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虽然有些东西,到了一定程度,想瞒也瞒不住,不过杨辰还是希望,在自己捡漏完成前,能低调尽量低调一些为妙。

霍建建议道:“老板,在美国这边,渣打银行要比汇丰银行更有优势一些,我觉得,这事委托渣打银行即可,汇丰银行现在跟老板你的合作太多了,有必要均衡一些。”

渣打银行虽然实力算不上是大型银行,但是其影响力,在美国却要比汇丰银行强些。

渣打银行早年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特许下成立的,而汇丰银行仅仅是由几个商人及洋行成立的私人银行。

除此之外,渣打银行很早以前就进入了美国,是早期第一家进入美国的外资银行,若不是渣打银行在二战时期,因为各种原因衰退了不少,汇丰银行又如何是其对手。

霍建狞的建议并没有错,完全是为了大局考虑,但是杨辰心头,却不知怎得,突然冒出‘刁民想害朕’的念头。

当权者和帝王其实并没有多大差别,疑心病都很严重,两者唯一的区别,前者权力受到了一定的束缚,而后者完全没有。

‘看来,只能向邵大亨学习了。’

别人捐一栋教学楼,他就捐一所学校。

别人修一条街,他就修一条路。

别人去沙漠种一棵树,他就种一片森林。

什么,你捐了一百亿?

那好吧,我捐一万亿,而且还是美元。

杨辰大街、杨辰公园、杨辰国道、杨辰火车站、杨辰图书馆、杨辰大中小学、杨辰大中专院校、杨辰沙漠森林,杨辰卫星…

咱也不打小广告,咱也不去到处宣扬,就默默的各种可劲的造,上到一线城市,小到偏僻乡村,在每个地方都留下自己的印记。

这样一来,祖国母亲怎么着,也不能看着自己受委屈吧?

再订个长远的人生目标,四十准备退休,五十岁半退休,六十岁彻底退休。

马首富退休当老师,他退休当昏君,可劲吃,可劲玩,可劲的享受…

就在杨辰与霍建狞刚谈完事情时,蓝美人脆生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老板,于经理电话。”

“有说什么事吗?”杨辰看了一眼接替军子工作的蓝美人,抿了一口咖啡问道。

蓝美人:“于经理说,有人想要见老板。”

闻言,杨辰皱了皱眉头,从蓝美人手上接过电话。

“我是杨辰”

“老板,没打扰你吧?”

“没有,说事吧,是谁想见我?”

“是高盛的人…”

听于承辉把事情一说,杨辰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好了,我知道了,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他们吧。”

挂完电话,杨辰看向收拾东西的霍建狞,开口道:“建狞,你这先别忙着回去,待会有高盛银行的人要来,你陪我一起去见见他们。”

“高盛?”霍建狞闻言一愣,随即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老板,高盛银行来找你,是有什么事吗?”

杨辰淡淡道:“可能跟我们游戏公司上市有关?”

“游戏公司上市?”霍建狞目光呆滞了一下,他完全没有想到杨辰竟然这么快就要将游戏公司上市,而且之前一点预兆也没有。

见霍建狞一脸说不出的惊讶,杨辰也没有解释,他更在意的是高盛接下来能够为他带来什么。

其实杨辰自己也想到,他前脚才让于承辉放出消息,高盛银行的人,后脚跟就跳出来了。

很明显,自家的游戏机,早已经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高盛啊,传说中,各种牛炸天的公司。

不过,当他从霍建狞收集到的有关高盛的信息资料后,曾经那股朝圣的心理,瞬息转变了态度。

传说中的高盛,其实也就那样,所谓的恐怖,也不是人云亦云罢了。

与其他金融公司没什么两样,大环境利好下,大家都赚钱,像高盛这样的金融公司也跟着大赚特赚。

大环境不好,大家生意难做,遇到金融危机什么的,死的最惨的,也是金融公司。

想想零八年金融危机,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各大金融巨头,最后如何了?

一家接着一家倒闭,一个表现的比一个脆弱,跟纸糊的没什么区别。

大名鼎鼎的雷曼公司,最后不也栽跟头了。

金融公司,享受市场的高额红利的同时,就必然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规模越大的金融公司,遇到金融危机越难以避开,真正牛炸天,屌炸天,永垂不朽的金融公司,美国只有一个,那就是印发美元的美联储。

用咱们的伟人的话说,帝国主义,那都是一群纸老虎。

而像高盛这些金融公司,更是纸老虎中的纸老虎。

后世高盛之所以在国内很有名气,主要得益于它们目光长远,早早的进入国内布局。

九十年代初,内陆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大,轰轰烈烈的改革正式迈进新的历程,高盛就是当时最早进入国内的外资金融投资公司。

后世很多国企上市,但凡涉及到大额融资,背后托盘的,基本上都是高盛在幕后操作,也正是因为如此,高盛在后世国内才会那么的有名。

高盛集团成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

最早期,高盛集团其实是由一位马车夫创立的小钱庄演变起来的。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一位卖苦力的马车夫,不甘平凡,一朝立志崛起,雄心勃勃创下了高盛集团这家超过一百年历史的金融巨头。

古人云:杀人放火金腰带。

老实说,那样的人,比开钱庄的人,简直弱爆了,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杀人放火是要承担高额风险的,而开钱庄,一张纸换来真金白银,那才是真正的暴利。

八十年代初,高盛刚刚由一家二流投资银行转向一流投资银行,正式在华尔街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七十年代以前,高盛一直在三流与二流中跌宕起伏,一直到七十年代美国资本兴起一股‘恶意’收购风潮,高盛才开始了它华丽转身,十年间,在投资银行界异军突起。

在七十年代以前,一家公司如果有意向收购另一家公司,那么收购者会尽量开出吸引或说服对方条件,使被收购者同意,很少会出现强行兼并的现象。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一向文明规范的投资银行业,突然间调转风头,抛弃了这个行业的传统,开启了一系列‘恶意收购’。

“恶意收购”的出现,使得投资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催发了新的行业秩序。

而高盛当时并没有随大流,反而率先打出“反收购”旗帜,帮助很多遭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竞价者参与竞价、抬高收购价格或采取反托拉斯诉讼,用以狙击恶意收购者。

正式这种行为,一时间让高盛一下子名声鹊起,短短十年时间,就让高盛从二流投行一跃晋升到一流投行序列。

反恶意收购,使得高盛不仅获得了很多优秀公司的友好,同时也让高盛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回报,到了八十年代初,高盛银行仅仅在并购部门的业务收入,就超过了一亿美元利润。

走向人生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5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一口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走向人生巅峰第5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