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本贴为本楼以前发贴的整理版,只有文字订正,无新内容,务请管理者注意

第169节一元无制衡

在多元无制衡模式出现的同时,一元无制衡的模式也出现了。因为把“多元”拆成开来看,每个单元,都是一个一元无制衡的社会管理体系。不过,在古代,由于管理半径太小,无法在较大的范围内实行一元制。

中国是较早出现的一元制的大国。始于秦代。秦始皇罢分封,列郡县,天下大一统。汉晋南北朝多次反复,最后定型于隋唐。对于中国特殊的大一统帝国的形成、原因,前面曾用十几个贴子分析过。一元制的好处,是避免了小国林立、画地为牢、征战不已,在国内形成了稳定政局和统一市场,使技术和商品流通无阻,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修长城修运河,对游牧民族组织发动大规模自卫反击。根据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认为,在中国秦汉之前,世界头号大国是古印度。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的2000年间,中国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综合国力,始终居于世界首位。中国能取得这个地位,应该有制度先进性的一份功劳。

但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传统社会,维持一元统治成本很高,效率很低。比如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从印度赶到浙江只需一个月;而清军从皖北赶到浙江需要一个半月,从四川赶到浙江需要四个月。可见在传统社会中,坐镇北京管理这种大国,信息和政令的滞后效应很明显,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一些边远地区“天高皇帝远”,实际上处于半失控状态,靠土官土司制度维持形式上的归附。换句话说,在大一统的一元制的边缘地区,还大量存在着多元制的残余。

中国大一统帝国的致命问题在于,社会对于权力,没有有效的制衡手段。我在前面贴子中,也多次提到过。由于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平民,没有可靠的体制和手段,制约贵族和官僚阶层的权力,使白吃一族无限膨胀。我曾经举出明代藩禄的典型案例,也曾经分析过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泛行政化的倾向。这些,都是无制衡的权力,肆意突破权力边界(或者说根本不存在固定边界),不断以权谋利,侵蚀和挤压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空间。最终,十羊九牧,压垮社会承受能力,形成周期性的治乱循环。

通过一元无制衡的社会管理模式,取得了最为强盛的国力的例子,是前苏联。虽然苏联采取了联邦制,形式上看似横向多元,但实际运作中,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联邦主体并无实权。这种一元模式,有效地调动集中了全国力量,在集中发展重点工业、战胜德国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制度优势。苏联还第一次把人类送入了太空。但是,这种无制衡的权力结构也造成了诸多问题。在和平发展年代,除了社会管理阶层的人之外,社会各阶层对这个社会管理模式都不满意,导致了后来的苏联解体。

有的兄弟有不同观点,这是正常的。我只负责阐述我的观点。我不认为制衡只是统治者之间的事,我所谈的制衡和无制衡,都是社会各阶层与社会管理阶层(即政府)之间的事。实际上,欧美目前实行的社会管理模式,就是一种社会各阶层对社会管理者(即政府)有效制衡的制度。当然,这套制度也有很多致命问题,比如高成本、低效率、民粹化等。这种制度也有一个适用性问题。目前看来,除西方国家之外,这种社会管理模式在中国、印度、伊斯兰三个文化区都不算成功,在黑非洲国家尤为失败。本次经济危机中,这种模式的问题暴露得十分明显。

接下来分析产生于欧美的这种多元制衡的社会管理模式。

本贴为本楼以前发贴的整理版,只有文字订正,无新内容,务请管理者注意

第170节多元制衡

《中国震撼》书中写道,张维为在瑞士开会,外国学者问他: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民主?张维为反问:你的民主指什么?对方不耐烦地说:一人一票、多党轮替、市场经济。碰巧,我在国外也多次被人问这个问题。发问的不仅有外国人,还有在海外的中国人。

西方现行的这套制度,若往上追溯,可以追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但在长达一千年中世纪,这套制度连影子都看不见,所以不是延续的,只能遥追。若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它发展了370年。真正形成是在二战以后的事。直到六十年代,瑞士妇女才获得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还为了美国黑人权利而被杀死。所以,这个源远流长的“普世价值”,其实时间不长,油漆味还比较浓。某些同胞把它奉若圭臬,至高无上,这是不客观的。(当然,斥为狗屎也是不客观的。)

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体制框架,中国人都了解,我就不再细述了。老美到处在推行,还有精英高呼狂吼,你想不了解都不行啊。但是,许多人都这个体制有片面认识。比如有人认为,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其实不是这么简直。若我们有一个议案,把全社会5%的富人的钱拿来平分。如果一人一票表决,也许可以通过。但是,这个多数派决议不代表公平,也不代表正义,只会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实际上,美国更重法治,许多法案都是用来保护少数人不受多数人意志侵害的。

美国建国之初的几份重要文献,是确保这个国家两百年稳定发展的基石。我没有深入研究,只粗略看了两眼。我感觉,它主要的出发点,不是保障多数人利益,而是构建一种制度,来实现权力制衡,特别是给政府划定权力边界。有兴趣的兄弟姐妹,可以看林达写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四本)。该书的优点是可读性特强,缺点是对美国体制赞誉有余而批判不足。

仅管我有愤青倾向,还是必须事实求是承认:西方这套制度安排,在历史上第一次基本实现了社会权力制衡。在西方,虽然仍存在以市场、金融等手段的强取豪夺,但是,他们毕竟成功地抑制了官府的直接掠夺和横征暴敛,抑制了政府利益集团的无限膨胀。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拥有了相对稳固的权力边界,以保护边界以内的利益。弱势群体还可以通过投票等手段,充分表达利益诉求。正是这个原因,这个体制激发了人的创造力,推动了空前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创造了近现代文明。看看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物件和产品,基本上都是创自西方。由中国、印度、伊斯兰三个文化区原创的东西少之又少。毛主席当年讲过,中国应当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请注意,主席讲的是“较大”,不是很大,不是重大,也不是更大。我觉得,这不是谦虚,这是实事求是。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奉行核平外交政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驻新华人漫谈新加坡与中国的崛起第2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