极。
“5900万!”郑楠北面无表情的叫价。
郑楠北是港城著名富豪郑裕彤之子,郑裕彤靠珠宝生意起家,最后进军地产,拥有几百亿财富,是港城的几个大亨之一。不过郑裕彤已然去世,现在执掌郑家的,是这郑楠北。
郑楠北想要这乾隆玉玺,却不是自己用,而是拿来送礼。港城弹丸之地,近些年经济发展已经颇有疲态,说白了是港城几大家族吸血吸的太狠,港城人民被敲骨吸髓,不得不用几辈子来买鸽子笼大小的房屋,百姓们都成了穷鬼,榨不出油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