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听了郑嗨泉的建议,立时摇了摇头道:“不,怡和与置地两家公司,短时间内,谁都不可能拿下。”
他可是清楚,后世香江归属问题解决之后,怡和各种作死,依旧没有那家敢去动怡和财团。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根本做不到。
因为总督府不允许,英国政府更不允许。
毕竟,早年怡和为香江经济发展出了不少力气,哪怕是后面怡和迁出香江,提出各种无理条件,总督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一个,怡和与置地相互控股已经达到百分之四十,这是什么概念?
一旦有人对其任何一家发动收购,那么怡和只需要舍弃旗下一两家控股公司,回笼足够的资金,在市场上回购百分之十分的股份,就能够轻松抵挡住外界的恶性收购。
他不可能去学包船王那样抬高几倍的价格充大头,人家手持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接下来只需要收购百分之十就可以立于不败,而他却需要收购超过半数股份,才能对怡和进行控股。
这有点不太现实,更不可能实现。
当初包船王之所以能够得到九龙仓,除了汇丰在背后鼎力支持以及怡和持续九龙仓股份并不多以外,主要还是依靠李超人的两千万股九龙仓股份。
对于九龙仓,李超人当初可是眼馋的劲,然而很可惜,最后被怡和察觉到了。
当时李超人的长实才几个亿的市值,根本没有能力与怡和那头庞然大物相抗衡,没办法,最后李超人只能转手将股份卖给包船王,赚个人情的同时,还获得了丰厚的报酬。
与怡和争夺九龙仓,包船王最后是赢了面子,输了金钱。
好在最后九龙仓到手,包船王顺利弃船靠岸,也算如愿以偿,不算太亏。
————
这人有时候就不能太好面子,商人追求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叫商人?
看看李超人的做法,人家悄悄的进村,结果被人家发现了,心里清楚自己干不过主人家。
于是乎,李超人果断的把手上的武器丢给了包船王,自己则从包船王哪里拧块肥肉跑了。
这就是商人。
介于包船王前车之鉴在前,李超人明珠在后,杨辰觉得自己不能跟怡和硬抗撕逼。
即便怡和已经陷入资金短缺困境,但没有把怡和最后一滴血耗尽,他就不准备去跟一头吃太撑的老虎对垒。
他有钱归有钱,但他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平白无故在这上面浪费掉,有些不值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不认为自己打倒怡和之后,其他华资会眼睁睁的看着他吞下整块肥肉。
要知道,怡和财团可是能够与汇丰银行媲美的存在,早期实力更不是汇丰银行能够比的,怡和旗下公司数量庞大,涉及到香江各行各业。
要不是汇丰银行掌握着发钞权,实力一日千里的增长,怡和财团在排行榜上,绝不落后汇丰银行,屈居第二位置。
不过,排名归排名,如果因此觉得怡和不如汇丰,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永远是那些隐藏在黑暗底下,不被人们所知悉。
怡和集团的市值确实没有汇丰银行高,哪怕是与置地加起来,也抵不过如今遍及亚非欧的汇丰银行。
但是,怡和财团旗下控股公司,涉及各行各业非常之多,早期的九龙仓就不说了,余下的牛奶国际、文化东方,琻门建筑、怡和太平洋、怡和汽车、香江航空、惠康超市等都是早期比较有名的。
那些不是太出名,却影响着香江各行各业的公司,更是多达数十家之多。
不过,对于那些公司,杨辰并不在意,他重点关注的只有香江电话以及接下来即将被怡和收购的港灯。
其中尤其是香江电话,如果不是为了坑怡和,让它债高台柱,杨辰早就将其收购了。
作为重生者,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电话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子,谁能想到几十年之后,电话不仅成为通讯工具,更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生活伴侣。
香江电灯,在一定程度上,杨辰看的比家乐福还要重要,虽然这个东西未来将会吞食海量资金,但是它的收益,却是无人可及的。
与港灯一样,香江电话在香江同样拥有专营权,也就是说,一旦他将香江电话收购之后,整个香江通讯业务,都将会由他说了算。
至于佬什么英国大东电报局,没有了香江电灯,以后想都别想插足香江通讯业务。
任何一个行业,即便规模再小,只要涉及到专营垄断,那么它就会拥有常人难以置信企及的利润。
“接下来你第一件事,就是暗地里稍稍吸收香江电话的股份,有多少收多少,不过要记住,不能被别人发现,这件事由你亲自带人操作。”
“香江电话”郑嗨泉看了杨辰一眼,接着用力的点了点头,香江电话是一家优质公司,虽然市值高了些,可一旦由杨辰控制,那么将会对他个人有很大的帮助。
郑嗨泉并不清楚杨辰的打算,毕竟这个年代电话还是单纯的用来打电话接电话,其他别的用处,如果砸人敲核桃也算的话,它的用处还真不小。
不过用处再大,也不可能让人离不开它,更不可能供人上网查资料看小电影。
现如今用大哥大的人并不多,大哥大真正商业化要等到两年后,摩托罗拉的DynaTAC8000X便携式移动电话出现,电话手机才会真正走进有钱人生活中。
移动电话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十年代,高尔文公司的工程师为美国陆军开发的,SCR536型便携式调频无线步话机。
没错,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的原理,说白了就是把语音通过芯片转化成调频无线电发送出去。
所以,模拟手机的保密性其实很差,用调频电台就能接收到移动电话发出来的信号,破解起来也并不苦难。
六七十年代,在丨警丨察、出租车司机等行业的巨大需求下,车载移动电话在美国市场迅速扩大。
而像香江、东京,伦敦等一些国际大都市,也同样紧跟着时代步伐,很多富豪的车子里,也同样必备了这玩意。
而军子手上的大哥大,是摩托罗拉DynaTAC8000X的前身。
早在一九七三年,摩托罗拉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马丁库伯在车载移动电话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款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原型手机。
然而,因为耗能过大,摩托罗拉公司此后花费了将近十年时间,一次又一次尝试,数亿美元的研发经费投入,才终于在便携和低能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商业化。
摩托罗拉DynaTAC8000X手机,装上电池后,能维持大概半个小时左右的通话时间,而杨辰手上的大哥大,差不多有二十五分钟通话时间,已经无限接近摩托罗拉的标配。
因为还没有实行商业化的原因,杨辰手上的大哥大,一部高达三万美金,是两年后摩托罗拉DynaTAC8000X手机的七倍之多。
摩托罗拉DynaTAC8000X手机最早售价3995美元,在香港的售价,更是高达3万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