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目前我们遇到了困境,欧美的市场垒壁,迫使中国转而求诸于内,设法启动内需。同时,在市场的压力和美国的压力下,人民币适度升值,提高了中国人对国外商品的消费力。内需市场正在逐步启动。想想看,中国目前的发展已经震撼世界格局了,实际上呢,三个发展引擎中那个最强的引擎一直还处在半熄火状态。如果中国内需全面启动,后劲是不可想象的。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来源于此。

启动内需是一个系统工程。总的感觉是,国内许多居民目前手里有钱,但缺乏多样化、规范化的投资渠道。消费方面,在国内现行的大众消费模式下,消费潜力被挖掘的差不多了。比如新加坡,他们人均GDP是中国的十倍,怎么消费?中国人早餐吃两个鸡蛋,他们总不能吃20个。他们的消费模式不同。一个很普通的低级职员,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外快可捞,但每年都去国际旅游,暑假就带着全家到澳洲海滩上去躺着。我觉得,中国大众消费模式升级是一个趋势,现在已见端倪,不会太久了。设想,如果再过几年,专业技术较好的农民工,也可以带着全家出国度假,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会大不一样。……呵呵,关于启动内需,专家建策很多,我这个业余观察者就不再多嘴了。

东方不同于西方,中国以后即使发达了,也会和日本新加坡那样,存在较高的储蓄率,不可能发展成为欧美那种消费社会。但我们肯定会是一个东方特色的消费社会。

毕竟,你挣的钱不是你的,你花的钱才是你的。

由于人民币汇率偏低,再加上国内消费不足、外资流入等原因,形成了3万亿外汇储备。这么多钱,堆在那里,确实不太安全。美国会不会通过美元贬值来“剪羊毛”?争论很多。聊这个问题,可能会引来一堆拍砖。还是聊聊吧,完全是个人看法,不一定对。

我的看法是,老美不会采用贬值的办法来逃债。对他来说,这是下策。从目前处境来看,还远不至于出此下策。当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挽救金融巨头,老美需要大量的花钱。它搞量化宽松,会造成美元一定程度贬值。但其主观出发点不是逃债,应该不会造成恶性贬值。

道理很简单,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给美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好处,贬值逃债,会动摇其国际货币地位,得不偿失。

想想看,你印一张纸出来,就可以换到人家的东西。你在纸上多添个零,就可以多换十倍的东西。天底下还有比这再爽的事吗?现代国际贸易,跟五千年前原始贸易一样,实质仍是以物换物。只不过我们为了方便,发明货币做为一般等价物。老美跟中国做生意,你出口给他一箱袜子,他要拿美国的什么货物跟你换才行。现在,他拿出一张美元付给你。这张美元,实际上对应着美国境内的某样货物。中国现在不找美国提货(进口),把这张美元存着,就成了外汇储备。所以,中国存着三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无偿占压和使用着属于中国的三万亿实物资产。全世界拿美元当储备,美国就占压了全世界资产。大好事啊。

顺便插一句,货币这个东西,原理就是:一分钱对应一分货。如果你钱印多了,两分钱对应一分货,那就通货膨胀了。外汇储备这些钱所对应的货,不在中国而在国外。所以把外汇直接拿到国内来花是不行的。

(续前贴)既然当国际货币这么好,可以收取全世界的铸币税,美国绝不肯轻易罢手。日本经济崛起时,日元势头不错,看样子要威胁到美元。但日元很快就被美国收拾得萎软萎软。现在,日本跟亚洲邻国做生意都用美元结算,哈哈。德国和法国是欧元的主要推动者,两国对美元地位的图谋昭然若揭。欧元成为美元之外的第二大外汇储备货币,对美元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年金二胖一不高兴,宣布朝鲜外贸不再使用美元,全部改用欧元结算。虽然朝鲜这一丁点外贸量,对美元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至少让美国人看到,别人离了你还有路可走的。

很显然,美元霸权的主要挑战者是欧元和人民币。欧元和人民币没想过取美元而代之,这个难度太大。想法是:分到一杯羹,使国际货币多元化。把国际货币的“一元无制衡”搞成“多元制衡”,如果实在制衡不住美元,搞成“多元无制衡”也好啊。问题是,美国不干,它奉行强者通吃战略。这次华尔街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到处跟人保证:美元绝对没有问题,有问题您找我!今年,拜登来访华,跟中国方方面面的人至少说了六遍:“我保证美元的购买力不下降”。

下棋若贪吃一子,坐失大势,则全盘必输。就美国而言,目前金融风雨飘摇,美元地位受到质疑,此时,他若再为了逃债而大举贬值,无异于挥刀自宫。那样把世界各国都坑一遍,各国被迫寻求外汇储备多样化。目前欧洲病得比美国还重,一时半会腾不出手来抢美元地盘。人民币必然获得崛起的机会。如果人民币被一部分国家接受,中国经济局势会为之一新。我们设想那是什么情景?中国经济现在已经比较强大了,如果能印人民币直接到国外换原料能源,那流氓都挡不住了。

美国只要能挡,肯定不会给人民币这个机会。现在,人民币国际化举步维艰。(也有内部体制原因)。我严重怀疑,最近美国和日本在亚太拉小圈子,搞TPP,就是这个意图。中国与亚太各国的贸易量已经很大了,这种小圈子挡不住中国贸易。它的主要目的,一是通过小圈子(再加上逼人民币升值),使东南亚各国产品打进美国和日本市场,取代中国产品,在经济上牵制和平衡中国。二是阻止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阻止人民币扩张。这个目的更为紧要。目前TPP没有邀请中国加入,如果邀请,估计也会条件不菲。

有人问,纵然美元主观上不想狂贬,但老美的经济形势这么糟,会不会有心无力,最后控制不住呢?我觉得不至于。美国经济的韧性很强,很扛折腾。美国经济崩溃论已经出现过几次了,特别是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1970年代末的滞涨危机,但危机以后都迎来了更大的辉煌。就像美国大片一样,人们看着施瓦辛格消失在爆炸和烈火之中,以为他完蛋了,纷纷欢呼胜利,然而,他又在雄壮的背景音乐中,放着慢镜头,趟着烈火、迈着大步、面无表情、酷毙帅呆地走出来了。有一点值得注意: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黄金财主,占世界储备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些储备至今也没有动过。总之,老美手中的手段还多,美元崩溃还早。

我曾说过一个结论,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没有朋友。面对TPP这种小圈子,中国想加速与邻国的经济融合,很难。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越南这帮孙子,各怀鬼胎,离心离德,都不希望看到中国强大。唉,天降大任,必多磨难,急也急不得,还是稳扎稳打,把自己的每件事情做好,等待和抓住下一个机会,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呵呵。

今天的世界,各国经济关系千丝万缕。大国之间的经济博弈,想完胜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古人反对“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惨胜。其实,要是真能做到这一点,现在看来都算是大胜了。我们跟老外博经济,不要怕对手挣钱,只要我们挣的更多就行;不要怕自己亏钱,只要对手亏得更多就行。打到最后,往往就是一颗子丨弹丨决定胜负。

博弈各方的得失计算,一般是计算相对得失,而不是计算绝对得失。比如,我要和跟一个人去决斗。这场决斗下来,我会身中三刀,而他会挨两刀。从绝对损失来看,我多挨一刀,我吃亏了。但是,我年轻身体壮,到医院躺两个月,就恢复了。他年老体弱,扛不住这两刀,会一命呜呼。他的相对损失更大。所以我敢于接招,而他不敢。对他来说,虽然少挨一刀,仍然是不划算的。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奉行核平外交政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第2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