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一个周期,是1840年到1900年。开始,当然是晚清闭关自守。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始右摆。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甲午战败后,中国人认识到,光学习军事技术还不够,于是继续右摆,通过百日维新学习西方政治。维新失败后,中国掉头急剧左摆。1900年义和团失败,北京城陷落。

第二个周期,是1900年到1960年。义和团失败后,中国政局又开始从左向右摆。开始是五大臣出洋,预备立宪。接着,是辛亥革命,建立西式共和国。再接着,是五四运动,全面引进西方文化。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为标志,中国历史又开始左摆。在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等一系列胜利的刺激下,中国不断继续左摆,最终在1960年以大跃进的惨败而告终。

有兄弟指出,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是舶来品,不应视为“左摆”。其实,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大发展,根本原因是该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极为契合。比如,一元政治与大一统政治传统的契合,计划经济与官办经济传统的契合,共产主义理想与士大夫“天下大同”理想的契合。等等。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不仅仅因为这个主义本身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生命力。

1960年以来,中国历史又沿着由左向右的路径发展。以大跃进、文革为左端,从改革开放开始,重新学习西方,向右摆。1992年之前犹豫了三年。小平南巡以后,义无返顾融入世界。

近十年来,中国获得了惊人成就,但问题也在暴露。由于中国改革是“问题驱动式”改革,越是困难,决心越大,越是顺利,改革越缺乏动力。目前许多改革口号喊得价天响,迟迟不见动静。随着权力利益扩张,权力边界不断被突破,一些市场竞争性领域出现“国进民退”。现在,我们还不能做出“左转”的判断,但某些领域确实出现了明显的保守倾向。前面贴子讲过,1977年中国外汇储备不到2亿,如今是3万亿。目前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都是史上最强的时期。报纸上经常说,现在我们能干许多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但是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财力的增长,也使我们有可能犯下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大错。

回到“甲午命题”,我们再问自己一句:这些年中国的惊天大发展,是学习西方的结果,还是中国自身基因的必然?我的看法是:中国今天的成就,是中国优秀基因和引进的西方先进基因结合的产物,两者缺一不可。但是我们的优秀基因一直都在身上,自古都有,但在西方先进基因没有引进之前(即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并没有获得大发展。综上所述,我不否定中国基因的伟大作用,但我认为,今天的成绩主要是学习西方、弥补缺项的结果。这就是我对甲午命题的问答。

我捏着一把冷汗算:如果从1960年开始,再算一个甲子周期,那么期末正好是2020年。我们常说,今后十年是中国崛起的关键时期,成败在此一举。而实际上,每个人都认为中国肯定会成功,没有人相信会失败。我热爱中国文化,在这个长长的贴子中,我用了大量篇幅来剖析中国文化对于中国崛起的作用。所以,我专门写了上面这几段话,目的是希望不要误导别人成为国粹主义者,我们应该继续做一个坚决的改革开放支持者。用小平的话说:“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甲子轮回,就算是一句盛世危言吧,其实这也是我内心真实的忧虑。我认为唯有坚决奉行实事求是,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保障中国的崛起。我衷心希望我的祖国,凡事不会过三,打破历史夙命!

第196节 天佑中华

网络上总有许多争议。我认为,不同观点的对照,更有利于接近事实真相。我还认为,对错误观点最有力的批驳,是拿出一个正确观点来,而不是去骂人家祖宗八代。我还认为,不要看见别人站在你左边,就指人是五毛,也许是你站的太偏右了呢?反之,亦然。我还认为,在正式场合,随口颂扬是最廉价的;在非正式场合,随口批判同样是最廉价的。客观地认识现实是需要下功夫的,客观地陈述现实是需要有勇气的。

九十年代,核平同学以省重点中学理科第一的成绩升入大学。当年正碰上高教改革,生活补贴取消,还收高额学费。同时生活费暴涨,使我水深火热。虽然朱容基副总理正在为物价和通涨而忙乎,但他需要时间。正当我在宿舍全体会上长篇发言问候教育部领导他全家的时候,门卫老头给我捎来一封家书:我妈下岗了。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我家开展了多种经济活动,比如养小狗、摆地摊。暑假里,我颇不负平生所学,将营销心理学应用于实践,创造了在酷暑中守摊七天成功卖出一条三角裤的光辉市场业绩。我天天盼着毕业去挣钱。当我终于扛着盖了四年的被子到单位报到时,又获悉一条重大改革喜讯:本单位已在两个月前划断,彻底取消了福利分房。

仅管如此,我仍然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我坚信,闭关自守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也是富民之路。中国的发展,并不是直接去改变哪个人的命运,而是为每个人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了条件。十几年来,我通过努力,逐步改善生活,虽然比上不足,但我为此深感自豪。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仅管矛盾到处存在,人人都有一肚子不满,但中国社会一直在前进,我的同学们、亲人们、朋友们,都在一步步走向幸福和宽裕。

回想十几年前的大学宿舍众兄弟,真有很多辛酸。同宿舍一个老兄来自河南农村,家境贫困,吃饭只花九毛钱:一碗清汤面五毛,两个馒头四毛。先吃面,再用咸面汤就馒头。我替他总结出“九毛疗饥方”:“面条二两为引,空腹吞服。馒头两个,咸菜五钱,以面汤兑水冲服。一日三次。忌鱼、肉、蛋、奶。”这么吃下去,神仙也扛不住,于是面黄肌瘦。而如今,九毛兄已是某大学的教学骨干、青年学科带头人,还指导硕士生。其他兄弟们,从政的干到了县处级,当白领的干到了上市公司的副总,跑单帮的已拥有了自己的工厂,有的还跑到拉丁美洲去开了几家中国超市。

胡适曾经呼吁“少谈点主义,多研究点问题”。当时正值民国,中国还处于传统社会,刀砍斧凿也不易撼动,需要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才行。胡适这个主张过于天真了。而今,形势不同了。中国已经形成现代社会结构,经济发展迅猛,社会建设跟进,这不正是中国人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吗?我觉得,现在正是“多研究问题”的时候。发展才是硬道理,凡干扰发展的“主义”,至少在目前而言不是什么好“主义”。

前面有兄弟拍砖说,楼主是“统治阶层”的,当然要维护既得利益。在这里,我郑重回复:本人地位卑微,但工资确实来自体制内的财政拔款。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统治阶层,但是,我铁了心坚决支持对权力的制衡,哪怕自己裁员下岗。我觉得以个人能力,找个公司文员或者小报记者,也不难糊口。中国若能对权力制衡,彻底跳出治乱循环,让我的孩子能永远生活在太平盛世,我们这代人付出一点牺牲,也值得!人类社会,不能完全用阶级斗争去理解。若那样,你就不能理解华盛顿、杰斐逊的行为,也不能理解李光耀、蒋经国的行为,更不能理解富农家庭的毛泽东、官宦人家的周恩来、乡绅家庭的邓小平的行为。中国,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中国,而不是属于哪一个阶层的中国。中国的崛起,符合每一个中国人利益。我虽然深怀忧虑,但深信一切会有转机,中国能跳出“甲子轮回”,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伟大复兴。

我以前经常想,老子要好好埋头挣钱,让我儿子去甩人民币泡美国妞!真的没料到,突如其来的世界经济危机,把我们这一代人提前推进了中国崛起的决胜之局。中国没有真正的朋友,这不是外交失误,而是利益使然。肩上千均重,脚下万丈深,敌手多如云,我唯影相随——这就是大国突围之路。无论成败,我们这一代人都应该倍感荣光。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奉行核平外交政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第2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