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和平崛起3
前面两节,我想说明,中国正努力回答“中国如何发展”、“中国发展向何方”两大问题。应该说,这三十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参考猫咪和石头的意见,通过自己摔跤和观看别人摔跤,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正在由感性向理性、由片面向全面大步迈进。
第一个问题,即“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我认为基本上解决得差不多了。这三十年来,中国通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上搭建起了一个思想框架。这些理论再加到一块,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兄弟们请注意,2007年以前的官方提法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种提法也不错,但有一个问题,就是越来越长,很考验肺活量。以后要是再有几代领导提出新理论,那么这个单子就一口气念不下来了。所以,2007年“十七大”上进行了梳理,党的理论体系被概括为三大部分,一是老祖宗的理论,即马列主义。二是革命理论,即毛泽东思想。三是建设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江胡三代的理论成果全部装进第三部分。以后如果再有新成果,也可以装进去。这样一整理,就比较清楚了。
小平是改革的开山祖。他的理论是解决为什么要改革、怎么看待改革、怎么搞改革、改革的奋斗目标问题。江泽民面临国际上苏东解体、国内社会阶层分化的复杂局面,他的理论是回答执政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胡总上台时,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这是国际公认的社会矛盾高发期,也叫中等收入陷阱,他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内容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我认为,这套理论,虽然有些内容还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有些内容还比较模糊,有待进一步细化,但是总体来说,这些理论加到一块,已经能够回答第一个问题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国发展向何方”的问题,确实没有解。这个解,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解,而不是一般的解。你说“和平崛起”,你说“战略三步走”,你说“全面小康社会”,你说“和谐社会”,这些都不错,但都不能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不是理论水平的问题,而是实践水平的问题。因为对于世界和中国而言,13亿人的全面崛起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变,不可预知因素实在太多。在中国崛起以后,已主导世界几百年的西方文化的地位将如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如何调整?人类使用能源的模式如何改变?亚太安全体系如何重建?中华文明如何处理同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关系?目前,这些问题都无解。
如果从更深层次来看,一个文明若能崛起,必有一个坚实的文化价值体系支撑。例如,中国古代的仁义礼智和伦理纲常,苏联的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西方现代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这些价值的凝聚力、感召力、说服力,构成了一个文明崛起过程中无坚不摧的核心力量。我相信,中国如果崛起,肯定是有价值有信仰的崛起,而不会是一种缺德的崛起。
中国崛起背后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明确了,其他问题也许就容易解决一些了。有的中国学者希望复兴传统价值体系,有的西方政治家希望中国能接受西方价值观念。其实,两者都不容易。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从中央到民间,都在努力构建属于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但这确实需要时间。
价值体系这个东西,并不是想建就建的。人类发展了几千年,成套的价值体系也就只有那么几个而已。文化价值体系的演进是个漫长过程。例如,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带来了儒学第二次大发展,从而确立了三教之首的地位。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对于外来佛教的系统回应。我同意这个看法。但是,宋朝,距离佛教传入的汉朝,已经一千年了,这个“系统回应”是不是来得太晚了点啊?可见价值体系的演进之漫长。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在1840年受到严重挑战后,一直处在自我调整之中。什么时候才能调整到位呢?不知道。我没有结论,大家一起去思考吧。
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
我在佛前苦苦等了一千年。
第110节问题驱动1
十年前,北京,黑夜,寒冬腊月,冷。我缩着脖子,一溜小跑,穿过一个大杂院。院里有两棵国槐,树之间横绑着一根竹竿,晾着几双长筒袜。袜子从竿上垂下来,冻得梆梆硬。我一头撞了上去,血当时就冒了出来。……多年以后,每当遇到逆境,我就摸着脑袋自勉:他妈的,只要环境冷到那个份上,连袜子都能产生战斗力,更何况人乎?
前几节谈到,中国近三十年发展,摸着石头过河,摸出了一套理论体系,把“怎么发展”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最终发展成什么样子”的问题仍然无解。这是我们以后探讨问题的一个大背景。接下来,我想探讨的问题是,中国改革的动力是什么?这是我们以后探讨问题的另一个大背景。
我个人的观点是:近三十年的中国改革,是问题驱动式的改革。换一句话说,是救火式的改革,是逼上梁山式的改革,是被问题踹着屁股往前走的改革,是再不改革就要出乱子的改革。我认为把这个问题讲透,有助于我们理解以前和现在的许多社会现象,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一些走势进行预判。
可能有兄弟不同意这个观点,下面,我展开论述。
在邓的时代,改革肯定是逼出来的,这个不用论证了。整体上,“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开除球籍的危险”;农业上,小岗村的农民分地单干,那是立了生死状的,连自己死了以后孩子由谁养都约定好了;工业上,引进外资搞开发,“杀出一条血路来”,等等。
到了江的时代,改革仍是逼出来的。不仅是国内在逼,更主要的是国际上在逼我们。十三年间,中国最大的改革莫过于融入全球化体系,这个前面我们提到了。其实这个决定很难很难。中国犹豫了三年。当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领袖,比如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两口子都被毙了。这对于中国决策层的冲击是很大的。