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军舰订单锐减,曾经数量庞大的英国造船业主们因为接不到订单,或者订单数量太少,纷纷破产或主动裁员减少开支。

六七十年代航运兴起,日韩凭着造船成本低廉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一举将在造船厂基础设施、产业规模、生产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的欧洲打败。

日韩造船业崛起,使得原本劳动力成本就高的欧洲造船业雪上加霜,曾经兴盛超过百年的英国造船企业,多数陷入了没有足够资金支付工人工资的窘境。

此时英国造船企业,除了向政府递交了补贴申请以外,就是积极跟进撒切尔夫人的脚步,对外寻找合作商以及买家。

航运业的属性,自带政治二字,在战争年代,船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交战双发激烈争夺的对象,甚至不惜自沉也要避免落于敌手。

船只尚且如此,造船厂就更不用说了。

尤其是,杨辰看中的那家造船厂,它是连航母也能整出来的造船厂。

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它,或者说世界很多造船厂,哪怕是最知名的,甚至是内陆的造船厂,大家伙都很少听说过。

要说军工企业就是低调,世界上除了一家波音公司搞得自己人尽皆知,貌似很少有人再了解那些能够跟军需扯上关系的企业。

没听说不要紧,只要一会儿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家的产品。大家伙就明白了。

在残酷的军工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些老牌军工企业会被时代淘汰。

而英国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这家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牌造船厂,也随着英国造船业陷入困境。

相信很多都曾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

影片中的那艘豪华邮轮,就是出自于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

从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工业化开始,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从一家小船厂,在一战后摇身一变成为英国军工支柱企业。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不仅在民用船舶领域首屈一指,在军舰制造方面同样声名远扬。

自船厂成立以来,生产的各式战舰达近两百余艘,先后打造出“可畏”号航母、“贝法斯特”号巡洋舰等诸多知名战舰。

二战前及二战期间,英国造船业蓬勃发展,一度占据全球船舶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的产量更是惊人,那个时候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为英国海军建造了六艘航母、两艘巡洋舰以及一百多艘其他海军舰艇,修理的各种船舶数量更是数以万计。

虽然在二战期间,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与英国其他造船厂都受到了德国空军残酷轰炸,船厂遭受重创。

但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在战争结束之后,又很快恢复了正常工作,甚至一度重整旗鼓,希望再现昔日辉煌。

历经百年沧桑,即使在英国造船业整体衰弱下,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也依旧没有放弃,一再尝试转型。

然而,大势所趋下,屈指可数的军品和民品订单,并没有改变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与其他英国造船厂相同的困境。

杨辰之所以看重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主要是看重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面对困难时,敢于大胆创新、敢于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从中寻找市场机遇。

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之所以无法摆脱困境,不是因为它自身造船工业不行,也不是因为它不再勇于创新。

所谓非战之罪,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的困境,并不是源于它自身,而是整个英国造船业大势所趋之下,让它无力回天。

日韩凭着成本低廉,以及国家政策扶持,把世界船东都吸引过去了,它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做的再好又有什么用?质量再好,再先进,没有价格优势,一切都白扯。

听到杨辰的要求,尤德并没有在意。

内陆当初留下香江,放任英国继续管制,为的是什么,存的什么目的,英国政府心里其实很清楚,内陆连美国人都不怕,又怎么会害怕一个已经在二战中没落的英国。

朝鲜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几十个国家对内陆进行封锁,可在全面封锁下,内陆依旧能够从香江获得源源不断海外支援,中间少不了英国暗地里给美国人下绊子。

改革开放以后,香江是内陆获取海外资金和技术的窗口,不光尤德这个香江总督心里明白,其他国家同样也非常的清楚。

杨辰是商人,香江地缘政治特殊,尤其现在香江还在英国的管治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没有所谓的技术限制。

现在新崛起的韩国、新加坡、湾湾都在积极向欧美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香江之前没有那个打算,主要是发展那些产业太麻烦,太费时间和资源。

香江政商两界都意在将香江打造成一座金融服务型城市,就跟伦敦一样,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现在杨辰愿意站出来,以一己之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他作为香江总督,除了支持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尤德举起酒杯,微笑道:“杨先生,我想你的要求伦敦那边会同意的,到时候政府方面也会派专人负责这件事,对于工业区的建设,政府也会尽最大的力量给予支持。”

杨辰同样举起酒杯感谢道:“那我在这里,就先多谢总督大人了。”

对于尤德的支持,他并没有任何意外,从麦理浩担任香江总督开始,香江的几位外交官出身的总督,他们或多或少都对香江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他想要发展香江的高新技术产业,英国又能从中获得好处,双方彼此互惠互利,没理由不支持。

这个时期内陆刚刚改革开放,面对一个超过十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所有人都想要进去分一杯羹,而香江作为进入内陆的桥头堡,发展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在内陆经济没有给欧美带来巨大压力之前,所谓的封锁,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很难起到作用。

资本家都是逐利的,它们眼中只有利益,技术什么的,只要钱给到位,要什么都不是问题。

“总督大人,不知道工业用地面积方面,能否再”

不等杨辰把话说完,尤德有些为难道:“杨先生,对于工业用地面积,政府这边真的最多只能为你提供一半,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太大了,即使是新界,中间涉及到的居民数量,会让政府感到巨大的压力。”

新界人少地多没错,可是一百平方公里土地,涉及到的人口,哪怕是比较偏远地区,也多达十万人数目。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些工业用地,政府这次没有要杨辰半分钱。

早在八四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后,内陆为了避免英国人大肆拍卖土地获利,在条约中,特别限制了香江每年的土地供应。

这次杨辰要地,除了需要获得总督府和伦敦方面的许可,同时还需要获得内陆方面的宽限。

相比较总督府,内陆方面自然没什么好犹豫的,对于杨辰准备在香江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链,内陆方面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走向人生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8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一口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走向人生巅峰第8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